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 要: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經歷最重要的青少年時期。在這一時期,人的身體發育特征較為明顯,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智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一時期掌握較好的訓練方法以促進青少年身體更好的發育至關重要。本文就此做較為深入的研究,指導人們更好地關注和正視青少年身體發育問題。
關鍵詞:青少年;身體發育;特征;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8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0-078-01
隨著物質生活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發育情況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針對其身體發育方面所存在的身高問題、身體素質問題及智力發育問題等。2019年7月12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開展2019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查復核工作的通知》中針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做了明確規定,青少年身體健康已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但仍有一些個別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在此背景下展開論述,主要針對青少年身體發育的具體特征進行描述,并對其具體的訓練方法進行概括,旨在讓更多人關注青少年成長,關愛健康。
1當前青少年身體發育的基本特征
從目前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神經系統控制不平衡
眾所周知,人的興奮程度是由神經系統進行控制的,但青少年神經系統相較于成人存在不平衡性。通常情況下,青少年發育過程中出現神經興奮的情況比神經控制的多,因此大部分孩子我們看起來都相對好動活潑,存在一定的奇怪行為,比如:在訓練時有一些小動作,捉弄其他孩子,不能長時間靜坐學習,動作也顯得不協調等,這些問題男孩子表現得尤為突出。但是究其原因,不是孩子淘氣等原因導致的,而是這個階段的青少年發育過程中存在的獨特生理特點。
1.2運動系統發育遲緩
青少年時期身體中的軟骨成分、水分、有機物質較多,無機鹽類較少,骨密質較差,骨骼的彈性較大但是硬度較小,不易發生骨折,而易發生彎曲和變形。與成人相比肌肉纖維較細也較軟,水分相對更多,因此能量流失較快,不易儲存,這就是青少年運動系統發育較為遲緩的原因。
1.3心血管系統發育不全
青少年相對成人而言心血管系統發育不全,心臟能力弱。此時期的主要問題是他們在運動時由于心血管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導致一定的供血不足。因此青少年參與運動時不宜過于劇烈。
2改善青少年身體發育的訓練方法
從改善方式上而言,改善青少年的身體發育主要從改善其身體機能也就是經常所說的“身體素質”上著手。主要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綜合反映。身體素質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然而青少年的體能訓練不同年齡階段需求不同,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四個階段努力。
2.1做好第一階段的靈敏手眼等的協調工作
6—10歲的過程中是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第一階段。此階段主要鍛煉他們的協調性,側重于手眼等的協調。可以通過投擲、接球及拍球等項目對此方面的能力進行鍛煉。經常用到的具體方法有:足眼協調、身體協調、速度提升及力量訓練等四項。其中足眼協調可以通過障礙跑、靈活性跑等項目訓練。身體協調則可以通過體操、跑后急停等項目完成。速度提升一般通過靜態與動態平衡的單腳跑等實現。力量訓練分為:一般力量訓練,如:爬繩、推拉游戲;速度力量訓練,如:娛樂游戲、單足跳、跳繩、投擲等。
2.2做好第二階段的協調輔助性工作
11—13歲為青少年的第二身體發育階段,此階段主要完成訓練的輔助性工作,一般可以通過乒乓球、籃球及其他新技能鍛煉協調和靈敏性。通過球類靜動訓練達到協調性的提升。同時可以通過靈活沖刺5—10米達到提高速度靈活性的訓練目的。此外,可以通過自身體重訓練法達到力量的提升效果。
2.3做好第三階段的協調性動作及游戲
14—16歲為青少年的第三身體發育階段,此階段主要通過協調性動作及相應的游戲進行體能鍛煉。通過網球等方式進行靜動態平衡的專項訓練,參與者可以將非擊球手放到后背,增加難度,長期鍛煉保證自身平衡性的穩定。速度力量(爆發力量)增加彈跳訓練。通過籃球、足球等提高自身耐力,此外也可以通過任意變速跑等進行訓練。針對于力量的提升,可以通過重物訓練等方式的完成。此階段應增強訓練的技術性,速度耐力訓練可以通過間歇性訓練完成。
2.4做好第四階段的移動專項訓練
17歲以上為青少年的第四發育階段,此階段主要通過專項訓練完成相應的生長發育需要。通過速度對抗等方式鍛煉移動速度的專項訓練。在力量的提升訓練中可以采用啞鈴等訓練器材完成。功能性力量爆發在這一年齡段的末尾將彈跳訓練增加到極限。在聯合器械上采用快速重復訓練動作。還應使用2kg—3kg的實心球進行最大速度的訓練以及提高爆發力。此外,通過任意變速跑及有氧連續動作等訓練耐力。
3結語
總的來講,不同時期的青少年的身體發育特征有所不同,因此所采用的鍛煉方式也有區別。在進行提升訓練的過程中也應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不同階段的問題。要指出的是可以加入相應的競賽及游戲機制,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性,進而提升訓練效果。當然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宜做過多和過長的憋氣,在憋氣時由于肺、胸腔、腹腔復雜的生理學關系會使心臟血液充盈過度,負擔加大。所以相關的“憋氣”運動在此階段不宜過多,在時間上也應有所控制,應循序漸進實施相關方式方法,以免產生不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梁竹.少年藝術體操運動員身體發育特征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6(02):46-51.
[2]張佳偉,管培培.運動訓練對青少年體質相關指標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8):44-45.
[3]高曉君,袁筱平,許寶平.甘肅省漢族學生身體形態生長發育的特征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9(04):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