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經濟論壇上提出的新發展態勢,伴隨著我國創新創業的熱潮來襲,全國上下都在創新創業方面進行廣泛嘗試和摸索,不少領域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創新創業是一項綜合性的創業活動,可以鼓勵大眾將自己好的創意運用到實際當中,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體制完善的重要舉措。打造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對于“雙創”通融有著重要意義,維護好產業鏈的穩定、平衡發展能夠對創新創業有序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文章基于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形成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對其機制進行優化。
【關鍵詞】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形成機制;優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8-0009-02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與發展,科技在不斷改變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眾所周知,工業革命帶領人們進入了現代文明,而目前網絡和智能化將帶領全球步入更深層次的社會變革。創新創業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必然趨勢,我國在創新創業方面也迎來了社會變革的“拐點”,要實現我國的偉大復興夢就要在創新創業這條道路上進行求知和實踐,在各個領域探索突破口,對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進行嘗試和摸索,保證創新創業能夠與時俱進,實現“共生、共創、共贏”的局面。打造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是保證科技創新力的重要支撐,研究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產生機制是創業企業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才能拓寬其發展道路[1]。
1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相關含義
1.1 創新創業的含義
創新創業根據字面意思就是創造新的產業、創造新的格局、創造新的市場等,也可以深化為對商品的創新、對服務的創新、對管理的創新,以及開拓新的企業渠道、調整企業結構等。創新創業不能簡單地將創新和創業分開,兩者具有共生互補性,創新創業就是一種創業形式的延伸和提高,既是對傳統行業的創新也是對新行業的創造。創新創業者要立足于當下,利用好現有資源和技術,發揚創新創業精神,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創新創業企業和組織數量不斷增長,大眾對于創新創業具有很高的熱情和信心,我國也將作為一個創新創業型國家展示在世界舞臺上[2]。
1.2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概述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并沒有一個學術意義上的完整定義,從生態學角度,有生態圈、生態系統、食物鏈等相關概念,大體來說就是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的循環運作模式。從近年來對創新創業的探索來看,其中出現了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大學生創業園等機構和組織,都是創新創業夢想的護航者,也是對創新創業生態鏈構建的一種嘗試。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為創業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和環境,屬于多角度、跨層次的支持。讓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正常運轉需要對創業者技術、經濟、市場、政策等諸多方面進行扶持與幫助,引導創新創業可持續性發展,讓創新創業活動良性循環[3]。
1.3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存在的問題
創新創業在我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發展,其服務機構也正在和創新創業者們逐漸適應和融合,政府政策導向也在不斷向創新創業傾斜,但是一些問題和矛盾也逐漸凸顯出來。目前,社會上有大量的創新創業項目,其中也是魚龍混雜,首先要在項目審批過程謹慎對待,避免造成資金浪費;其次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體制還不夠健全,對于新興產業的人才需要在實踐磨煉中發掘培養;最后是區域不均衡發展和成果轉化問題,創新創業不能一個人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創造,不均衡發展造成了創新創業過程中的諸多短板,例如人才培養、融資服務、成果轉化等方面,所以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構建需要整體框架思維。
2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形成機制
2.1 服務生態鏈的形成條件
生物界的生態鏈是一個開放性的循環體系,所有生物共享大自然,然后各取所需發展,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形成也是同樣的道理,服務資源共享是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重要形成因素和條件。創業創新者在創業的道路上孤軍奮戰很難成功,需要有服務機構對其進行專業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創新創業者的服務首先要有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然后在客觀條件允許下進行項目扶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服務資源有所了解,資源的共享是甲乙雙方的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流動,流動才能激發市場的活力,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實現共贏。“閉門造車”不是一個健康服務運行系統的狀態,要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互聯網科技,讓服務生態鏈的運轉和資源共享密不可分[4]。
2.2 服務生態鏈的形成模式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服務對象不僅是技術方面的創新,還包含管理、知識、流程、營銷等方面的創新,只要能給行業、資源、社會等方面帶來新的價值就是創新創業,其生態鏈的形成也不是隨機發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律。一是需求主導型模式,這是由社會的需求對產業的拉動,當“求大于供”時就會促使服務向前推進和延展,這種是需求的意愿較強而形成的模式。二是主導型模式,在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上,如果有某家機構具有領先的服務和資源,那么它們就是這個行業的主導者,對于行業具有權威性的話語權,甚至可以制定行業標準和規范,這樣的行業“龍頭”會創造高端服務,使創新創業者的選擇性小[5]。
3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優化策略
3.1 注重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節點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良性發展需要生態鏈是一個完整順暢的運行體制,其中生態鏈的各個節點尤為重要。上文中也提到了服務生態鏈的良性發展不能是“閉門造車”,信息和資源共享才是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服務機構雖然是競爭關系,但不能惡性競爭,要考慮產業的共生共榮性,注重服務生態鏈節點的優化。首先,考慮利益分配優化原則,在生態鏈上的各環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價值、品牌、資源、人才、政策方面的分配,不能在利益分配上傾斜某一方、某一領域、某個環節,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會導致產業和市場的萎靡。其次,生態鏈的發展也要注重契約精神和行業規范,在提倡“信譽中國”的背景下,生態鏈要注重自身品牌信譽度。對于創新創業服務機構要有統一標準的行為規范,讓企業在制度下發展、競爭是法治社會的重要原則[6]。
3.2 維護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環境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和生物學中的生態平衡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要想產業良性發展就需要有良好的環境,維護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環境就是讓生態鏈運行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姿態。從大的層面來講,要由國家和政府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行業進行規范,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政策等指引下避免企業之間惡性競爭,服務生態鏈要與國家發展步調相一致,保證企業能夠在規定范圍內正常運轉。在小的層面上來講,要有良好的輿論氛圍和輿論導向,正確客觀地將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運轉狀況傳達給大眾,讓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對服務生態鏈有所了解。
3.3 提高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發展水平
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是一個具有活力的新興產物,還在不斷摸索和實踐中進行建設,生態鏈自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只有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發展水平,才能有效維護好其自身的穩定和平衡。首先是注重行業人員素質的全面提升,人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源泉,加強人才的全面素養鍛造和培養對生態鏈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在營銷、管理、技能服務、上市咨詢、成果轉化等各個環節上的人才需要共融共通才能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其次是服務機構要有效利用現有社會資源,例如通過網絡、金融、政策等手段提高自身企業的進步,讓服務生態鏈發展符合時代背景。
4 結語
創新創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是對“雙創”發展的重要支持和保障,是我們國家偉大復興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要對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的形成機制進行有效分析,結合實際現狀和問題提出優化策略。
參 考 文 獻
[1]常江.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形成機制與優化方法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12):205-206.
[2]林園春.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形成機制與優化策略[J].中州學刊,2017(7):25-30.
[3]吳開軍.欠發達地區構建創業生態系統的關鍵路徑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8):38-42.
[4]張國成,葛育祥.眾創空間服務能力評價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8(9):48-50,52.
[5]陶春,吳智泉.國外創新創業平臺發展模式與啟示[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8(13):28-30.
[6]解學芳,劉芹良.創新2.0時代眾創空間的生態模式——國內外比較及啟示[J].科學學研究,2018,36(4):577-585.
[責任編輯:鄧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