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學有效性探究至關重要,教師在探析數學課堂優化的過程中要能夠基于學生能力發展從不同教學方面探析創新手段實施。通過充分把握教材內容,確定三維教學目標;充分關注學情特點,創設多樣教學情境;充分挖掘數學思想,提升學生數學思維;充分開展合作探究,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等的四個“充分”深入課堂內容研究,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數學課堂中探究知識內涵,習得思維能力,獲得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使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層面做出巨大改變,為了確保做出教學方法的創新改變,教師要能夠在實踐教學中轉變教育觀念,探析新課改精神,從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在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中優化教學手段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一、充分把握教材內容,確定三維教學目標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材觀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研讀教材,了解教材特點,找出知識中的教學重難點,在教學目標精準定位的前提下確保教學的方向性。當下的教學目標往往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切人展開,教師在課堂中要能夠依據教學目標展開有序教學。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確定了如下學習目標:在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在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感悟分數的產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及分數單位各自的含義;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能通過自主探究交流理解分數的意義;在情感態度方面,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如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分月餅的情景從而理解平均分,學生在預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師布置的預習習題邊預習邊練習,在此過程中初步了解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通過在預習過程中明確教學重難點,圈畫出自己疑惑的數學知識點,以便在數學課堂中同教師與同伴交流探討。
二、充分關注學情特點,創設多樣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推動思維的發展,在實際數學課堂中,教師要能夠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特點,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創設情境導人教學,通過喚醒學生生活經驗,啟發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置身知識情境中探究數學知識,實現教學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呈現主題情境圖,通過情境導人引導學生直接從圖形觀察中探究多邊形面積公式,在形象生動直觀感受中積極投入數學知識探究,為后續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三、充分挖掘數學思想,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思想主要是指對數學方法內容的一種認識,是一種數學觀念的升華,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指導思想。數學教材的每一個學習環節中都有相應的數學思想蘊藏其中,教師要想滲透數學思想,就需要從自身觀念轉變做起,提升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理解,在恰當的時機將數學思想滲透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數學思維的系統鍛煉,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比如,在教學《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課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給學生呈現關于植樹的習題,讓學生在習題集中用數字“1”代表樹,通過畫出兩個樹有幾個間隔,三棵樹有幾個間隔……n棵樹有幾個間隔等,得到樹的棵數與間隔之間的規律,歸納總結每一側需要植樹的棵數,讓學生解釋自己的解題思路,這樣,在應用題解題過程中對學生滲透符號化思想和數學歸納思想,讓學生對數學規律總結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又如,教師還可以在“方程”的相關知識講授中給學生傳授建模思想,在“多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探究中讓學生理解數形結合思想和轉化思想,以此促進數學課堂高效開展。
四、充分開展合作探究,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采用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學生以接受和死記硬背為主,長此以往學生不僅喪失學習興趣,也阻礙了數學能力的綜合發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學更加強調和關注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讓學生深入知識形成過程,自我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知識的本質規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積極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得到數學能力綜合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一課時,教師為培育學生的探究意識,可以提前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給他們留出質疑空間讓學生將自己的疑惑之處大膽提出來,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小數乘法與之前所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為什么存在明顯差異?為什么小數乘法需要移位?”當學生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再進行解答,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回歸數學本質進行深入探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科學地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創設不同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投入知識探究過程,在討論交流中實現思維的碰撞,在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時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探究課堂優化策略是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認識到新課改倡導的“生本思想”的重要性,并從不同角度出發探析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在豐富的教法優化中實現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同時增強數學能力,獲得解題技能。
(責編 楊菲)
參考文獻:
[1]阮喜云.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華夏教師,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