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造成水資源的短缺,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因此,采取節水灌溉的措施能夠有效地緩解農業發展中缺水的情況。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就是高效利用水資源,同時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節水輸水技術;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農業發展中的節水灌溉就是結合農作物生長的規律及時為需要水分的作物提供必要的水資源,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時實現農業效益的增加。節水灌溉的核心是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資源,同時為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奠定基礎。在水資源短缺的背景下采取節水灌溉技術的話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科學和合理使用。因此,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節水灌水技術
1.1噴灌技術,
通過空中配水的方式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水源就是噴灌技術。噴灌技術有一定的優點,即噴水的均勻性,對地形的適應能力強,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人力。但是該種技術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噴灌技術的設備投資高、容易受到風力的影響等,同時該技術對壓力有一定的要求,只有通過管道輸水的形式才能完成灌溉,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段:首先,固定管道式噴灌,該種方式就是將干支管埋入地下,將管道固定,該種手段的優點是可靠性高、節省人力和使用時間長等,其不足之處是投資較高。其次,半移動管道噴灌,就是將干管固定,同時支管能夠固定,與前一種相比較該種手段減少了對支管的使用量,實現了成本的降低,不足之處是需要移動支管道,在此過程中可能對管道造成損害。最后,滾移式噴灌支管,該種手段的安裝就是以支管為軸,在動力的協助下使支管滾向下一個灌溉點.
1.2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在我國發展的歷史比較久,是傳統的灌溉技術之一,該技術對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因此,應該改進該方面的技術,不斷完善該技術,促進其節水效能的發揮。首先,不斷優化該技術,科學的組合和搭配溝畦規格、人畦流量等,提高節水的效果。舉例而言,如果采取比較小畦溝尺寸進行溝灌、畦灌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溉的效率和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其次,及時的更新溝畦灌水工具。傳統意義上的灌溉重要依靠人工渠進行水資源放人溝畦中,而采用新技術之后可以通過閘門孔管或虹吸管進行放水,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灌溉的效率。
1.3滴灌
滴灌技術是重要的節水灌溉技術,該技術就是將水進行加壓和過濾之后將其輸送到地頭,之后通過點滴的方式將水資源輸送到植物的根部。不同的蔬菜品種需要的水量不同,需要結合蔬菜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輸水管道間距,為節約水資源奠定基礎。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節約水資源、節約勞動力等。在大棚種植的過程中使用該種方式的話不僅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同時能夠適當改善大棚中的環境,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1.4膜下微灌
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噴頭的作用將水噴灑到地面,或者噴灑到膜下流入到土壤中。該種方式和漫灌相比較優勢明顯,即能夠節約一半的水資源,同時能夠科學的控制灌溉量,為蔬菜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現階段,該種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不僅因為其科學的控水量,同時還能實現將肥料噴灑到土壤表面。當前蔬菜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微灌模式有自動式微灌系統和變頻恒壓微灌系統,選擇何種灌溉方式需要結合蔬菜生長的實際情況選擇。
1.5膜下暗灌
該技術主要在蔬菜地膜種植過程中使用,即將定植之后的塑料薄膜覆蓋在兩行之間的溝上,形成灌溉溝,之后再進行灌溉。該種手段具有一定的優點,即投資較少、節約水資源。該技術在露地瓜菜栽培中使用效果比較好。
1.6滲灌技術
相關的研究顯示,滲灌技術是重要的節水灌溉技術。該技術的主要在灌溉水質條件好和濕潤土層透水的地區比較適合。相關的統計表明,滲灌技術的用水率能夠達到95%以上。其不足之處是管道比較細,容易堵塞,同時可能受到植物根系的影響,一些植物根系可能進人到管道中。如果地下害蟲比較多的地區的話,害蟲可能對管道造成傷害,從而影響系統正常運行。
2節水灌溉的發展方向
2.1技術水平提高
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灌溉技術的不斷進步。節水灌溉技術的未來發展將出現新的特點,即向著集成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能實現空間、時間、質量和效率之間的密切配合,為提高灌溉的精確性奠定基礎。
2.2水分利用的效率提高
從現階段灌溉技術發展的情況看,地下灌溉的發展前景比較好。因為技術的影響,現階段的地下灌溉的普及率低,同時推廣也比較緩慢,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后續地下灌溉技術的推廣率將大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將是未來灌溉發展的方向。
2.3噴灌仍是主流灌溉模式
噴灌技術的優勢很明顯,在機械化作業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體現,該灌溉技術未來的發展中,應該集中研究智能化節水灌溉設備,在灌溉的過程中使用3S技術,為精細灌溉奠定基礎。另外,應該將該技術和生物技術相結合發展作物調控灌溉技術。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倡導節約用水和節水灌溉,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形成全社會的節水灌溉氛圍,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為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東,銀永安,王永強,等.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作物研究,2018,32(4):330-333.
[2]張璇,胡寶貴.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17):181-186.
[3]羅斌.農業高效節水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6):75-76.
作者簡介:王曉敏(1987-),女,甘肅高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灌區灌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