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中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的臨床效果以及有效率,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9月01日-2018年9月01日因慢性鼻竇炎而住院的100例兒童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抽簽的方法把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采用相同的護理方法,實驗組患兒選用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兒選用藥物保守治療的方法,比較兩組慢性鼻竇炎患兒的臨床效果和治療有效率。結果:實驗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0%,對照組的患兒有效率為74%,兩組數據相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時選用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進行治療,不僅能臨床治療效果,而術后后遺癥小,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鼻內鏡;鼻竇炎;下腺樣體切除術
近幾年來,我國小兒慢性鼻竇炎發病率不斷增加,小兒慢性鼻竇炎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秋冬是鼻竇炎多發季節,兒童如果連續出現感冒一周、膿涕不減少反而增加,家長應考慮鼻竇炎。兒童鼻竇炎往往和腺樣體肥大有密切聯系,或引發兒童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等[1],同時兒童在患病期間如果治療不當,會引發顱面骨發育障礙,影響兒童成長發育。小兒慢性鼻竇炎發病原因復雜多樣,又因患者年齡過小,治療比較棘手,一旦發現患兒有鼻竇炎要及時治療,本文主要觀察小兒慢性鼻竇炎治療時選用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及與保守藥物治療有效率比較,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兒童鼻竇炎(2016年9月01日-2018年9月01日)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符合鼻竇炎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在4歲~15歲之間,平均年齡(8±3.56)歲,平均體重(30.5±9.3)kg,病程5個月-3年之間,所有患兒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打鼾、用口呼吸,呼吸困難,睡夢中易憋醒、等癥狀,鼻咽軟組織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毛孔,對兩組患兒的年齡、體重、病程、病情嚴重程度等基礎資料進行核算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鼻竇炎患兒均給予相同的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保守藥物進行治療,給予患者阿莫斯林等抗生素藥物,用藥時長為2-5個月,同時加入外用噴鼻劑丙酸氟替卡松,配合中藥清熱排毒,連用3個月,同時患者要定期去醫院復查,檢查患兒病癥情況。
實驗組鼻竇炎患兒采用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對患兒進行全身麻醉,患兒選用肩高頭低的仰臥位置,利用開口器使口咽處于完全暴露的狀態,細硅膠導管從前側鼻孔進入,輕輕向上抬起軟腭,鼻內鏡從口腔進入,觀察并記錄腺樣體腫大情況以及后鼻孔的具體情況和解剖位置,利用專用刀頭切割腺樣體組,手術后觀察患兒5-10分鐘,手術創面沒有活動性出血現象,則可以手術結束。醫生可以給與患兒適量的藥物進行術后治療,患兒的術后觀察期為3個月。
1.3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相關標準對比兩組鼻竇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判斷。治愈:鼻竇炎患兒的鼻塞、流鼻涕、頭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鼻腔內無膿性分泌物;有效:鼻塞、流鼻涕、頭痛等癥狀有所緩解,鼻腔內有少量膿性分泌物,和手術治療前比較有明顯好轉,無效:鼻塞、流鼻涕、頭痛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嚴重,粘膜組織明顯肥厚、有息肉形成,有膿性分泌物,和手術前比較沒有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100%。
1.4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結束后,將確認無誤后的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以例數或者(±S)表示研究資料,以T值或χ2值對比較結果進行檢驗,當P值小于0.05時,則可以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之間的比較結果存在明顯差異。
2、結果
2.1兩組慢性鼻竇炎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
在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以后,對照組患兒顯效13例,有效2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是74%,實驗組患兒顯效19例,有效2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是90%,實驗組總有效治療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P<0.05,具有可比性,通過對手術后患兒的隨訪發現患兒在術后并未出現不良反應,具體比較情況如表1所示。
3、討論
生活中,鼻竇炎多發生在兒童身上,因為兒童機體器官組織和系統都處在發育不完全的狀態,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就比成年人弱,就極易出現呼吸道感染而引發鼻咽和鼻竇炎的狀況,同時腺樣體肥大引起的阻塞后鼻孔也容易引起鼻竇炎,而且兒童的鼻竇開口也比成年人的大[2],會使感染很容易發生擴散,腺樣體肥大會引發多種疾病,例如引起堵塞后鼻孔,導致壓迫咽鼓管咽口部位從而導致阻礙鼻腔、鼻咽通氣,使鼻內大量分泌物滯留,從而破壞咽鼓管正常功能。
腺樣體切除術是現在醫學治療兒童鼻竇炎中運用廣泛,技術較成熟的治療方法,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比傳統的腺樣體切除術手術視野清晰,切除干凈,斷絕手術后復發的可能性,止血方法簡單有效,而且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不會給患兒帶來生理上、精神上的壓力。
對于鼻竇炎患兒由于長期鼻阻塞和張口呼吸,導致患兒頜面,胸部以及智力等發育不良,因此生活當中,家長要密切關注兒童狀況,當兒童出現感冒、扁桃體發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傳染病時要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兒童在室外運動時要避免接觸不清潔的水,加強營養和適當運動,增加兒童體質抵抗力;指導兒童正確的擤涕方法: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杜絕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給兒童適當的做鼻部按摩。
本文通過研究表明在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選用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不僅比保守藥物治療臨床有效率高,而且患兒的術后后遺癥小,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英明.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治療摩洛哥兒童慢性鼻-鼻竇炎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4,09(6): 978- 979,981.
[2]姚秀,范佳林,歐陽燕彩.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用于小兒慢性鼻竇炎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 15(6):131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