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應鑫



當今世界,新工業革命風云巨變,全球制造業格局正處在重大變革之中。“智”造產品正成為中國制造行業的新風口。
中國是半掛車(及專用汽車)產銷大國,尤其2017年,半掛車賣到“瘋狂”地步,使得“中國裝備”再次受到全球關注。
據全球掛車領域權威雜志《Global Trailer》發布的“2017全球掛車制造商銷量排行20強”,來自中國的制造商占據5強,其中,全球領先的物流半掛車制造商一一中集車輛的半掛車產銷量連續4次蟬聯全球第一。
2017年,中集車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銷售各類半掛車(及專用汽車)16.3萬輛(套),同比增長32.41%;實現銷售收入195.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84%;實現凈利潤10.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78%,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在中國市場的良好業績,歐洲和北美市場收入好于預期以及新興市場局部地區市場回暖等因素。
變革與治理帶來了中集車輛的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是制造大國,中國的制造商更加了解客戶需求,更能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服務。中國獲得這種競爭優勢的背后,往往是新舊動能的轉換,是產品形態和生產方式的變革。
早在2014年前,作為全球領先的道路運輸車輛制造商、中國半掛車及專用汽車制造行業領導者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先行者,中集車輛就已大力推進以數字化為核心的轉型升級,并啟動“東莞一燈塔工廠”項目,為“中國制造”探尋“從量變到質量”的智能升級之路。
特別是從2016年起,隨著中國“治污、治超、治限”法規的相繼落地與實施,新政策觸動了整個半掛車及專用車制造業的神經。由此,一場席卷全國的質量體系治理,正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在這場變革中,半掛車及專用汽車制造企業中,有的“浴火重生”,有的“命懸一線,危在旦夕”。其中,守法合規的企業日益成為市場主力軍;同時,客戶需求越發呈現出智能化和個性化趨勢。
用造轎車的方式造掛車——打造“燈塔工廠”
那么,如何打造優質產品,實現“彎道超車”?中集車輛的核心工廠都采取了哪些行動?制造業的生命在于質量,質量基于生產,生產成于技藝;技藝是硬基礎,管理是軟支撐。
好的產品源于好的頂層設計與動態評估。中集車輛CEO兼總裁李貴平指出,我們應繼續貫徹“全球運營·地方智慧”的經營理念,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致力于各類“燈塔工廠”的建設,打造“敏捷性組織”。
近年來,中集車輛致力于產線升級,打造數字化工‘自2016年起,先后建成東莞“燈塔”工廠、中集通華數字化產線、中集華駿“燈塔”工廠等,確保了產品質量更好、交付更及時。
1.深?!|莞“燈塔工廠”
2016年年中,“東莞一燈塔工廠”在深圳中集專用車聯合體東莞工廠建成投產。它除了在全球率先“用造轎車的方式造掛車”,使用激光下料、自動焊接、環保涂裝等新技術,還加入了最新的智能掛車系統,實現了從傳統向智能升級,使產品在全球同類競品中,實現了品質領先和最低成本運營。深圳中集專用車聯合體坪山工廠總經理申建文表示,這一切,源于信息化技術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而獲得的力量和優勢。
2018年3月20日,在上海舉行“2018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上,中集車輛展出了首款利用KTL工藝生產的40尺3軸智能海運骨架半掛車,令觀眾感慨不已,它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半掛車。
2.中集通華“超級麥哲倫數字化生產線”
2018年7月28日,中集車輛的又一條數字化生產線——“超級麥哲倫數字化生產線”在中集通華正式投產。整潔明亮的車間里,全自動激光切割工作島、數字化焊接線、先進的電泳涂裝(KTL)自動化生產線、世界首條超復雜工件機器人自動噴粉線……,很少的工人,來回穿梭的自動化工件輸送設備,從鋼板剪切到半掛車整車“一氣呵成”。這條生產線相比傳統生產方式,生產效率提高40%以上,交貨周期縮短40%以上,產品質量大幅提升,并實現了清潔化生產。
早在1992年,中集通華就擁有了中國第一條半掛車生產流水線,贏得了行業龍頭地位;隨即在1995年,該公司研發出了中國第一輛轎運車,該產品擁有100多項設計專利。但如今,“我們原有產線的優勢已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們必須轉型升級?!敝屑ㄈA聯合企業總裁劉洪慶表示。
“我們一直重視制造革新和產品迭代,我們目前最強的還是涂裝,因為涂裝是一個顛覆性的革命,KTL電泳+噴粉,不僅讓我們的產品外觀變得漂亮,還能讓我們的產品防腐能力達到5~7年,這在國內商用車領域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我們從根本上解決了。目前,商用車行業只做到KTL電泳,還沒噴粉。還有,就是我們的生產制造工藝達到100%零排放,合法合規,這是我們的生命線?!敝屑ㄈA副總經理夏愛軍說。
3.中集華駿“燈塔工廠”
2018年6月,中集華駿“燈塔工廠”項目的新生產線全線貫通。該項目副指揮長朱雷鳴表示,項目正式生產后,客戶關注的交貨期將比以前縮短很多。過去,我們的傳統生產線生產出一輛骨架車,傳統生產線基本需要6天左右;現在,新生產線僅需22h。他認為,“燈塔工廠”將改變傳統的專用車生產模式,逐步走向模塊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制造,提升生產體系的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專用車(掛車)產品質量,以質量求差異、以差異贏市場,讓中集華駿的掛車技術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工業化與信息化的加速融合,正在推動中集車輛“燈塔工廠”開啟一場效率躍遷的全新變革。新的技術、新的系統嵌入中集車輛“燈塔工廠”,使工廠正釋放出全新的生命力。
