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萌強
摘要:本文結合設計單位在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的EPC工程應用實踐,從該類型項目的特點和存在的現實問題出發,提出設計單位主導的EPC模式具有設計施工一體化、責任主體單一化、工程管理高效化等明顯優勢,并以浙江天臺縣平橋鎮項目為例,介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EPC模式的內容、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與傳統模式的局限性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總結提煉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EPC模式的示范性,以期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EPC;工程實踐;平橋鎮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0.014?中圖分類號:F292
文章編號:1009-1483(2019)10-0098-08?文獻標識碼:A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EPC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in Small Towns: A Case Study of Pingqiao Town, Tianta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ZHOU Mengqi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EPC in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of small tow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is type of proj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PC mode led by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such as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implification of responsibility subject, and high efficiency of project management. Taking Pingqiao Town Project in Tiantai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 of small towns. Based on the contents, main problem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PC model in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odel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EPC model in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of small towns is further summarized and refined.
[Keywords] small town;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EPC; engineering practice; Pingqiao Town
引言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浙江省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深入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著力解決環境臟亂差、生產生活設施供給滯后、風貌特色缺失等現實問題,統籌城鄉發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的重要行動[1]。自2016年9月起正式啟動,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實現全省所有鄉鎮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自然和人文特色不斷彰顯,城鎮面貌大為改觀。
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鄉鎮人民政府駐地建成區為主要對象,兼顧駐地行政村的行政區域范圍和仍具備集鎮功能的原鄉鎮政府駐地,整治行動圍繞“治臟”“治亂”“治差”,全面實施“一加強三整治”,即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本文以浙江省天臺縣平橋鎮為例,嘗試探索EPC模式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的應用,并與傳統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總結EPC模式的工程實踐經驗及在該類型項目中的示范意義。
1 EPC模式的優勢
工程總承包(EPC)是指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2]。十多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意見,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EPC)。2017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50358—2017》,工程總承包管理更加具體化和規范化。
