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 許兆強
摘要: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給養老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挑戰,迫切需要采用新型的養老模式。對此,筆者將結合某地區“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案例,對當前新型養老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在這一基礎上,本文將提出幾點建設新型養老模式的路徑,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養老院;“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
前言:目前,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發展中,所必須面對、解決的問題。為了能夠給老人提供良好的養老環境,養老院應該積極落實“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提高養老的整體水平,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貼心的服務。就“醫養結合”模式來說,其能夠彌補傳統養老模式的不足,發揮當前醫療技術、療養技術的優勢,解決當前養老院所面臨的問題。
1.養老院“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案例分析
1.1 案例概況
在某地區的發展中,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市已經有了20.1萬60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是城市中所有人口數量的18.6%。其中,在20.1萬人口中,包含12%的老年人,屬于半失能、失能的狀態,人口數量等于24120人;80歲以上的老年人,同樣占老年人口的12%,其中有50%的老年人為獨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在該地區的發展中,目前依然采用家庭式養老的模式,這樣養老院的數量在占95%以上,而機構性質的養老院則不足5%。因此,為了解決當地老年人養老的問題,政府部門積極實施“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不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醫養結合”的效果并不明顯。
1.2 現狀分析
在上述案例地區的養老行業中,“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并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具體表現為:(1)養老產品未及時更新。在“醫養結合”的背景下,傳統的養老保險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甚至與“醫養結合”存在沖突的因素,影響當地養老院的發展[1]。(2)管理機制缺乏靈活性。實施“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時,存在照搬照抄其他地區模式的問題,無法保證其適應當地的需求,進而限制了新型養老模式的實行。
2.養老院“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構建路徑
2.1 設計新型的養老產品
在實施“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基礎上,養老院應該積極推出全新的養老產品,保證其能夠彌補傳統養老保險產品的不足,并適應“醫養結合”的發展需求。實際上,在很多國外地區,其采用“醫養結合”這一新型養老模式,已經設計了很多與之對應的養老保險產品,并且都具有發展良好、占有率高的特點。因此,我國養老院在實行“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借鑒國外地區的先進經驗,并依據我國、地區的發展實際、需求等因素,開發適合“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保險產品。另外,養老院還應該定期組織志愿者服務,在鼓勵年輕人要勇敢承擔養老責任的同時,也能夠對下一代人進行教育、熏陶,使其樹立正確的孝道觀念。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推進“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弘揚、傳承,形成全社會養老的和諧氛圍。
2.2 提高管理機制的靈活性
“醫養結合”這一新型的養老模式,在很多養老院中得到了具體的實施,積極為老年人創造更加和諧、溫馨的環境。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養老機構在構建“醫養結合”新型模式的管理機制時,遇到了限制自身發展的問題,影響“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推進。針對這樣的現象,養老院在采用“醫養結合”構建新型養老模式時,應該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特點、規律,對“醫養結合”進行合理的調整。同時,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醫院、療養院、養老院之間的關系,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密切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養老院應該在實施“醫養結合”的環節中,保證各個部門具有清晰的權利、責任、義務劃分,同時密切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其管理、指導等相關的功能,保證“醫養結合”這一新型養老模式,能夠更加順利的推進。
2.3 積極宣傳“醫養結合”模式
要想全面落實“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相關的部門、單位應該重視其宣傳工作,加深老人、子女等對“醫養結合”的認識,以便于促進養老產業的發展。具體來說,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地方的媒體,積極宣傳新時代下養老的理念,引導新一代子女加大對養老問題的重視。另外,養老院等“醫養結合”單位、機構,可以開展“醫養結合”養老體驗活動,充分展示“醫養結合”的模式、內容,并彰顯“醫養結合”的自身優勢,加深社會大眾的認識。通過不同的宣傳活動,可以使老年人、子女轉變以往對養老院的態度,打破傳統的保守的思維,以此來為“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要想構建新型養老模式,相關的部門與機構,就應該充實“醫養結合”的宣傳工作,推進養老行業的發展[2]。
2.4 重視對新路徑的探索
目前,很多地區雖然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模式,但是這一新型養老模式,并沒有與現有的養老資源進行緊密結合,降低了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為了推動“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發展,養老院等機構應該加大對新路徑的探索,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各種資源的整合,同時滿足“醫養結合”的發展需求。對此,政府部門需要實行一系列的傾斜、保護政策,如減免稅收等,進而調動養老院、醫院實行“醫養結合”的建設、發展的積極性。不僅如此,受多種因素的限制,部分醫院或者養老院,在構建“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過程中,很難及時獲得良好的效益,對于這樣的機構需要及時進行改造、合并。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醫養結合”發展的成本,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結語: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下,實際上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加大重視。在這一基礎上,能夠提高養老院的服務質量,優化相應的管理機制,加深人們對“醫養結合”的認識,在推進養老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能夠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風氣。因此,結合本文分析發現,推進“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必要性、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董雯婷.對以醫療保險制度為手段推進農村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探索[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 33(02):165-166.
[2]通晴. 醫養結合養老院老人自我護理能力的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