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麗粉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教學目的也發生改變,從培養學生具備英語基礎聽說讀寫能力轉化為培養學生具有專業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傳教為宗旨,激發和培養學生潛能,以教材為基礎,以靈活運用為目標,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接受新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 教學方法 問題及策略
一.前言
英語作為中學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英語在整個學習生涯則處于基礎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扎實與否直接關系著高中及大學的英語學習能力,因此,打好初中階段的英語基礎十分重要。而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需要教師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其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重要一環,通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僅能夠讓學生打開英語的知識天地,探索其中的奧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1.家庭教育條件有限
英語學習除了在課堂上進行,還有就是家庭英語的學習,對于大多數家長而言,英語水平十分有限,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家長很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正確的指導,學生只能依靠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自己解決問題,這就為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2.缺乏正確的教學方式,難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目前,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填鴨式教學,課后的英語作業也是單一的抄寫、背誦、默寫等等,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喪失了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反而是教師成為課堂的中心,忽視了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長此以往,難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對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3.學生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英語還是充滿好奇的。另外,剛學習英語的時候其學習的內容相對容易,大多數學生可以依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英語學習內容。但是 ,隨著學習難度和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就難以跟上學習進度了,課上學習的知識也不能完全消化和理解,課后也不能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就會越來越有興趣,在課堂學習中也相對積極活躍,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課堂上嚴重的兩極分化,整體的課堂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4.過分依賴于教材
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還是過分依賴于教材進行教學,而不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嚴重影響了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老師只是在按照教材的思路在進行教學,絲毫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顯得比較死板,不能靈活多變地處理一些實際的問題。老師在運用教材的時候,往往過分倚重于教材所講述的內容,而缺少自己的實際的感受,就導致教學變得異常死板,不能體現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每一步都是平鋪直敘的進行,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積極性不高,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1.改進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使用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初中英語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所以必須要轉變過去傳統的純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采用更加符合學生興趣與英語內容特點的教學方法,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視聽教學法等都是可以運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方法。以視聽教學法為例,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語調與語音,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言也十分有幫助。比如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5《Our school life》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自己在學校中生活的方式,比如課堂上的聽講、課后的放松、課間操的鍛煉等,給予學生充足的回想時間,鼓勵學生首先在腦海中形成大致的想法,然后再通過簡單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可以描述學校生活的句子與句式。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采取一些小游戲來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比如讓一名學生描述“I like to play sports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讓其余學生猜測“classmates”的意思。通過這個游戲,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這個單詞的意思,還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不同介詞的具體用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回想來豐富所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不斷提升。
2.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材目標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必須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要科學,并且要合理。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會根據自把握好的教學目標正確的教學,幫助學生在教學中逐步吸收新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抓住學習的重點,從目標下手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只有對整個教學目標有了一個系統宏觀的把握,才能根據教學目標系統地進行教學,才不會顧此失彼。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還可以幫助教師形成具有一定關聯的英語知識系統,而課堂設計在于喚醒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系統,讓學生與新知識產生聯系,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關系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話劇的形式將書上的課文演繹出來,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英語學習互動中來,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鼓勵學生進行英語日常對話訓練,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課后老師和同學可以像朋友一樣交談,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會激發出學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表露出更加強烈的尋求知識的欲望,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的求知欲,表揚學生自主學習所學的知識。老師的言行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才可以發揮他們的潛能。
4.創設表現空間,拓展興趣
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造表現自己會。課堂上的雙邊和多邊活動,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那些知識運用靈活、反應比較快、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特別“露臉”。課文的改編表演、課外活動中的短劇小品,讓那些學習成績雖不出類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獲得了“最佳演員”的桂冠。而“再表現”的欲望,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使他們在外語課上滿懷興趣,集中精力,課下又根據自己的愛好,翻閱英語課外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達到健康發展個性的目的。
5.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我們知道,閱讀對培養一個人的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閱讀,人們可以體驗到其不曾經歷過的人生,這對于提升其對社會的認知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閱讀的過程也是閱讀者思考的過程,對培養閱讀者的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價值。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也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從而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熱愛。
四.總結
初中英語教學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教學目的也發生改變,從培養學生具備英語基礎聽說讀寫能力轉化為培養學生具有專業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傳教為宗旨,激發和培養學生潛能,以教材為基礎,以靈活運用為目標,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接受新知識。
參考文獻:
[1]成家.基于英語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書文摘,2017(10):334.
[2]劉吉明.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9):111.
[3]李彩霞.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校園英語(中旬),2017(6):146.
[4]姜萍萍.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校園英語(上旬),2017(5):127.
[5]吳梅英.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如何走出低谷[J].新課程·下旬,2017(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