從設計單位承擔設計和參與項目實踐的情況來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具有范圍大、工程散、力度強、時間緊的特點,各鄉鎮人民政府作為業主方,普遍存在資金不足、專業技術和經驗匱乏、工程接口多且雜、不確定性因素多、調整頻繁、管理水平和能力弱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具有設計施工一體化、責任主體單一化、工程管理高效化等明顯優勢。
1.1設計施工一體化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涉及截污納管、景觀提升、線路改造、建筑外立面整治、公共空間節點改造、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和區域內交通聯貫性改造等一系列工程[3]。采用EPC模式,由設計單位統一設計和施工,在設計階段綜合考慮經濟合理性與實施可操作性,從項目成本控制、縮短工期等角度優化方案,在項目推進中具有“協調”的技術優勢,在建設資源征用上可進行全域平衡,通過協調溝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1.2?責任主體單一化
EPC是設計單位為小城鎮政府提供的一站式服務,按照合同約定對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總負責,除對設計負責外,還要進行全面協調,與傳統模式相比,管理責任清晰明確。
1.3?工程管理高效化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涵蓋多個專業的設計和施工專項,采用EPC模式進行設計施工整體招投標能夠以較少的時間成本,通過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立項,在招標環節中對整體規劃方案和建設方案進行比較,再根據施工組織方案對整個項目進行統一招標。招標完成后,由EPC總承包單位與業主進行深入溝通,進一步深化方案,也能夠有效降低溝通成本和非對稱風險,提高項目推進的效率,幫助各責任主體快速進入項目的實施階段。在工程實施中,由于項目團隊的人員組成專業全面,分工明確,又有總項和各分項的專職負責人,可以有效解決協調配合過程中的“對稱性”問題。由同一個團隊,同一類信息,同一個出發點,面對同一個問題進行溝通,往往可以無縫銜接,深度融合,環環相扣。隨著項目的開展,各專業團隊之間能夠提前預判因調整而帶來的影響,在前期進行協調和溝通,大大地提高了項目推進效率。
2 EPC模式工程實踐探索
2.1?項目概況
平橋鎮位于浙江省天臺縣西部盆地中心,毗鄰天臺新城,距上三高速公路天臺出口9公里,323省道穿境而過,是浙江省首批省級中心鎮和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四大工業過濾布集散地之一,素有“中國過濾布之鄉”“產業用布之府”的美稱。全鎮區域面積176平方公里,下轄10個辦事處116個行政村,人口11.2萬,圍繞“工貿型現代化小城市”的目標定位,立足“一鎮帶四鄉”,已初步形成“一心、兩翼、五帶五區”的發展格局。此次環境綜合整治范圍以鎮政府所在地為中心,主要包含王里溪沿岸整治;友誼路、思泉路、團結路沿線整體改造;中心廣場、文溪園、琴塘、前山片區主要景觀節點提升改造等,“兩區五街巷五節點”共計約125公頃(見圖1)。
2.2?整治重點
2.2.1整治目標
平橋鎮通過高起點定位、分梯度要求、核心區示范,落實“一加強三整治”及“六大專項行動”的要求,以“一年整治、兩年提升、三年達到小城市建設標準”為目標導向,率先完成整治規劃,率先引入EPC模式,率先實施“街長制”,打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平橋樣板”。
2.2.2整治內容
根據《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和《天臺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整治規劃層面的主要內容包括“十個一”工程,城鎮邊界至鎮區的線狀整治內容及鎮區內的整治內容,紅線、藍線、綠線、紫線和黃線的五線內容及建筑風貌控制要求,“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方案,“線亂拉”整治方案等[4]。整治設計層面主要內容包括“八個一”工程、重要街區整治設計及節點設計和“天臺民居”概念方案等。
平橋鎮堅持規劃先行,把改善環境與提升產業發展、彰顯風貌特色相結合,拆建、建管、里外并重,整治規劃“十個一”工程主要包括污水處理設施(平橋污水處理廠,占地約65畝)、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平橋第一、第三垃圾中轉站)、三條文明示范街(友誼路現代活力街、思泉路多彩商貿街、團結路傳統特色街)、休閑公園(文溪園、雙塘公園)、平橋中學、平橋鎮中心小學、平橋中心幼兒園、中心菜場、便民服務中心、平橋鎮體藝館、平橋鎮衛生院(見圖2)。整治設計“八個一”工程主要包括城鎮主入口(新62 省道和白前線交叉口區域)、文溪書院文化活動場所、文化公園、鎮中心菜場、生態停車場、王里溪、豐溪綠道和團結路具體傳統特色的歷史記憶街區(見圖3)。
平橋鎮城鎮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期工程主要采取EPC模式,整治內容概括為“一橫、兩縱、一溪、五點”,主要包括友誼路、思泉路、團結路沿街立面改造,王里溪河道整治,琴塘、文溪園、鎮中心廣場景觀提升改造,生態停車場和鎮區入口標志等。
2.2.3建筑整治
采取EPC模式的一期工程建筑整治區塊由鎮中心和前山片區構成(見圖4)。其中鎮中心區整治立面范圍主要包括團結路、思泉北路、中心廣場周邊建筑,以解決外立面陳舊、色彩不統一、局部破損、店招、廣告位風格多樣、材質低檔及存在違章建筑等問題,其中包括違章建筑拆除重建4幢,危房拆除或加固重建8幢及原有建筑的立面整治58幢(見圖5、圖6)。前山片區是城鎮入口區域,重點解決外立面陳舊臟污、局部破損、廣告位店招雜亂、附加物亂掛亂放、建筑立面色彩繁雜不統一、違建臟亂差等問題,包括立面整治28幢,拆除重建1幢及違章拆除2幢。

2.2.4景觀整治
采取EPC模式的一期工程景觀整治主要包括王里溪河道整治、團結路景觀改造及公園、廣場、城鎮入口等節點景觀改造。此外,在濱溪景觀帶內利用現有閑置地,設置生態停車場。
(1)王里溪河道整治:對現狀水質、植被及周邊利用情況的進行綜合分析評價,與地域文化元素相結合,尤其是舞馬、土棋、穿棕綳、搶高臺等非物質文化活動,打造王里溪文化體驗風情帶。
