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剛
摘 要:很多大學生借助金融證券市場快速發展的機會融入其中,這不僅給金融證券市場的繁榮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有利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但也有不利的另一面,例如影響學業。大學生在投資時應更加客觀,量力而行,保持冷靜、自律的態度。
關鍵詞:大學生投資;金融證券;市場現象
在證券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以投資的方式進入金融證券市場。在整個市場當中,大學生是與其他群體不同的特殊社會群體,擁有極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思維更加活躍。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參與金融證券市場現象的看法褒貶不一,但是法律并未就大學生是否可以炒股進行明確的規定。雖然說教育部倡導并為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定的機會,但是并未鼓勵大學生參與到炒股當中。也有學者認為,大學所學專業與金融學或者股票市場相關的學生適當炒股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幫助大學生實踐的有效途徑。事實上,在市場環境與經濟大環境越來越開放的背景之下,與專業相關的學生適當參與到金融證券市場中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但前提是大學生要保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謹慎處理,冷靜思考。
一、大學生投資進入證券市場的意義
(一)培養其實踐精神,了解社會經濟和金融市場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國內經濟發展也發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整個經濟形勢表現為機遇與挑戰并存。此時,不僅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還要規避風險,做好風險的防范與預防,時刻考慮是否有經濟侵略或壟斷政策的存在。無論是對于社會發展而言,還是對于經濟建設而言,大學生都是新生力量,擔負著復興偉大祖國的重任和使命。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而言,大學生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且眼界和知識面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但是在大學課程的學習當中,很多大學生仍舊存在缺乏實踐的問題,僅僅是掌握了理論上的知識,與社會實踐和實情相隔甚遠。這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而言都是極為不利的,也給社會和經濟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作為與經濟或金融學相關的專業學生,不僅要扎實的掌握課本上講述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身的實踐精神和經濟意識,時刻關注國家對于金融證券市場出臺的各項規章與制度,明確整個市場的發展狀態,并對其走向進行客觀科學的預測,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領會到理論知識的內涵。所以,大學生炒股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嘗試性的進入金融投資領域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社會經驗,提前感受到何為市場,并對整個市場和投資環境進行理性的考察。同時,學生也可在炒股過程中感受到政府經濟政策的作用,使其明確任何經濟行為都不得超出政府的政策或制度。
(二)鍛煉大學生的生存能力
投資是金融財會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其必修的科目。事實上,金融財會專業學生所學內容都與炒股和投資之間密切相關,例如概率論、運籌學還有投資學等。炒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利用社會實踐和切身感受形成獨特的知識架構,并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1]。過多的講述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產生切實的感受,甚至會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出現缺乏興趣的問題,而實踐和理論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使學生以更加良好的狀態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和市場。另外,投資金融證券市場不僅是課本學習的有效補充,還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與邏輯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是提高學生生存能力的有效手段。金融證券市場瞬息萬變,對每個投資人的認知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投資人還應具備相應的預判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只有保持冷靜、鎮定、客觀的態度,才能在金融證券市場中獲取收益。除此之外,金融證券市場對投資人的專業知識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必須掌握K線理論、切線理論還有形態理論等諸多理論性的知識,只有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在金融證券市場中做出正確的抉擇,規避風險,實現價值效益最大化。
二、大學生投資金融證券市場的態度和做法
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而言,大學生的心智更為成熟,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參加社會實踐。利用適當的資金炒股可幫助學生獲得收益,雖然數量較少,但是可以給學生帶來無法比擬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長此以往,學生很有可能產生興趣,并將其作為發展方向之一。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炒股的弊端,有很多學生因盲目炒股而出現虧損錢財的問題,甚至無法償還,走上了輕生的道路。由此可見,金融證券市場還要求學生擁有成熟且良好的心態,利用正確、客觀的態度看待收益或成敗,決不可因炒股而影響學業或正常的生活,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一)形成正確的金融認知