有觀察人士分析認為,中集車輛以技術進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全球半掛車營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這也是中集車輛能在短短16年內,從地方小企業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一的關鍵所在。
“燈塔工廠”:“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具體體現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2017年10月侶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此,國民經濟各領域都開啟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使命。
對于專用汽車及半掛車行業,多年來絕大多數產品的制造一直堅持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但隨著2016年以來新的政策法規的出臺和推行,公路物流專用汽車(及掛車)等“大路貨”產品迎來了標準化、模塊化、一體化的生產契機和市場機遇。中集車輛正是抓住機遇,前瞻性地于2014年啟動了“燈塔工廠”建設,即用造轎車的方式造掛車,其中集裝箱骨架半掛車、中置軸轎運車等產品首先引入“燈塔工廠”生產。
“供給側改革”給專用汽車《及半掛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關鍵是誰能抓住新的機遇,并迎接好新的挑戰。
“供給側改革,具體到我們企業就是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場景化應用?!睎|莞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承文說,無論是降低人力成本,還是提升生產效率,出路在于智能制造。他認為,智能半掛車業務在國內尚屬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們要抓住這個起步階段,快速成長,謀取先發優勢。
改革是各種力量互動的結果。中集車輛多位核心工廠負責人認為,對處于“供給側改革”浪潮中的專用汽車(半掛車)行業而言,就是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從“組織重塑”到“智能制造”
中集通華聯合企業總裁劉洪慶說:“產線升級不只是換機器,而且要加強組織重塑。市場上,沒有永遠領先的產品,只有不斷努力超越自我的團隊,我們的研發團隊超過100人,只要你通過面試進入數字化教導團隊,崗位工資都會上浮30%。針對數字化教導車間,我們對重要崗位人員進行培訓和公開招聘,讓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人,在這個平臺有更好的發展。我們會給出各種激勵政策,激發企業活力,讓員工感覺到實惠、感覺到希望?!?/p>
青島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翟敬雄回憶說,自1994年加入中集起,即親歷和見證了中集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卓越追求?!皬难邪l、生產,到檢測、交付,各個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有一股較真勁,其實我們今天的努力,也是在引領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本驮?994年,中集集團和寶鋼集團開啟了業務合作,2009年1月中集集團與寶鋼集團《2016年重組更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2012年12月寶鋼集團與中集車輛成立“車輛用鋼聯合實驗室”,2014年2月武鋼集團(2016年重組更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集車輛成立“高性能結構鋼聯合實驗室”,開展高強度、輕量化的專用車材料研究,通過實驗室完成各項測試,促進產品與制造的技術升級。2017年,中集車輛超高強度熱處理材料B980LE總用量超過1000t,通過戰略合作實現技術創新,引領專用車行業用材的升級換代。
駐馬店中集華駿的產品、技術、營銷之道,也一直是國內同行業競品爭相模仿的對象?!疤拱椎卣f,這幾年競爭對手跟進的速度非????!敝屑A駿總經理郭喜洲表示,“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我們要做到既要通過專利和法律武器保護好自己的技術成果,讓競爭對手不能也不敢去抄襲;同時,也要不斷變革,對組織進行自我重塑,搭建更高、更好的平臺,用心做好產品和服務,與競品拉開差距,讓競爭者無法抄襲或短期內難以跟上我們。”我們進步越快,對手尾隨越緊。其實,國內專用車行業諸侯逐鹿,廝殺正猛。
“從全局出發,需要跳出盒子,重新定義價值觀,構建敏捷型組織,形成團隊協作的合力?!惫仓拚J為,流程再造、人才育成和知識產權保護,是創造高效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中國制造”創造世界品質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該綱領提出了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該綱領發布實施4年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穩定工業增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制造精度?繼而邁入強者之列,把產品做成世界第一呢?