(2)團結路景觀改造:長約380米,寬約7米,整體道路路幅較窄,兩側建筑業態多為商業業態,道路景觀改造以地面鋪裝、綠化、花壇等景觀小品改造為主。
(3)重要節點整治:主要包括琴塘、文溪園、鎮中心廣場和鎮區入口,結合建筑、周邊環境,以及水體、植物、景觀小品、鋪裝和亮化,充分考慮場地特征、功能、文化元素和居民使用習慣等,在滿足主體功能基礎上兼顧休閑游憩,強化主題特色、環境品質與景觀價值的提升,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間節點。
2.3?EPC模式解決的主要問題
2.3.1工程復雜,工期短
為迎接浙江省小城鎮整治辦的驗收,整體工程要求在一年內全面施工完成,整治內容從入鎮主要道路到背街小巷,從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立面改造,從公園節點提升到中心生活廣場改造,從沿街風貌整治到沿溪兩岸風貌提升,尺度有大有小,觀賞性或功能性改造一應俱全,工程類型多樣復雜(見圖7)。因此,平橋鎮經過市場調研,反復討論,成為天臺縣第一個采用EPC模式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鄉鎮,解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工程招標的難題,于2017年中旬全面啟動整治改造工程。

2.3.2多頭協調,效率低
平橋鎮鎮區范圍由平鎮街村,八角亭村和巖頭下村組成,中心廣場的“三馬”雕塑中每一匹馬就分別代表了一個村(見圖8)。一般涉村工程常因各村資源分配多寡、設施占地不均或補償標準不一等問題產生矛盾,導致村民消極配合。在傳統工程模式中,需經由各個施工主體的不同責任人進行數次協調,直接影響各項工程進度的快速推進。采用EPC模式,承包主體相對單一,同一工程管理人員全程參與各村工作,了解各村癥結所在,易于取得村民信任,快速協調工程建設。
?2.3.3施工交叉,矛盾多
整治涉及的所有工程都是同一時間全面開工的,工作界面上就會存在大量的交叉和重疊。以道路景觀和市政管線下地工程為例,傳統工程模式下,兩項工程責任單位為保障工程效果都將按最保險施工周期控制工程進度。由于小城鎮綜合整治時間緊、工作重,原本可以先后啟動的兩項工程必須并行,開展同步協調。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市政工程施工方一些因地制宜的細微改動和變更很難及時反饋給后施工的道路景觀施工方,如此,因圖紙數據偏差造成返工,或因搶占施工工作面而導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EPC模式下,總包方需對整個項目的工程進度進行統籌管理,不再盯著某一個節點或某一個片區,始終都要把控不同工程的設計、采購和施工等多個環節,有效同步和協調各項工程進度。
2.3.4變更頻繁,調整慢
小城鎮往往在城鎮建設管理方面相對薄弱,原有工程歸檔不及時或未能嚴格按圖施工,造成其基礎資料普遍存在缺失問題。因此,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往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變更修改設計,方能為項目施工提供及時、準確的指導。傳統模式下,設計單位以評審會議為跟進和服務的節點,很難針對項目施工現場的情況而進行及時變更。EPC模式下,設計單位為確保工程迅速推進,將根據工程進度階段選派具有實踐經驗的建筑、景觀和市政設計師,協同造價師和施工管理人員深入現場,能夠第一時間結合實際問題給出綜合最優的設計方案,解決因設計變更或不合理帶來的各類難題。
2.4?EPC模式的實踐經驗

在工程準備階段,EPC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的基礎優勢。EPC即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可以高效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由于設計單位長期從事小城鎮的發展研究、策劃、規劃、設計和建設指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可以從小城鎮的發展和長效管理的視角,改善城鎮環境品質的同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5],解決“臟、亂、差”現實問題的同時釋放小城鎮活力,從而尋求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天臺平橋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包括了建筑、景觀、市政多個專業,通過采用EPC模式進行設計施工整體招投標,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招標完成后,設計單位與業主進行方案深化,有效降低了溝通成本和非對稱風險,提高項目推進的效率,幫助各責任主體快速推進項目。
在工程設計階段,EPC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的人才優勢。EPC模式的實施很大程度上受到項目管理工作的影響,小城鎮整治項目周期短、范圍大,為了更全面地發揮EPC模式的優勢,每個項目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和管理團隊,才能對項目進行整體策劃,為工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協調和控制打好堅實的基礎。平橋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堅持規劃先行,高標準的規劃設計是整治行動成功的基本前提。設計單位組織了高度細分的專業化設計團隊保證設計的高質量和服務的快速響應。除技術人才外,設計單位還有大量相關專業的研發人員、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等,可根據項目需要進行全方面的專業支持,同步協調各專業設計的關系,并對項目質量、進度進行動態管理。