眾所周知,投資需要投資人擁有一定的成本,還要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專業知識。大學生并未真正進入社會,父母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即便是投資金融證券市場,也需要家長提供資金和成本。大學生投資金融市場時應量力而行,絕不可盲目跟風,也不可因頭腦發熱而互相攀比。大學生投資的目的在于培養興趣,通過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掌握一定的知識和經驗,而不是通過投資金融證券市場獲得收益和錢財。因此,大學生利用較少的本錢鍛煉自身的技能和思維即可,不可因為盲目炒股而連累整個家庭和生活,更不可因投資金融證券市場而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總的來說,在投資過程中大學生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對待,并對投資金融市場形成正確的認知,將炒股視作為社會實踐參與其中,鍛煉自身的應變能力與認知能力。
(二) 關注金融證券市場
金融證券市場的發展與走向可以說是毫無規律可言,更多的是要投資人時刻關注市場趨勢,靈活的調整應對政策和投資策略。由此可見,金融證券市場投資不僅要投資人付出一定的成本,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簡單的說,大學生在投資金融證券市場后,需要時時刻刻的關注整個市場的變化和走向,并在手機或者電腦前完成買賣或者交易[2]。然而,投資金融證券市場并不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大學生活更多的是要積累理論知識,適當的參與實踐,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過多的關注金融證券市場或股票市場,極有可能影響到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大學生應該將眼光放長遠,決不可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是理性的看待投資,利用適當的投資機會進行學習與實踐,但不可過度沉迷,以免給后續的工作、生活或學習造成影響。
(三)理性的對待金融證券市場和投資
投資并不是大學生的最終目標,而是要在投資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經驗,吸取教訓。對于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僅要對金融知識保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還要盡可能的動手實踐,利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深刻的感受金融證券市場的運行規律。但是大學生也應明確自身投資的目標,不可因眼前的利益過度沉迷于投資,還是要用理性的眼光和態度探索金融證券行業的深層內涵,明確其潛在的運行規律和價值,培養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水平。只有擁有健全的價值觀念和理性的認知,才能在后續的學習與工作中占據優勢。另外,適當的參與投資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財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利用炒股所得經驗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當然這些都對大學生的投資態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理性且客觀的看待籌資與炒股,才能發揮出大學生投資金融證券市場的益處,以免陷入危機或陷阱當中。
(四)樹立正確的金融投資觀念
無論是投資還是炒股,畢竟是圍繞金錢和利益開展的交易,長期投資或炒股的情況下,大學生很有可能產生拜金思想或金錢至上的錯誤理論。這不僅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后續學習和成長,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不思進取或投機取巧的錯誤行為。所以,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金錢觀,不能摒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能貪戀不勞而獲的財富,要通過自身的腳踏實地和艱苦奮斗去開辟致富之路。身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還要擁有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自身的價值,貢獻自己的力量,依靠智慧實現人生理想。因此,即便是參與到金融證券市場當中,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觀念,摒棄錯誤的思想和理論。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一方面學會果斷買進,勿要膽小遲疑,錯過最佳時機;另一方面,不要讓自己被金錢的欲望蒙蔽了雙眼,學會適時收手[3]。
綜上所述,大學生投資金融證券市場并不是完全有害的,當然也并不是完全有利的,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更多的還是取決于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做法、看法。適當的參與到金融證券市場中,可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多的掌握社會經驗,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金融證券市場當中。但是盲目的投資會使學生蒙受經濟上的損失,還會給大學生的學業增加負擔。國家十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在政策和制度上給予了較大力度的符石。在此背景下,大學生可以理性、慎重地參與到金融證券市場當中,通過理性的炒股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便在大學生涯中掌握更多有用的內容。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學生投資金融證券市場都有可能是自主創業的重要一環,必須引起重視并審慎對待。
參考文獻:
[1]馬晨希.行為金融及證券市場投資者行為異象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06):32.
[2]楊琦,湯敏,楊秋慧.淺析大學生互聯網金融理財現狀及理財建議[J].現代商業,2018,517(36):91-92.
[3]聶勇,《大學生金融投資調查》課題組,顏順達.廣西財經學院大學生金融投資情況調查與思考[J].中國證券期貨,2013(0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