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內容摘要:當前,有很多農村學生一天到晚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是因為現在的農村學生缺乏相應的勵志教育,對自己的人生理想沒有目標。因此,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學生的方式,充分認識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重要意義,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通過課堂勵志教育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把學生培養成祖國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農村學生??勵志教育??賞識教育
在當前農村,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情感意志的培養;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往往忽視孩子的個性發展。因此,培養小學生從小立下遠大志向,做一個有理想、有責任感的小學生,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的內容。
一、充分認識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重要意義
勵志教育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學習能力,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勵志教育的本質,是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磨煉他們堅強的意志。從古至今,歷代教育家都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勵志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生理想,并把勵志看作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勤奮好學的學習習慣,而且要塑造學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氣質,追求高尚的人格品質,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我們通過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
勵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勵志教育也不等于挫折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勵志教育一定要讓學生付諸行動。學生只有把個人理想轉化成踏踏實實的行動,才能實現人生的奮斗目標。我們通過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改變了學生的不良習慣,塑造了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激發和喚醒了學生的正能量,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成長自覺性,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二、通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過程中,要學會賞識學生,要公平的看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愛心。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這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激勵和鼓舞”為主的賞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賞識教育是通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優點,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成功。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鼓勵與表揚,使勵志教育潛移默化地發揮其功效。
雖然每個學生都存在個性差異,他們的綜合素質高低不等,但是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可取之處,都有閃光點。我們要抓住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學會賞識他們,使每個孩子都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只有喚醒了學生的自尊心,才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班的孫毓澤同學平時不遵守紀律,不完成作業,但是他熱愛勞動,我發現了他的這一閃光點之后,就提議讓他擔任我們班的衛生委員,負責班級衛生工作。他慢慢地改掉了自己的缺點,并使我們班的衛生工作一直受到學校的表揚。
三、通過課堂勵志教育,增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
課堂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過程,還是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主要陣地。勵志教育的核心是引導學生對任何事情都要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如何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規劃自己的人生。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這些勵志教育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學會調節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另外,勵志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精神,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因此,教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學習。例如,為了使我們班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崇高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我們班舉行了一次以《我們的未來》為主題的班會。在集體班會上,我鼓勵每個孩子都說出了自己的愛好和心愿,并為實現自己的心愿而努力學習。通過這次集體班會,使每個孩子都有了前進的目標,不僅改善了班級的學習環境,而且提高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總之,我們要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轉變到既傳授知識又加強培養學生意志、激發學生成功志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的勵志教育上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融入勵志教育,通過不斷調節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建立完善的心智人格,激勵學生為實現美好的人生理想而奮斗!
參考文獻
1、《讓孩子愛上學習》董梅、徐東霞、鐘淼淼編著,石油工業出版社。
2、《賞識教育》周弘講座全集。02757063-5DE6-40F0-A09E-535A2B7CF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