在工程施工階段,EPC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的專業優勢。EPC項目中,常規設計流程中的“施工圖”環節除“施工圖技術圖紙”外,增加了“施工圖深化服務”階段。圖紙設計人員參與到施工工程,及時應對合理的優化設計,積累項目管理實戰經驗,儲備技術力量。平橋鎮實施規劃設計單位規劃師、本地規劃師“雙入駐”模式,基于EPC模式的“邊設計邊施工”可以有效保障項目進度。設計單位實行規劃、建筑、景觀、工程、設備等全產業鏈發展,通過較強的專業能力,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涉及的很多領域進行施工監督管理,有效保障項目的安全與質量。
3 思考: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EPC模式的示范意義
3.1傳統模式的局限性
由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特點,傳統工程的流程需要根據項目的不同進行立項,經過多輪招投標才能在不同的區域進行設計施工,會帶來設計進度不一、施工界面不清、先后順序交叉、各方推諉責任等一系列問題(見圖9)。傳統模式下,業主需先進行設計招投標,完成設計過程后,再開展施工招投標和監理招投標。在工程進行的全過程中和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保持協調溝通。設計方和施工方之間、施工方和監理方之間,也需保持溝通和配合。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分屬多家公司,因項目立項不同,還會對應不同的承包單位。對時間緊、任務重、設計施工經驗缺乏的鄉鎮人民政府來說,在如此緊張的時間節點之下,難以完成多方管理的大量專業工作。
3.2?EPC模式的示范性
以平橋鎮為代表的小城鎮綜合整治這一類型的工程項目,復雜程度高,綜合性強,現場情況復雜多變。與傳統模式相比,在整個項目過程中,以設計單位為主導的EPC模式責任主體單一清晰,有利于工程溝通和協調、提高工程質量、降低交易成本和有效縮短周期[6]。
EPC模式可以發揮設計單位的技術優勢與規劃設計引領作用,施工負責人提前在設計階段參與項目探討,對材料采購、工藝選擇、工期安排等提出更多可行性方案,并和各專業負責人展開充分論證。設計階段的施工管控前置,可以大大提高方案的可行性,降低施工階段的返工率,確保工程順利推進,極大地提高工程效率。
EPC模式下,項目前期通過規劃設計進行整體風貌和造價的把控,節點工程設計時施工方提前參與制定施工方案與可行性的探討,中期方案調整時由成本管控組及時進行成本測算嚴格控制總造價,后期施工過程中設計隨時參與現場效果調整,收尾階段工程各方主體在場進行最后的效果評估,通過一系列環節相扣,準確地把握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節點,可以系統、有效地統籌資源(見圖10)。
4 結語

總體而言,設計單位主導下的EPC模式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在項目實踐過程中既有明顯的優勢、積極作用,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還存在很多困難與問題。目前,建筑業正處于改革轉型的風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設計單位向具有工程總承包能力的綜合型公司轉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7],雖然設計單位可以憑借設計優勢在EPC中充分發揮設計的主導作用,但是目前的實踐經驗尚不成熟,設計與EPC模式的融合仍任重道遠,設計單位要結合自身特點合理定位,不能盲目開展相關業務。

參考文獻:
[1]項永丹.全面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共同打造美麗浙江建設新名片[J].城鄉建設,2019(18):12-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50358-2017[S],2017.
[3]朱瀏嘉.美麗發展視角下浙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思考[J].中國標準化,2018(14):224-225.
[4]郭燦.面向“鄉村振興”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策略探討——以杭州市龍塢小城鎮為例[J].中外建筑,2019(6):141-144.
[5]楊其勇,沈浚.政企聯動+規劃引領 助力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J].企業管理,2017(z1):356-357.
[6]強健.以專業設計院為主體的EPC總承包的過程管理[J].管理論壇,2011,29(6):115-118.
[7]韓孜.淺析設計院從事工程總承包的優勢與不足[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0,29(2):146-147.
[8]項永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浙江實踐[J].小城鎮建設, 2018,36(2):1.
[9]楊曉光,趙華勤,江勇.《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編制思路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8,36(2):11-15.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2.001.
[10]吳一洲,章天成,陳前虎.基于特色風貌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評價體系研究——以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36(2):16-23.doi:10.3969/j.issn.1002-8439. 2018.02.002.
[11]厲華笑,謝浩東.有限目標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思考與實踐——以慈溪市周巷鎮天元集鎮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36(2):29-36.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