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不但是一門語言工具的學科,還是一種全球通用的語言,當今社會的發展,英語的普及已經成為了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可見學好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英語的普及與應用,為了與時俱進,現在各類院校都開設有相關的教學課程,學好英語對學生今后的就業與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中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稍弱,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要想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就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加上教師輕松幽默的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加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中職英語;閱讀興趣
【作者簡介】丁荷,定遠化工學校。
中職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弱,對學習沒有信心,學習的熱情很低,有效合理的開展中職英語教育,需要教師耐心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發現學習中的樂趣,這需要師生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本文對中職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了闡述。
一、根據學生的基礎特點,進行興趣引導
要想“引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要從興趣開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中職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興趣引導,培養學生的起始階段閱讀很重要,學生只有對閱讀內容感興趣,才會自愿去閱讀,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的興趣做起點,收集一些有趣的英語新聞資訊,英語趣味短文等,讓學生進行閱讀,先從簡短易讀的閱讀內容開始,慢慢吸引學生的興趣,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英語智慧叢書及當下熱門的 “心靈雞湯”類文章,讓學生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英語故事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不斷的閱讀這些課外書籍,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自信,通過閱讀不但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面,還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與語法。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加以結合中職英語教學教材通過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的生動、幽默的講解,用語言魅力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開展一些英語閱讀活動
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分段,讓每一位學生逐一進行朗讀,以此開始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繼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閱讀活動就會比較順利,適當的開展一些英語朗讀比賽,比賽內容可由學生自己選擇,朗讀結束后,教師給予充分的鼓勵與贊揚,經過這樣的練習提升學生的信心,通過朗讀的鍛煉過程中,閱讀能力逐漸得到提升,口語能力也自然而然的跟著提高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才藝表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及特長進行表演,學生可以表演英文詩歌朗誦,或者演唱喜歡的英文歌曲,表演英語的繞口令、英語相聲、英語小品,英語搞笑段子等展示給大家觀看,讓英語課堂的氣氛變的活躍,學生在表演與觀看表演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在不知不覺中將很多的陌生的詞語、不好記住的單詞,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就被熟記下來了。英語教學中多開展這樣的英語閱讀競賽,文藝匯演等活動,能夠讓學生樂于參與,使學習的氣氛活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每天閱讀的習慣
習慣的養成都是從堅持中獲得的,如果一個人能夠常時間的去堅持做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持續性超過六十天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慣性,這一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的養成。當然堅持就需要有恒心,有耐力。由于學生的自制力不夠,這就需要教師的督促與鼓勵,給學生樹立一個目標,為學生制定一個計劃,激勵學生們堅持去完成,幫助學生將閱讀變成一種習慣,例如可以開展一個 “百日閱讀”活動,以一百天為期限,讓學生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閱讀內容可以自由選擇,如學生感興趣的英文散文詩歌、英文新聞資訊、或是英文文學經典,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還可以選擇一些國外的經典英文長、短篇小說,小說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以便跟有效吸引學生堅持閱讀。為了激勵學生們更好的堅持閱讀,教師可組織學生以簽到打卡的形式,在班級的板報上制作一個簽到表,讓學生每日以簽到形式完成閱讀,以此激勵同學間互相監督,互相鼓勵以此促使同學們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通過這種長期堅持的閱讀方式,豐富了知識的同時,還積累了大量的英語詞匯,讓學生的英語能力能夠不斷的提升。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現如今的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用知識的力量不斷的 “武裝”自己,知識的獲取,是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累積的過程中慢慢汲取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戒驕戒躁,學會循序漸進,只要找對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容易的多,在學習中善于發現學習的樂趣,并且樂在其中,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師生共同努力,讓學生暢游在知道的海洋,為夢想,揚帆起航。
參考文獻:
[1]田興霞.淺談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 2017(28).
[2]田汪.職高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
[3]劉老師,吳清晰.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