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勤璇
【摘要】? 班級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在實現特定的教書育人目標過程中形成的,并為這一特定目標服務的組織文化,它是班級成員的價值觀、行為模式、行為規范和班級內部環境的整合。
【關鍵詞】? 特色 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門“行”重于“知”的科學,我們研究班級文化的終極目的是為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在構建特色班級文化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班主任與班級文化
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班主任師表形象是班級文化的重要資源,班主任自身的師表形象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內涵。班主任是班級文化的設計師和操盤手,“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時,尤其要注意自身形象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要注意班主任行為模式對學生的影響。例如,“未雨綢繆”和“集中力量”都是我的一貫作風,我在無形中成給了學生。其次,要注意班主任個人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一種強勢的班級文化往往是在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下逐漸形成的,比如我們班的班級精神“要做就做最好”首先體現了我這個班主任的座右銘或人生價值觀。
二、學生與班級文化
學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和目標對象,班級文化建設必須考慮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不僅如此,班級文化建設還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一般而言,對班級文化建設有積極貢獻的學生主要有四種:成績優異的學生、品德優良的學生、能力突出的學生和轉化較快的后進生。班主任應依據班級文化建設的整體要求,對這四類學生的貢獻進行整合,使其成為班級文化的內涵。例如,我們班的班級文化建設中,成績優良的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有積極意義,如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徐虹霏,品德優良的學生熊一清,熱心為班級、他人服務的學生鐘文希……他們對同學的大度和及時幫助、一身的正氣都是同學們公認的優點,并且以他們為榜樣。我根據這些情況搭建了一對一的互助模式,讓他們在課間或午餐后的時間里及時幫助后進生。經過實踐,證明了在他們的幫助下,三名后進生的成績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課室環境與班級文化
班級是學生所在時間最長的地方,溫馨、優雅的環境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對學生的快樂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1.設立“紅領巾圖書角”:這是與他人進行互換閱讀,從而
達到資源共享的一方書香彌漫的小天地。每日午餐后學生會去圖書角拿上一本書,靜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或獨自品味,或邀友同讀,賞心悅目,樂在其中。
2.“我是小小書法家”展示區:定期評比出書寫漂亮或是進步較大的書法作品,展示在這個區域里,營造出一種讓孩子們再接再厲,你追我趕的氛圍,各個爭當小小書法家。
3.制作“成長足跡”:縱向是每位學生的名字,橫向將記載他們的成長印跡,凡有榮譽斬獲,凡有獎項獲得,都將一一記載,于是這里成了每位同學的個人展區。方法是用一張豎起大拇指統一規格的小紙片寫上榮譽內容即可,這小小的紙片其實是一份給自己的無言掌聲。這樣每個同學的所有輝煌都被源源不斷地載入他的個人“史冊”,每一項內容都折射出他們內心渴望成長的光芒。學生也勢必積極主動,不斷為自己“充值”,于是榜上內容越發豐富起來;而內容越豐富,就越能激發他們的熱情,努力開一樹豐盈的花給自己,由此產生了教育的循環“經濟”效應。成長足跡體現了教育的過程性,儲存了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于是,產生了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借此,我想說,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流光溢彩,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因融入了濃濃的人文關懷而大大“升值”,而學生也必將用心“經營”這一方天地,呈現出一個精彩的自己。
四、班級活動與班級文化
班級活動內容豐富,為學生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也給班級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是良好的班集體形成的重要途徑。我們班曾經組織過的活動有:班級例會、主題班會、親子活動、學習活動、科技活動、拔河比賽等。
開展“愛心活動”:本學期開學前一天,我和家委們組織孩子們到老人院進行傳承傳統文化活動——老少同樂鬧元宵。通過此次活動,增強了隊員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讓隊員們感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同時也培養了隊員們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開展了“挑戰自我”活動,如挑戰自我,挑戰朗讀,挑戰滿分等,讓學生在挑戰的過程中提升自信,贏得快樂。
開展了“值日班長輪崗”活動,通過角色轉換與換位思考賦予他們愛心、自信心與責任心,讓他們在班級管理的舞臺上盡情地飾演不同的角色,體驗到不一樣的班級生活。
抓住節日的契機,利用手抄報、文藝匯演、故事會、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開展勤儉節約、感恩回報、保護環境等教育,把節日打磨成閃閃發光的教育珍珠。
這些活動為學生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個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進入良性循環,自信而快樂地成長著。
總之,無論是教室的布置美化還是班級制度建設和活動的開展。都要圍繞豐富班級內涵,彰顯集體精神建設班級特色文化共筑師生共同的精神樂園的主題,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文化化為有效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才能推動班級人文化管理,真正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鄭英.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6.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2)第119010號.
[2]周勇.我是怎樣建設班級文化的.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0)第0436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