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地榆中的沒食子酸進行含量測定。地榆中的鞣質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諸多作用。其中代表性成分沒食子酸含量測定線性范圍為20.30~184.00 μg·mL-1,回收率為100.00%, RSD為0.56%。該方法專屬性強,簡單可行。
關鍵詞:地榆;鞣質;藥理作用
1.1藥物綜述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為薔薇科(Rosaceae)草本植物,生于海拔30~300 m海拔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和灌叢疏林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及廣西、歐洲和亞洲北溫帶均有分布,以其干燥根入藥,是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收載的藥用植物。地榆有長葉地榆、細葉地榆和小白花地榆。一般是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它們可以入藥,也可以炮制成.地榆炭、醋地榆、酒地榆和鹽地榆。
1.2 藥效成分
中藥地榆含有多種化學藥用成分,其中主要為鞣質、皂苷、黃酮、多糖類,地榆的藥理作用主要與這幾種物質的作用機制密切相關。
1.3 鞣質藥理作用
鞣質(tannins),又稱單寧,是地榆中的一類結構比較復雜的多元酚類化合物,其代表性成分為沒食子酸。
1.3.1促造血作用
有學者發現地榆中的鞣質具有促進造血功能,它們能有效地保護骨髓,是升高白細胞的物質基礎[1]。楊金輝等研究發現地榆鞣質高、中、低劑量組均可顯著的升高白細胞數量,地榆鞣質高、中劑量組均可顯著提高脾臟系數和DNA含量;在于rhG-CSF進行比較時發現,地榆鞣質具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和保護骨髓的作用,且在保護DNA方面,其要優于rhG-CSF[2]。熊永愛等采用環磷酰胺(CTX)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研究發現地榆鞣質不僅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的骨髓DNA含量,還能增加小鼠骨髓細胞中MGMT(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ce,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mRNA的表達,同時還能增加小鼠骨髓.細胞中M.GMT蛋白的表達;且其課題組從骨髓保護角度研究發現,地榆.鞣質可.明顯.促進骨.髓抑.制情況.下造血.干/祖細.胞的增值和分化[3,4]。陳麗華等從地榆中提取、分離并部分純化得到水粗提物、多糖、黃酮、鞣質、皂甙等,對其進行酶反應動力學檢測,發現地榆黃酮和地榆鞣質均是優良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良好的降糖藥物來源[5]。
1.3.2抗腫瘤作用
Kakiuchi等[6]研究了種鞣質成分對鳥成髓細胞性白血病病毒中逆轉錄酶的抑制活性,結果表明逆沒食子鞣質和沒食子鞣質單元體抑制活性較差,而二聚逆沒食子鞣質的抑制性較強。這種抑制可因模板引物(聚腺苷酸-寡胸腺嘧啶核酸)或酶的加入而發生逆轉,從而提示這種抑制是由鞣質與它們二者的相互作用所致。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大環二聚體鞣質的抗腫瘤活性較強,并且大部分不是單純的細胞毒作用,而是具有選擇性,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對DNA拓撲異構酶-II的抑制作用也是鞣質類化合物的抗腫瘤機制之一。
1.3.3抗菌作用
鞣質因其能凝固微生物體內的原生質,以及對多種酶的作用,對多種細菌、真菌、酵母茵都有明顯的抑制能力,抑制機理針對種類不同的微生物有所不同,但不影響動物體細胞的生長,例如,對霍亂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都有某些鞣質能起到很有效的抑制作用[7]。
1.3.4抗病毒作用
鞣質抗病毒的性質與其抑菌性有一定相似之處。病毒結構簡單(蛋白質外殼內含核酸),對鞣質尤其敏感。一般MIC0.012g/L~1g/L.貫眾治療感冒,萹蓄治療皰疹都與其鞣質抗病毒有關[8]。
1.3.5抗氧化作用
人體內的自由基主要的活性氧自由基,由它們所引發的體內脂質過氧化是人類疾病發生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聶淑琴地榆提取物給藥于7或8周的雄性SAM-P/1亞種(SAM)老化加速小鼠,結果表明地榆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9]。魏智蕓等通過地榆提取物對透明質酸酶抑制率及對DPPH、羥基自由基、過氧化氫的清除作用,來評價地榆提取物氧化及抗過敏作用,發現地榆是一種值得開發的抗過敏、抗氧化藥物[10]。
1.3.6止血作用
地榆中的鞣質類物質3,3,4-三-0-甲基沒食子酸有很強的止血作用[11]。如若加熱炮制,可使地榆中鞣質含量降低止血作用減弱[12]。南云生等[13]給小鼠灌服生地榆煎劑10g/kg,明顯縮短了凝血時間。
1.4深入研究的意義
中藥地榆在醫學上早期主要應用于便血、痔血、血痢、水火燙傷及瘡毒的治療。隨著醫學的發展進步,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對病毒、腫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通過無數的藥理研究證明地榆對抗腫瘤、抗病毒以及抗氧化作用效果顯著,而其中主要的藥效成分為鞣質。鞣質是植物的二級代謝產物,屬于天然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植物、水果和蔬菜里,大約70%天然植物中均含有鞣質。最近,鞣質成分在醫藥領域被認為僅有收斂及蛋白質凝固作用,同時臨床上也可用于各種止血,抗菌抗病毒及止瀉。因為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和應用,研究者對植物中鞣質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發現其不僅有抗菌、抗炎、止血藥理活性外,還發現具有抗突變、抗脂質過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腫瘤與抗艾滋病等多種藥理活性[12]。尤其在抗腫瘤治療中顯示出了寬廣的發展前景。鞣質具收斂性,內服可用于治療胃腸道出血,潰瘍和水瀉等癥狀;外可用于創傷、灼傷,能使創傷后滲出物中蛋白質凝固,形成痂膜,可以減少分泌和防止感染[14],鞣質還能使創面微血管收縮,有局部止血作用。鞣質能凝固微生物體內的原生質,所以抑菌作用,有些鞣質具抗病毒作用,比如貫眾能抑制多種流感病毒。鞣質可用作生物堿及某些重金屬中毒時的解毒劑[15]。鞣質具較強的還原性,可清除生物體內的超氧自由基,延緩體內細胞衰老。此外,鞣質還有抗變態反應、抗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16]。藥用植物中鞣質的研究在天然藥物化學中已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其在醫藥行業的抗腫瘤治療中也顯示出相當可觀的發展前景。
