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歐
摘 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培養,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手段;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重難點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迎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正是當前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對此,相關教學工作人員應該要重視信息化對高中數學教學作用,并且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要、立足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需求整合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地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進一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深入有效開展。
一、信息技術為高中數學教學帶來的便利
1.激發學生興趣
在當前高中數學教育模式下,過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這會讓他們出現學習懈怠感。而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輔助技術,其在課堂中的應用能夠借助自身特征的科技性、便利性、直觀性特點,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2.促使了師生的雙向互動
課堂本身就是以師生雙邊活動來展開,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然而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面臨高考和科目繁多的雙重壓力,難免會感到力不從心,學習時間分配不均勻,學習精力不足。在短短的一節課45分鐘之內,學生很難與教師進行良好高效的互動交流,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傳達給教師,因此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將信息技術運用到高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會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備課,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選取更多的教學資源,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性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前進行充分的預習,將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尋找出來,在課堂上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討論、分析以及解決。師生的互動也會因此變為雙向互動,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融洽,教學質量也會因此提高。
3.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數學歷來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一些復雜的知識點,單純的課堂講解很難使學生理解。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他們理清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如,在“隨機抽樣的概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擲硬幣的實驗,分析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發現,在剛開始進行實驗的時候,硬幣反面和正面出現的頻率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擲硬幣的次數越多,頻率會越接近,最終正面和反面出現的頻率會穩定在50%左右。這些實驗因為時間的限制,在現實教學中很難實現,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既節約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容易接受。
4.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與發展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在“基本初等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指數函數和冪函數兩者的圖像關于y=x的對稱,是反函數的關系。當函數的底數在0~1之間時,兩者的函數圖像是否還在y=x上相交?當函數的底數大于1時,兩者的函數圖像又有怎樣的關系?”很顯然,學生依據單純的繪畫很難解答上述問題,因為畫圖難免會產生誤差,同時很難看清圖像到底存在多少交點。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分類作圖,然后仔細觀察、探究,他們就可以很容易得出問題的結論,提高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
5.信息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信息技術作為以信息內容為基礎的教學輔助方法,將其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導入階段,能夠在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信息化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先做好對學生興趣的研究,考慮到高中生的心智發育水平,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案例來進行信息化課堂的導入,以便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重難點突破方式
1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握教學重難點。要想突破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首先把握新課中的重難點,然后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展開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索更多的教學內容和標準,尋找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然后再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適當的做出一些調整。教師還可以將課件上傳到QQ群、微信群、微博或者校園平臺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將自身不懂的問題留言或者反饋給教師,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重難點的教授。
2 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信息技術的運用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從新課引入、概念知識、規律推理、課堂舉例、習題練習等一系列教學環節,都積極有效的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數學的學習樂園中。通過觀看電影的形式,去思考、分析、歸納、總結,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 把握適度的時機,有效運用信息技術。通過相關的研究表明,高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大約為20分鐘左右,因此這段時間就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間,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適度時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課堂教學。將數學課堂上的重難點找出來,進行逐一突破,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有效突破,符合學生知識水平、思維水平和教學水平的要求。教師在運用過程中,就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性,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形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突破,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一個提升。
參考文獻:
[1]葉培仁.淺談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整合的探索和反思[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6).
[2]湯月嫦.淺談數學“互動研究課題”有效削枝強干策略——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整合[J].教師,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