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不僅體現出了我黨對鄉村發展的重視,也代表了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經階段。如今,資源問題越來越突出,供需矛盾也越來越大,雖然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鄉村綠色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效拓寬了產業規模,但是綠色金融供給仍舊存在無法滿足鄉村綠色產業發展需求的問題。對于鄉村振興來說,綠色發展為其提供了必要的助力,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針對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機制路徑展開的探究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綠色金融;鄉村振興;機制路徑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共同影響下,鄉村發展問題日漸顯露,突出表現為產業滯后,文化衰落。事實上,鄉村發展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特征。為了改善上述局面,黨曾于19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一議題。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已經不再是走高速增長的道路,而是朝向提質增效的方向轉變。在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中,不僅要創新經濟建設體系,還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戰略為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抓手”。要想實現加快鄉村振興的目標,必須得到金融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國家不斷從政策和制度角度加大對金融領域的扶持力度,希望通過創新金融領域的體制機制的方式為鄉村振興助力。
一、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一)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要想利用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必須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優化各項機制與體制,利用政策性的金融機構為鄉村綠色融資助力,表現出政府扶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除此之外,還要在制度和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利用切實可行的稅收優惠和貨幣政策工具完成資本配置,彌補鄉村綠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滿足鄉村綠色發展多樣化的實際需求。另外,政府應聯合多個部門制定金融政策,為涉農項目制定統一的綠色標準與規則,提高綠色項目的效率和質量。實際建立金融風控機制的過程中,不僅要兼顧金融監管模式,還要考慮到監管思維,利用新型的方式與方法開展全新的綠色金融風控工作[1]。因為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各項決策才會得到行政力量的配合,從而做好考核評價體系的完善,并在考核過程中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信用風險等諸多內容。
(二)市場運作
如果說政府是“看得見的手”,那么市場就是“看不見的手”,均在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利用市場的作用引入市場化機制,不僅可以加快綠色金融市場體系建設。還可使市場制度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并在建設主體能力的過程中創新農村綠色金融產業,使農村綠色業務模式進行顛覆性的變革。這是提高農村綠色金融服務效率的重要舉措,也是改善其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不僅可以滿足鄉村振興提出的實際需求,也為綠色融資需求多層次、多樣化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經實驗證明,在多種金融模式相互配合、統籌合作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控制成本門檻和風險門檻的問題,當然必須要在這一過程中完成科技金融、惠普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結合,而綠色金融更是涉及到諸多內容,例如綠色基金、綠色保險還有綠色債券等。同時要意識到農村綠色金融商業發展的持續性,利用市場調節機制的獨特作用,完成支持鄉村振興發展的目標,逐步緩和并化解收益與風險之間的矛盾,盤活主體和各項要素,提高農村綠色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促使其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利用價值,維持商業及綠色金融成本收益的循環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之時處。
二、綠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一)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環節,為綠色金融的間接融資提供了必要的途徑和渠道。據權威調查顯示,截至2017年,在所有綠色融資余額當中,綠色信貸余額所占比例高達95%以上。近些年來,大部分綠色信貸的投資方向均在重點的項目領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綠色交通、綠色能源和節能節水等均是其投資的主要方向,投資過程中,綠色信貸還兼顧了經濟效益和市場規模等諸多因素。通過對綠色循環農業和與鄉村振興相關的綠色項目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其帶有一定的共性,均有著風險較高、規模較小的特征,且投資周期較長,無法確定收益。即便是在經過努力后,可以獲得理想的環境與社會效益,但是仍舊不在綠色信貸的投資范圍之內,也不是其重點扶持的項目。為此,相關部門應重點加大扶持力度,明確綠色信貸明確支持方向,使其為鄉村振興項目和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助力,尤其是要做好各項激勵機制的建設與完善,鼓勵綠色信貸融入到鄉村振興當中,發揮綠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加快鄉村振興速度。從銀行角度而言,也可利用創新產品開發和擔保模式的方式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題,在政府、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專業機構相互配合的基礎上落實鄉村振興工作。
(二)綠色債券
如今,我國綠色債券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市場規模呈幾何級的形式增長,在全球綠色債券市場中都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但是綠色債券在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大多數綠色債券都是由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很少涉及到其他類型的非金融債券,例如資產支持或者企業債的比例長期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中,短時間內很難達成預定的發展目標。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我國的綠色債券市場有著極為廣闊的發展,創新的可能性較大。國家為了加快綠色債券的發展方向,在制度和政策上提供了明確的支持,并為綠色債券的基金募集方向進行了適當的引導,希望其與清潔交通、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融合在一起,這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體現,與綠色項目的發展需求極為契合。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應對綠色債券項目的扶持對象和范圍進行明確的規定,借助綠色債券發展的契機,為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助力,使得綠色債券在鄉村振興綠色項目中發揮出自身大額度融資的特征。降低綠色債券的發行成本,維持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所以說要將資金使用成本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提高融資的便捷性,降低資金的獲得難度,利用綠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進程。
(三)綠色保險
我國最早于2007年開始推行綠色保險,并建立了相應的試點,一般情況下,綠色保險就是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雖然說綠色保險已經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但是因缺乏法律體系、推廣手段落后和賠付率較低等因素的影響,發展效果不甚理想,最重要的是人們缺乏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很少有企業愿意投資綠色保險,這給綠色保險的發展與建設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直至2013年,國家強制性的啟動了環境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在政府部門的行政干預下,綠色保險市場的艱難狀況才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是其發展過程仍是面臨重重阻礙。相對于其他保險而言,綠色保險市場只能占據很小的份額,與整個保費市場的發展規模之間極其不符。近幾年來,綠色保險市場逐漸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這是因為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實施了全新的環保法規,這給綠色保險市場的發展與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這才使得綠色保險的規模和地位發生轉變。
在整個金融市場體系當中,綠色保險都占據重要位置,可以說是維護綠色金融市場體系發展的核心環節。從總體上看,綠色保險的存續期較長,資本量也較大,但是擁有極其穩定的現金流,會給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滿足綠色產業園區的融資需求和發展需要。作為一種創新型的金融工具,給鄉村振興綠色項目的開展與落實增添了極大的助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矛盾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中在“三農”領域最為突出。基于此,建議政府部門: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環保督察力度,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壓態勢;另一方面,輔助金融機構加強綠色保險業務的宣傳及推廣,助力綠色保險盡快實現規模化、市場化、規范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穩定的金融供給。此外,建議相關金融機構強化綠色保險市場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加大綠色保險產品和經營模式創新力度,深挖綠色保險服務鄉村振興的潛力,讓綠色保險盡快成長為鄉村振興戰略強有力的支撐力量[2]。
綜上所述,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然而大量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成為了不爭的事實。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過于粗獷,資源消耗量過高,甚至以犧牲環境成本為代價進行經濟發展,長此以往,經濟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了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的重要因素。要想實現農村人口美好生活的愿望,不僅要在物質水平和生活水平上給予其一定的條件,還要提高對環境的重視,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滿意度,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重要背景。值得注意的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存在缺乏資金支持的問題,這也是阻礙其發展的最大因素,因此必須利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方式加快綠色產業的發展,克服缺乏資金的瓶頸和弊病,利用綠色金融為鄉村振興的實現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安國俊,劉昆.綠色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中國金融,2018,No.880(10):65-67.
[2]李容德.綠色金融支持農村畜禽廢棄物處置面臨的現實困境與破解路徑[J].金融與經濟,2018,No.489(0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