沒食子酸作為地榆中鞣質的代表性成分,而其含量測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實驗的目的在于綜述中藥地榆中鞣質的藥理作用以及探討其代表成分沒食子酸的含量測定方法。旨在為今后的進一步探討研究作一定參考借鑒。
2、今后工作的展望
我國地榆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主要以野生為主,栽培較少。地榆雖然是東北的優勢藥用植物之一,但一直因為收購價格偏低,采收不多大量的野生資源自生自滅,是對可再生的藥用植物的極大浪費。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漸漸認識到西藥高效用的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副作用。現在,人們開始對這種“綠色”無毒副作用的天然藥物看好,假如對這一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相信將來在醫藥、保健品、化妝品以及食品添加劑上得以應用,不僅僅可以給人們帶來健康、美麗,而且也會給生產者帶來高效益的經濟價值[18]。
而地榆中主要成分鞣質具有止血、抗腫瘤、抗氧化、抗菌等藥理作用,可以大量開發起醫藥作用,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同時鞣質中代表性成分為沒食子酸,沒食子酸還可以用來制造多種燃料、焰火穩定劑、藍黑墨水(沒食子酸與三價鐵離子生成藍黑色沉淀,是藍黑墨水的原料)和笛音劑,可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與維生素C 配合作為強化餌料養魚,也是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半導體光致抗蝕原料,可配制防銹底漆和鋁合金有機涂層,配制水基鉆探泥漿用流化劑,其效果可與木質素磺酸鹽相媲美,甚至更好。工業上也用于制革;還可做照相顯影劑。還用作顯影劑和檢測游離無機酸、二羥基丙酮、生物堿和金屬等的分析試劑[19]。中藥地榆具有諸多藥理作用、用途廣泛,未來的發展有極大的潛力等待我們去合理運用、開發。
參考文獻:
[1]蘇柘僮.基于地榆鞣質與皂苷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相惡關系的欣生膠囊成藥性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 2012.
[2]高小平,劉忠榮,李伯剛,等.地榆促造血作用的有效部位篩選[J] .中國天然藥物,2006,4(2):137-139.
[3]楊金輝,楊明,黃晶,等.地榆鞣質的制備及其對環磷酰胺致小鼠白細胞減少癥影響的進步研究[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3,8(1):41-45.
[4]熊永愛,鄒俊波,王芳,等.地榆鞣質對骨髓抑制小鼠MGMT基因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腫瘤.2013,3(9):781-785.
[5]陳麗華,潘自紅,曹云麗,等.地榆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因子的篩選[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3,34(9):30-36.
[6]王立.黑龍江省山刺玫、毛榛鞣質成分及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6.
[7]李婭琳.何首烏中鞣質及其與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對大鼠肝臟的影響[D]陜西中醫學院,2010.
[8]周維書,朱甘培,王彥云,等.四種老鸛草鞣質的含量及抗菌作用的比較(J].藥學通報,1985,20(4):243.
[9]聶淑琴.地榆提取物對老化加速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國外醫學中醫藥分冊,2001, 23(2): 89-90.
[10]魏智蕓, 騰建文, 黃麗, 等.地榆提取物抗氧化及抗過敏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 2009, 20(8): 1958-1959.
[11]李汗寶.中藥地榆中鞣質化學研究.[J].國外醫學·藥學分冊,1987;10(5):31.
[12]秦國偉,陳玉梅.地榆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1991,22(11):483.
[13]南云生,孔德祥,牛序莉.地榆炮制初探[J].中成藥,1990,12(4):15.
[14]王玉,成心蓮,何新華,等.復方三黃酊與復方地榆酊聯合治療創傷感染的臨床療效探討[J]濱州醫學院學報,1997,20(5):433-434.
[15]葉聚榮,林大杰,張麗華.地榆的抗炎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1985,(創):153.
[16]金美花.地榆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D]延邊大學醫院.1009-5519(2009)16-2479-01.
[17]郭俊凌,李成亮,鄭怡萌,寇鵬,騏卿,鈺杜曉等. 茶葉中沒食子酸含量測定的離子化萃取分離分光光度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22.
[18]于蓓蓓,鐘方曉,董學等地榆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103.
[19]宋波.沒食子酸的制備及應用[J].湖南化工.1999(3):1416.
作者簡介:李亮凡,1994.10,四川劍閣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