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茜遷
摘要:繪本是培養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載體,是提高幼兒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為幼兒的綜合閱讀活動創造條件,使幼兒真正愛上閱讀,讓閱讀伴隨孩子成長,促進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
一、創設良好的綜合閱讀環境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但這種習慣的養成不是強迫孩子去閱讀,而是通過挖掘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激發幼兒閱讀興趣,讓幼兒能夠自主閱讀。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繪本以其出色的創意、聯想、幽默的表現手法和精美的畫面,深受幼兒的喜愛。因此,應以繪本為切人點和載體,開設適合幼兒閱讀需求的繪本綜合閱讀課程,激發幼兒興趣,提高閱讀能力。讓幼兒喜愛閱讀,首先要給閱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了給幼兒創設寬松、愉快、和諧的繪本閱讀環境,讓幼兒能夠隨手可及、無拘無束、大膽自主地遨游在繪本中,幼兒園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優秀繪本分別投放在每層樓道、每個年齡班的門口。充分利用門廳的公共閱讀區,根據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點擺放幼兒喜歡的繪本并及時更換,供幼兒早來園、晚離園時閱讀。
二、圍繞繪本實施“讀繪演”等綜合課程
教師應積極投入綜合主題閱讀課程的研究開發中,以強化幼兒的實踐體驗,使繪本“動”起來、“活”起來。其中,讀指的就是繪本閱讀活動,讓幼兒通過閱讀活動,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畫,是指在讀的基礎上,讓幼兒運用畫、剪、粘、折等多種手法將自己對繪本獨特的理解表現出來;說,在讀之后,讓幼兒將對繪本內容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演之前,讓幼兒對“畫”的內容進行解說;演,則是讓幼兒以游戲表演的形式將對繪本故事的理解表現出來。通過開展“一本多研”“一課多上”的研究形式,遵循幼兒興趣點,將繪本閱讀與五大領域整合,實施以繪本閱讀為紐帶的整體教育,使幼兒體驗到繪本閱讀從靜態到動態的全過程。在繪本綜合閱讀主題活動中,每一本繪本都包含豐富的教育內容,可以從多維度、多視角開展活動,有時一個繪本往往要開展4-5次活動才能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挖掘出來,因此,“一本多上”是繪本綜合主題活動教研的常態。而“一課多上”,更強調每一位教師開展繪本教學的風格、教學手段等,同一個內容由于教師教學風格不同,幼兒參與學習的樂趣不同,獲得的經驗多少也會有所不同,教師間也會形成獨特的教學特點,專業性在其中得到有效提升。
三、指導家長科學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幼兒閱讀活動不僅是幼兒園的工作內容,更應當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家園共育使幼兒真正愛上閱讀。例如,在親子閱讀課堂:《爺爺一定有辦法》活動中,家長和孩子進行角色表演,一次次深情的對白和孩子們稚嫩的表演,激發了孩子和家長們一起閱讀的欲望。接著利用故事的發展線索,讓孩子嘗試把毛毯變成外套、背心、紐扣……剪紙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思考著、嘗試著和爸爸媽媽商量著,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知道衣服有領子和袖子,運用對稱剪的方法就可以把毛毯變成大衣,剪掉兩個袖子那就是一件最大的背心,最后背心變兩粒最大的紐扣,大部分的家長和孩子努力地嘗試怎樣把紐扣變得最大,有些家長指導幼兒把背心對折剪好,然后又剪成兩個圓形,孩子們的作品大小不一,大家都在比誰的紐扣最大,都明白剪去最小的就是最大的,這時我們的執教教師把一件背心對折剪去,告訴大家這才是兩粒最大的紐扣,家長和孩子們都驚呆了,“有誰規定紐扣一定是圓形的呢”?教師的話音剛落,有些家長感嘆著說:“原來還可以這樣進行親子閱讀。”
四、結語
總之,繪本在生活中、學習中逐漸成為幼兒的伙伴,他們從中獲得樂趣,獲得知識、體驗情感。我們要繼續把“閱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用細心、耐心和慧心去引導孩子叩開閱讀的大門,讓書香彌漫孩子的童年,讓良好的閱讀習慣伴隨孩子快樂成長!
(責編 侯芳)
參考文獻:
[1]常云霞.家園共育共促幼兒成長[J]教育觀察,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