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跆拳道運動廣泛普及,跆拳道競賽規則也處于不斷優化與完善之中,對跆拳道得分分值做出了較大改動。所采用的電子護具計分方式對傳統體系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此,就跆拳道技戰術變化對體系訓練的新要求進行相關概述,旨在切實提升跆拳道體能訓練效率及質量,為取得更加優異的競賽成績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跆拳道;技戰術變化;體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886.9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0-060-01
就目前來看,跆拳道競賽得分分值發生了明顯改變。踝關節以下部位旋轉擊中頭部5分,踝關節以下部位旋轉擊中軀干4分,踝關節以下部位正面擊中頭3分,踝關節以下部位正面擊中軀干2分,正面擊中軀干1分。同時,電子護具計分裝置的廣泛普及使跆拳道技戰術發生了明顯變化,與之相應的體能訓練方向及重點也應做出一定調整。
1跆拳道技戰術變化
1.1跆拳道競賽規則變化。跆拳道競賽規則的變化使運動員在得分方面有了更多選擇。具體而言,采用擊頭等高難度技術或同時主動進攻均會得到較高分數,充分激發出運動員對競賽的積極性,避免出現消極待戰的情緒[1]。同時,新規則也在原有犯規標準上做出了明顯改變,通過扣分手段規范運動員行為,切實提升跆拳道競賽的專業性與公平性。
1.2電子護具計分器的應用。將電子護具計分器應用在跆拳道競賽中,可從根本上提高傳統競賽評判標準,確保跆拳道競賽能夠公平公正地開展,確保跆拳道競賽能夠緊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擴展自身發展前景。
1.3跆拳道技戰術變化的必要性。對傳統跆拳道技戰術進行完善與優化,需借助新規則改革與實施要點,提升競賽過程中的安全性,從根本上保障運動員的人身安全[2]。同時,跆拳道技戰術難度發生了明顯變化,競賽情況更加激烈與精彩,使民眾與運動員均能夠真實感受到競賽場上膠著的氣氛,促進跆拳道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跆拳道技戰術變化對體能訓練的新要求
2.1對擊頭動作的新要求。擊頭動作是跆拳道競賽中的重要得分方式之一,因此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就應針對擊頭動作的技巧進行大量練習。依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個人優勢,選擇不同擊頭動作技巧,如后旋踢擊頭、橫踢擊頭、側踢擊頭、下劈擊頭等。在規范掌握這些動作之后,還應提升動作速度,通過計時鍛煉,對運動員速度進行不斷強化。擊頭動作所運用到的力量一般為股四頭肌力量、核心區力量、肱二頭肌力量等。需運動員能夠有意識地對這些肌群進行鍛煉。對大負荷力量訓練與輕負荷力量訓練進行合理安排,從根本上提高運動員擊頭作用的力量與速度。通過原地或上步轉體鍛煉的方式,使運動員核心區力量得到穩步增長,更好適應跆拳道技戰術變化的新要求。
2.2對前橫踢動作的新要求。為幫助運動員快速準確地掌握前橫踢動作,需對此動作進行大量的重復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在掌握基本動作標準的基礎上,還需提高動作的速度與速度耐力,為訓練項目奠定堅實基礎。適用護具、踢腳靶等配合訓練項目,切實提升日常訓練過程中的安全性。
2.3對頭部防守技術的新要求。為更好適應跆拳道新規則,需針對技戰術的變化對體能訓練項目做出一定的調整。對于頭部防護技術而言,除去基本防守動作,如頭部、上體與步法的閃躲之外,還應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加強運動員踝關節力量與上體躲閃方面的訓練,切實提升運動員的防守能力,在實際競賽過程中取得更高的分數。
2.4對肋部防守技術的新要求。在提升跆拳道運動員肋部防守技能的過程中,需針對前后側移動、內格擋移動、外格擋移動等基本動作進行鍛煉。同時,針對運動員踝關節力量的提升,應適當安排跳繩等體能訓練項目,使運動員能夠盡快適應跆拳道技戰術的變化。
3提升體能訓練對跆拳道技戰術變化適用度的具體措施
3.1合理安排體能訓練時間。為充分發揮體能訓練在跆拳道技戰術變化背景下的積極作用,需教練員對運動員體能訓練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不可一味增強訓練強度,導致運動員對訓練項目產生抵觸心理。在較長時間的訓練后,運動員體能明顯下降,應適當調整訓練難度與運動量。針對跆拳道技戰術變化情況,對基本運動訓練與身體素質訓練所占據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切實提升體能訓練的科學性與專項性。
3.2注重針對性體能訓練。注重體能訓練的針對性,確保體能訓練能夠更快適應跆拳道技戰術變化,滿足技戰術變化的新要求。一方面,針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劣勢,編制專項訓練計劃。舉例而言,身體有傷患未痊愈的運動員,在體能訓練安排過程中應適當降低難度與強度,加強與運動員之間的有效溝通,逐步恢復運動員的信心,使其能夠快速投入到正常體能訓練中來;另一方面,針對跆拳道技戰術的變化特征與變化趨勢,對體能訓練方向進行調整,如對腿法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確保運動員在新競賽規則下得到更高的分數。積極采用關于腿法鍛煉的訓練理念與技術,通過負重訓練等方式增加運動員肌肉群,切實提升運動員腿部的實戰力量。
3.3加強速度與耐力訓練強度。與其他格斗類競賽相比,跆拳道具有近身性及規范性等特征,需運動員消耗大量的體力。同時,跆拳道運動主要是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混合供能的運動項目,需運動員具備良好的打擊速度與打擊力量,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恢復自身體力,因此為了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還應對運動員的速度與耐力進行訓練。通過形式多樣的訓練方式來提升運動員訓練參與的積極性,確保運動員能夠在掌握得分基本動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出此類動作的精髓,獲得更高分數。
4總結
總而言之,跆拳道技戰術的變化對運動員體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教練人員細致分析技戰術變化的特征與方向,適當調整體能訓練內容及強度,切實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使其能夠充分適應技戰術的變化,在跆拳道競賽過程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衣起立.跆拳道新規則對運動員技戰術運用影響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2]于鎮豪.跆拳道競賽規則中場地變化對技戰術的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成元濤(1989.01—),男,漢族,籍貫:山東,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