舉例說,在中集車輛系統,有一家“很不一般”的冷藏半掛車制造工廠,它用10年的努力,把產品做成了中國冷藏車產量第一。外國客戶看了之后一般都說“這是歐洲設計制造的”,而實際上是標準的“中國制造”一一來自青島中集冷藏運輸設備有限公司《下簡稱:青島中集冷車)。“局部冷鏈市場一定要做出頂尖的,數一數二的產品?!边@句話是一種信念,也是該公司總經理王曉毅實現了的目標。
過去,青島中集冷車專注海外市場,2013年開始轉向中國市場,時任該公司董事長的李貴平,特別為公司發力中國冷藏車市場申請了“青鋒冷”商標,意在打造高端、綠色、領先的產品。
2016年實現國內所有冷藏廂式汽車和廂式掛車全系列覆蓋。通過“走了一條和別人都不太一樣的路”,不斷的技術轉型升級,即:“歐美冷車模塊化設計+中國精密制造的大部件+海外快捷CKD組裝”模式,將海外生產的產品變為“Made in當地國”;產品和制造技術不斷的轉型升級,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制造的最新實力。目前,該公司既擁有美國冷藏車技術,又擁有歐洲冷藏車技術,在中國甚至亞洲地區始終保持技術最先進、產量最大、產品水平最高、制造裝備最好的領跑地位。
中國工業物料齊全,配套能力比較強悍,人力資源較為豐富,制造裝備水平也很高。“我們可以很好地滿足客戶的定制化要求。”王曉毅說,“歐美領先的冷藏車主流核心技術都在我們掌握之中,西方國家在研發下一代產品怎么造,我們也在研發下一代產品怎么造,也即大家都想有亮點。”
這座工廠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冷藏半掛車G2.0,可以用超乎想象來形容:第一,車變得更輕,用碳釬維復合材料部件替代鋼材料部件,整車重量下降350kg;第二,車變得更環保,保溫性提升10%;第三,車跑得更快,其風阻系數降低15%;第四,車身內高和容積增大,使叉車的裝卸操作撞壞概率下降90%。
“我們在技術創新上,申請了60多項專利,冷藏半掛車G2.0還有很多專利在申請中。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升級,目前,已經完成美國2條、巴林1條、南非1條,共4條海外冷藏車組裝線,為客戶尋求更合適的模塊化產品,用中集海運的集裝箱,把冷藏車產品運輸到全球CKD裝配點和合作伙伴的裝車點,開拓海外市場?!蓖鯐砸阃嘎?,在國內,也會按照模塊化設計和制造的路子,在北京、廣州、四川和其他地區找到合作伙伴,建立冷藏車CKD組裝業務。
“面對全球化挑戰,未來誰能整合好資源,實現互聯互通,誰就能贏得未來。”王曉毅信心十足地說,我們希望中集車輛的冷藏車板塊能夠做成一個聯合體,以增加市場份額,最終整合全球資源,鍛造中集冷藏車品牌,形成以質量品牌為標識的競爭新優勢,找到一條與歐美大品牌一爭高低的路徑。
放眼全球,中集車輛仍需要持續提高制造質量?!懊绹男畔⒓夹g,日本的精益生產,德國的工匠傳統等,都是我們最需要補的課;我們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中集行動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深圳專用車聯合體總裁蔣啟文表示,我們把握制造業轉型方向,堅持探索,就能通過制造模式升級提升生產效率,實現“彎道超車”,快速滿足客戶需求。
面對未來,中集車輛既是新一輪全球化的參與者、推動者,也是受惠者。當前,中集車輛正以“燈塔工廠”為引擎,向“世界品質”看齊。依靠這樣的平臺和共識,中集車輛在世界制造格局中實現了后發超越,在新一輪的工業浪潮中創造出了全球冠軍產品,在全球半掛車行業的變革中貢獻出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