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和平 田茂碧 石勤基 廖時煥 楊元林
摘要:目的:分析醫院傳染管理對控制及預防感染效果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本院患者300例,就診時間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納入150例,對照組患者診治期間感染防控工作常規開展,觀察組患者診治期間實施醫院傳染管理,觀察管理效果。結果:實施醫院傳染管理后,觀察組傳染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防及控制感染工作中應用醫院傳染管理后,可顯著提高管理效果,降低傳染病發生率。
關鍵詞:醫院傳染管理;控制感染;預防感染
不斷發展現代醫學及全球經濟化背景下,人員更加頻繁的流動,逐漸擴大了傳染病的傳染范圍。現階段,不僅發現了部分新型的傳染病,且原已經有效控制傳染病的地區呈現出重新流行、泛濫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而在醫院內部,也逐漸地升高了傳染病的發生率,此種現象極大地挑戰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急需提出有效的控制及預防感染的策略,降低傳染病發生率。本院在開展預防及控制感染工作時,應用了醫院傳染管理,效果較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患者300例,就診時間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男164例,女136例;年齡16~73歲,平均(48.6±7.5)歲。納入標準:(1)均在本院接受相應診治,且與感染診治標準相符;(2)來源科室包含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8個;(3)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伴其他全身性疾病;(2)存在精神障礙。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納入150例,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診治期間感染防控工作常規開展;觀察組患者診治期間實施醫院傳染管理,具體如下[1]:
(1)組建傳染管理小組:組員共10人,其中專家3名、醫師級別醫生7名,負責探討當前醫院傳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完善建議,監督執行,最終形成科學的醫院傳染管理制度;(2)健全醫院傳染管理組織機構:對于醫院傳染管理工作,醫院管理者要對其重要性充分認識,同時,聯合傳染管理小組,以相關規定為依據,嚴格管理所有流程及環境,促進各科室、各部門重視傳染管理工作的程度不斷升高,并徹底地落實到行動上,達到預防、控制感染的目的;(3)完善醫院傳染管理制度:堅持“上下監管、平行監督”原則,確保所有工作人員均能有意識的、主動的按照傳染管理制度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減少疏漏,使傳染幾率降至最低;(4)定期培訓:醫院傳染管理培訓要定期舉辦,培訓方式堅持多樣化,如學習、舉辦宣傳會、張貼宣傳報等,不斷強化所有醫務人員的傳染管理意識;(5)建立獎懲制度:感染控制及預防考核工作定期開展,若醫務人員表現突出,實施相應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促進其防控積極性提高,若醫務人員表現欠佳,懲罰適當進行,同時,將獎懲制度關聯醫務人員的工資和績效,確保醫務人員能夠真正的落實傳染管理措施;(6)嚴格規范器械消毒: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在消毒器械時,要按照操作規程開展,詳細記錄使用醫療衛生用品的情況,未使用醫療衛生用品前、使用醫療衛生用品時,檢查工作必須要嚴格開展,如果發現異常,禁止使用,予以丟棄處理,醫療衛生用品丟棄后,保管、運輸、消毒工作要統一開展;(7)規范使用抗生素:詳細記錄抗生素使用情況,用藥原因也要準確標明,使用前先由專業醫師審核,通過后才能使用,防止濫用、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另外,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訓也要經常開展;(8)明確劃分區域:無論是科室區域,或是醫院公共區域,均要合理的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嚴格管理每個功能區的界限,消毒、清理工作每日進行,保持通風,勤洗勤換病房的床單被褥,手部清洗、消毒在操作前后仔細進行,預防傳播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傳染病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利用 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醫院傳染管理后,觀察組150例患者中,7例發生傳染病,發生率4.7%;對照組150例患者中,21例發生傳染病,發生率14.0%。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正常情況下,患者患有傳染病后,負責救治的即為醫院,因而醫院是最早感知傳染病的機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醫院除要救治傳染病患者外,還要對防治任務、疫情報告謹慎的安排,選擇專業技術人員實施責任區域內的預防及控制傳染病工作,同時,救治中的醫療廢棄物也要妥善的處理,避免傳染病大范圍的爆發[2]。現階段,隨著不斷的提高醫療科學技術水平,臨床治療患者時,應用多種醫療設備及器械,由此一來,如果對傳染管理工作并未重視,會使血源性傳播的可能性升高,極大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感染預防及控制工作中專門開展醫院傳染管理后,在建立傳染管理小組及健全傳染管理組織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培訓、考核、建立獎懲制度等多項措施對傳染管理制度作出進一步的完善,并逐步強化院內所有醫務人員的傳染管理意識、能力,實現全院范圍內有效的開展傳染管理工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同時,除上下級的管理與監督外,還采取平行監督的措施,讓每名醫護人員擔任監督者與實施者的雙重身份,強化醫務人員的傳染管理責任意識,提高其主動進行傳染管理的積極性,不斷的強化傳染管理效果,降低傳染病發生率[3]。此外,嚴格規范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劃分醫院功能分區的開展也促使傳染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保障了患者治療安全,利于患者盡早康復出院。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傳染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證明了醫院傳染管理的有效性。
綜上,醫院傳染管理作用下,可顯著提高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效果,預防患者在診治期間發生傳染病,保障患者診治安全,促進醫院管理水平升高,值得廣泛推廣于各醫療機構。
參考文獻:
[1]郭樹芳.醫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及應對方案[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1):131-132.
[2]周花.醫院感染管理中的傳染病防治策略[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4):91-92.
[3]王翠敏.傳染科護理行為中感染危險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