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李軍 黃銀

摘 要:《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程—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的8.9項規定了空載曳引檢查項目。空載曳引檢查這一檢驗項目能有效避免電梯在運行出現故障時沖頂。在檢驗的過程中對這一項目的檢查時也需要避免出現曳引驅動電梯沖頂。文章分析了曳引驅動電梯出現沖頂的原因和針對空載曳引檢查檢驗避免出現沖頂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空載曳引檢查;沖頂;檢驗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腳步加大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在我們身邊拔地而起。電梯成為了我們出行的一個很重要的交通工具,為了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電梯檢驗就尤為重要。電梯檢驗保障設備運行安全,但是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和檢驗配合人員的安全也同樣的特別重要。檢驗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就包括空載曳引檢查檢驗時電梯沖頂帶來的傷害。
一、電梯空載曳引檢查時出現沖頂的原因
(一)電梯頂部空間不足
我們使用的電梯都是經過監督檢驗的,其頂部空間是能滿足使用需要的。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鋼絲繩的伸長需要收掉一部分鋼絲繩、鋼絲繩損壞了需要對其更換。在這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維修人員的不專業和不負責任就會當轎廂位于頂層端站平層位置時,對重裝置撞板與其緩沖器頂面間的垂直距離超過最大允許值。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空載曳引檢查試驗時,對重還沒有壓在緩沖器上或者已經壓在緩沖器上但是還沒有完全壓縮的時候轎廂頂部就已經和井道頂撞上了。
(二)曳引力過大
空載曳引檢查的要求是當對重壓在緩沖器上而曳引機按電梯上行方向旋轉時,應當不能提升空載轎廂。正常情況是當對重壓在緩沖器上而曳引機按電梯上行方向旋轉時曳引輪與鋼絲繩出現相對的滑動。第二種情況是沒有出現相對的滑動但是曳引輪不能繼續轉動。如果輪與鋼絲繩不出現相對的滑動而是繼續提升空載轎廂上行就有可能出現轎廂沖頂。
二、電梯空載曳引檢查時有效避免轎廂沖頂的方法
(一)頂部空間判斷
在進行空載曳引檢查檢驗時先確認檢驗中檢規3.15項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檢驗,不符合要求就需要通過測量數據進行判斷是不是能進行進行空載曳引檢查。如果檢驗時檢規3.15項不符合要求,我們就需要將電梯開到頂層平層位置,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出進一步制導行程、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如果得出的數據小于檢規要求的數值,甚至為負數的情況下就需要告知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該項檢驗存在風險,需要將頂部空間處理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該項檢驗。
(二)曳引力過大的判斷
對于曳引力過大常見的判斷依據就是曳引輪的狀態和鋼絲繩的狀態。
曳引輪由于繩槽被磨損導致曳引過大。在繩槽未磨損到底部的情況下,當量摩擦系數是逐漸變大的,特別是未正常運行接觸段的當量摩擦系數最大(此時磨損后的繩槽成了未運行磨損段鋼絲繩的切口槽)[1]。在實際檢驗過程中就需要判斷磨損情況是不是有可能會曳引力過大。
曳引輪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損壞和磨損的情況需要進行更換,對于更換曳引輪按照要求是需要進行監督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使用單位或維護保養單位對其進行更換后由于對相關法規要求不夠了解或者故意逃避監督檢驗,就會出現未監督檢驗而使用的情況。未經監督檢驗會存在的嚴重問題會有曳引輪的選型不符合要求、曳引輪的產品質量無法確認。我們在進行定期檢驗的時候通過查閱上次檢驗報告是否有提出過曳引輪損壞和磨損的情況,以及查閱維護保養記錄中是不是有關于曳引輪更換的情況,在現場的時候觀察曳引輪的新舊情況是不是和整機的新舊情況一致。出現選型不符合或者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也會產生過大的曳引力。
鋼絲繩是按一定的規則將滿足力學性能要求的鋼絲捻制而成,由繩芯、潤滑脂、制繩鋼絲組成。鋼絲繩的潤滑狀態直接關系到電梯的安全運行。當摩擦系數μ=0.3,對重在緩沖器上及空載轎廂在滯留工況下時,鋼絲繩在曳引輪上不會打滑,亦或說當對重在緩沖器上及曳引輪在電梯上行方向繼續旋轉時,將會提升空載轎廂[2]。
三、結束語
電梯檢驗過程中存在著多種安全事故,空載曳引檢查轎廂沖頂就是一個比較嚴重的事故。特別有些電梯未在機房配置檢修功能,在做空載曳引檢查時就需要維保人員在轎頂上操作,要是失控的情況發生不止是電梯設備損壞人員也極有可能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在檢驗中僅針對空載曳引檢查這一項就需要通過多對設備觀察,多對設備的狀況進行了解進而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將空載曳引檢查轎廂沖頂的可能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劉東洋.在用電梯曳引力變化分析[J].中國電梯,2007,18(7):64–65.
[2]鄭伯鑫.鋼絲繩潤滑狀態對電梯曳引力的影響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7,06(下):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