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要:在明確術科生與普通考生在地理學科高考備考的差別的基礎上,從考綱、考情等教學源頭探究術科生精準、高效的高考地理復習策略,提出術科生高考復習《人口增長與遷移》部分的復習目標、復習方向與建議。
關鍵詞:術科生:人口增長與遷移:復習策略
【考情分析】
綜合近年全國新課標高考,關于“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的考查方式主要有:結合圖表信息,以選擇題的形式,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如人口老齡化問題)。關于該考點的考查有一點值得關注:依托現實案例分析我國人口增長問題(如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現今我國全面放開的“二胎生育”政策,這兩個階段的出現反應出的人口增長模式的不同問題)。
關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一是結合人口圖表資料,以選擇題的形式,判斷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二是考查人口遷移的地區差異(如城鄉人口遷移、國內各省區人口遷移特點)。近幾年人口遷移的考查有幾點值得關注:人口遷移與城市化相聯系(如城市中心區、近郊區、遠郊區人口遷移方向與城市化的進程相聯系);依托現實案例,人口遷移原因分析趨向具體化(如涉及到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鄉就業的現象)。
關于“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主要考查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及某區域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尤為注意某種因素與人口容量之間的相關關系。
【復習目標】
對于術科生而言,“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這些考點相對容易理解、掌握,但在復習“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時可能會遇到以下障礙:①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主要通過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形等圖表來反應,而術科生讀圖技巧、從圖表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相對薄弱;②此考點中常結合新信息、新概念、新圖表判斷人口問題及“最值”出現的時間,術科生概念理解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相對薄弱,對“新”面孔的認識不夠。
復習“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①人口遷移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現象,術科生容易將多種影響因素混淆,整體邏輯思維混亂,分不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甚至盲目的認為全部是“經濟因素”的作用;②人口遷移常結合區域圖或城市化、工業化結構圖合并考察,術科生區域地理知識薄弱,讀圖技巧薄弱,地理知識整合能力、遷移能力相對薄弱。
復習“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①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術科生往往認為這是兩個相反的概念;②影響某地人口容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術科生在分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丟三落四,影響因素不完整的問題。
因此,本部分的復習目標是:
1.掌握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特點及地區分布;
2.能根據圖表類型的人口資料,判斷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研究人口變化,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產生的社會問題;
3.能夠正確的分析、理解新圖表、新概念所包含的人口資料與信息,正確解答該類題目。
4.掌握人口遷移的分類和影響因素;
5.能夠分析影響某地人口遷移的主導因素,分析人口遷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6.能夠根據人口資料圖表對比分析不同地區或不同國家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
7.能夠將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等問題相結合,綜合分析區域人口及城市的發展;
8.總結分析該類問題的一般規律和答題方法。
9.掌握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和區別;
10.能夠根據圖文資料,準確的分析某地環境承載力的總體特征和影響因素(限制性因素)。
【復習方向】
通過材料、圖表等形式,考查人口增長與遷移,可以肯定的說是每年高考的高頻考點。今后的高考命題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新概念、新信息,或者以三角形統計圖、扇形圖、餅狀圖、人口金字塔圖等圖文資料的方式考查人口增長模式、人口遷移及人口容量等問題的分析。
考向一: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一)復習建議:
1.選取世界人口變化過程,講解人口增長模式,以此引出人口增長模式的三種主要類型并分析不同的地區分布,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
2.選取典型區域案例,分析不同地區人口增長模式所產生的問題,帶來的影響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時效性、綜合性的特點。如發達國家中的德國,人口負增長明顯,老齡化問題嚴重,導致國內勞動力不足、國防兵源不足、國內青壯年負擔過重等問題的產生,解決此類問題應當國內鼓勵生育并接納海外移民等。
3.選取常見或者典型圖表,訓練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并幫助學生形成簡單易用的讀圖套路。
考向二: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一)復習建議:
1.選取典型案例,講解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通過案例引出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并學會分析該類問題。
2.注意區分影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如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往往起著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人口遷移都與經濟因素有關,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可舉例分析講解,并選取典型例題加以練習。
3.注意區分國內人口遷移方向的變化,如改革開放后,國內人口遷移的流向從內地遷往沿海,山區遷往平原,農村遷往城市,落后地區遷往發達地區,并出現了大規模“民工潮”。但近幾年來,隨著內地部分地區經濟高速發展,原在沿海地區的工作的務工人員出現大量返鄉就業的現象。
4.注意結合區域圖或城市化、工業化、產業結構圖以及社會熱點問題,考察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復習時應結合以上知識點,分析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發散思維,考慮周全。
考向三: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一)復習建議:
1.選取典型區域案例,講解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通過案例分析區域內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2.在掌握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的基礎上,注意影響區域人口容量的因素,該考點常結合區域特征考察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