酈蕓
摘要:幼兒參與童話劇活動,不僅提升幼兒的文藝愛好,而且也賦予幼兒一種社會交往技能。童話劇活動對于幼兒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讓兒童的百種語言表達方式和各種教育因素整合起來,讓幼兒真正在游戲中成長。積極有效地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能讓童話劇活動發揮更積極多元的教育意義,促使幼兒主動提升各項經驗。
關鍵詞:童話劇活動;資源;環境;評價;觀察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背景、課程游戲化的前提下,這里的童話劇活動只是以故事為載體,不僅僅是指表演本身,還基于由童話劇表演擴展而來的可以習得更多經驗的各種因素。例如,語言教育價值、變廢為寶的環保情感、對音樂的賞析、合作互助的社會化能力等。旨在通過童話劇活動在寬松的氛圍中讓幼兒習得知識,提升經驗,真正體現在游戲中成長。
一、童話劇活動的文獻研究和現狀研究
通過訪談開展了相關調查,更深層次地了解在童話劇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現狀和教師困惑需求等,并明確研究內容。面對這些原因,我就主題內容、活動形式、具體活動目標、活動策略開展進一步梳理,并查閱和學習了多種指導文獻,重點學習《指南》《從理念到行為》《幼兒園課程建設》《兒童發展評價》《發現兒童的力量》《兒童戲劇創編與表演》等,并嘗試個人總結,從理論走進實踐,不斷提升教育理念。
二、童話劇活動策略的初步探究
(一)建構幼兒發展目標體系
通過《指南》深入學習,結合實踐活動經驗,依據幼兒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特點,從幼兒的發展需求出發,建構幼兒園童話劇活動的總目標和各年齡階段的教育目標。
(二)篩選主題資源與活動形式
幼兒園童話劇活動是幼兒以主題故事、經典故事、白編故事或即興創作的生活經驗為內容,通過扮演角色,運用道具、動作、語言和表情再現故事作品或生活內容的一種創造性游戲活動,兼顧“游戲性”和“表演性”且“游戲性”是幼兒童話劇活動階段最重要的特征。我們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對童話劇主題資源進行剖析和篩選工作。結合園所的課程環境,我們以“中國經典故事”為依托篩選主題資源,保留具有拓展價值的主題,開發適合園所實際情況且能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主題內容,保證童話劇活動主題資源的有效性和價值性。從小班到中大班是非常明顯地從個體化向合作性發展的過程。小班的幼兒喜歡進行獨自表演游戲,他們更樂于在一個主題情境下,通過模仿短句對話,以聲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創造性地再現劇場游戲,比較適合個體劇場表演。中大班主要處于去自我中心的時期,他們可以分組合作表演,自由結伴、自主游戲:自己選擇音樂、作品、選擇同伴、準備道具……讓創造能力、自信心都得到發展,比較適合合作表演劇場。
(三)創設活動環境
依據年齡特點,潛心挖潛資源,創設童話劇活動環境。因地制宜劃分片區,依據需求和方便,創設公共表演區等。劇場道具材料,依據預設和生成需要,凸顯一物多用、變化多端的理念,便于幼兒選擇和創新。
(四)優化活動實施
提供展示舞臺,激發幼兒參與自信,讓每個幼兒都能登臺,都有屬于自己的角色。通過積極引導小朋友和家長參與童話劇表演系列活動,推動幼兒做活動的主人,在參與、體驗、感受的過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得到充分表達的機會。
(五)多方資源依托
在童話劇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到幼兒童話劇活動進程中,幫助幼兒尋找制作表演道具,修改表演臺詞,指導幼兒的表演技能,不僅融治親子關系,同時讓家長也加入幼兒成長過程,提升教育理念,真實地感受到幼兒的進步與成長。
(六)搭建評價體系
在童話劇活動中,以側重發展為本,進行多元角度的評價。從幼兒層面評價,體現“觀察”與“反思”。首先是對幼兒的童話劇活動過程性評價途徑多元,如個人活動評價打分表;合作活動實錄評價表;教師對幼兒童話劇活動觀察記錄表。其次是發展性評價是對幼兒在童話劇活動中能力發展進行觀測,評價者通過半日觀察和童話劇活動重點觀察,從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故事表現力、自主創造、合作表演、有效點評和修改等多方面進行考量。
三、強化教師的科研能力及組織實施能力的研究
我們采用多種方式將案例記錄下來,通過交流、共享的平臺,將平時活動中的經驗積累、心得體會和實踐困惑進行分享、交流和學習,從而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童話劇活動的水平,進一步調整環境的創設及活動資源。不斷提升童話劇活動效果,活動從“照著做”發展為“想著做”,從“整齊劃一”發展為“各放異彩”。
幼兒參與童話劇活動的能力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呈現差異化,他們經歷了從依賴到獨立、從模仿到自主、從個體到合作的轉變,在實現從量到質的變化過程中,為使幼兒白發、自由、自主地參與童話劇活動,我們依據小中大不同的年齡階段與表演能力的分層,通過劇本的選擇、劇場游戲的組織形式、劇場評價活動的組織等五個方面人手,旨在通過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童話劇活動,引導幼兒在童話劇活動中獲取豐富經驗,提升能力發展。
隨著童話劇活動的不斷發展,我們深深感受到幼兒的成長、教師的改變。幼兒參與劇場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明顯提升,活動中的主動性與自主性也有所提升,自由結伴、自主選題、白定規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分工、主動協商和原生態化的點評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幼兒參與童話劇活動的主動權得到了保障,游戲主動性也更強。教師秉承“以退為進”的指導理念,更新童話劇活動指導方式。在項目建設中,教師發展和諧親切的師幼關系,樂于觀察、善于引導,努力探索幼兒主動體驗的童話劇活動策略,并成長為具有探究意識、敢于實踐、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