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涇川縣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并提出了一些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如栽培模式落后、資金不足、產品單一、產業鏈不完整以及營銷網絡不健全等問題。筆者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提出了防災減災,水資源高效利用、提高栽培管理技術,發展農村合作組織、培養壯大蘋果龍頭企業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蘋果產業;影響因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5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涇川縣位于甘肅省東部,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是全球著名的三大優質蘋果生產基地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涇川縣蘋果產業的發展較全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和問題,今后如何更加健康的發展綠色生態蘋果產業,成為農民最最關心的一大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引導農民積極探索和學習發達地區的務果經驗,不斷學習新的管理技術,準確把握蘋果產業發展趨勢,是當前涇川縣.蘋果產業發展研究的一大趨勢。
1涇川縣蘋果產業發展現狀
1.1涇川縣蘋果產業的現有發展規模
涇川縣已建成了3個五萬畝鄉鎮,7個三萬畝鄉鎮,172個千畝以上果樹專業村,2015年,全縣果品總產量達到40萬t,總產值達到20億元,果品總收入15億元,人均果品收入4200元。截至2019年,果園面積累計達到3.687萬hm',戶均0.44hm2,人均0.107hm2,其中蘋果3.133萬hm',占果園總面積的85%,掛果面積2.2萬hm2,占總面積的70.2%。隨著近幾年,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果農的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有一部分農民從種糧食作物改種蘋果,蘋果的種植面積的擴大,也促使市場份額繼續擴大,形成一個循環的過程。
1.2涇川縣果農的收入
涇川縣果園面積不斷增加,其中尤以蘋果為主。蘋果價格由于品種、品質的不同,相差較大。以紅富士蘋果為例,優質的紅富士蘋果價格在10元/kg,差的在4.5元/kg,其中農戶售價在2.5~-5元/kg。近年來,涇川縣著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適應現代果業發展新趨勢,按照“擴量提質增效創牌”的思路,大力發展以短枝型富士和矮砧密植設施栽培為主的現代果業,2016年全縣果品總產量達到43萬t,農民人均果品收入4300元,占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2017年果品總產量40萬t,農民人均果品收入43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7.7%,2018年,全縣果園面積達到2.442萬hm2,全縣果品總產量達到40萬噸左右,農民人均果品收入43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比重達到47.7%,蘋果產業已成為支撐穩定脫貧的主導產業。1.3涇川縣蘋果銷售地區分布
涇川縣蘋果基本上處于外銷,在泰國、廣州、深圳、北京等國內外大中城市設立直銷窗口10個,與國內外的700多名客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果品遠銷泰國、印度、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制約涇川縣蘋果產業發展的因素
2.1水資源短缺,災害易發
涇川縣雖然在涇河和訥河的交匯處,但是境內的水資源還是比較短缺。一是徑流模數高但水利設施少,縣內徑流利用率低,灌溉技術也較為落后;二是地下水資源貧乏,開發利用程度低;三是汛期降雨集中,易發生洪澇災害,水土流失嚴重,冬春雨雪偏少,旱災易發。四是幾乎所有蘋果園均無防雹設施,冰雹易造成果園大面積減產或品質下降。2.2栽培模式落后
涇川縣現有果園絕大多數為喬砧密植栽培,生長周期長,樹體高大,園貌不整,通風透光不良,盡管這幾年進行了精細管理,以短枝型富士和矮砧密植設施栽培為主,但目前涇川縣大多數果園是十年生以上的喬化果園,果園密閉、光照不良、枝葉交叉、樹形紊亂、管理不便、果實大小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病蟲滋生、成本增加。
2.3資金投入和融資渠道還顯不足
一是政府投人不足。像灌溉設施、防雹網、防蟲燈等基礎設施需要政府出資完成,靠果農是無法完成的,目前僅在一些示范園進行,并沒有大面積推廣建設。二是果農的投人不足。果園肥水需求較大,這都需要大的投資,而果農對果園建設和田間管理的支出僅僅是維持在低水平生產上。三是信貸支持不到位。信貸部門對蘋果產業的融資力度較弱,對果農的融資渠道較少和門檻較高,影響涇川縣蘋果品質的提高。
2.4加工產業鏈短,產品單一
涇川縣蘋果產前、產中、產后環節極不配套,尤其是產后環節更為薄弱。蘋果一是鮮食類食品,但是年貯藏能力僅為20多萬t;二是主要是以濃縮果汁為主的加工品,其中濃縮果汁加工量占總加工量的90%以上。品種結構單一,市場風險性大。同時,沒有建立起果汁加工專用品種生產基地,均以外果為原料,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
從采后商品化處理能力來看,采后經清洗、消毒、分級、打蠟、包裝等嚴格處理極少,直接就投放到市場銷售,產生的利潤空間也相對變小。沒有經過機械清洗、分級等諸多工序,更多的是充斥低端市場,嚴重制約著蘋果產業的有序發展。雖然涇川縣“涇龍"牌紅富士蘋果具有個大、味甜、無污染、耐貯存、貨架期長的特點,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涇龍”牌蘋果就意味著低價。特別是:外形上有瑕疵、忽略包裝、運輸保鮮設備跟不上等,再加上缺乏品牌宣傳意識,導致了在市場競爭時難以進人高端市場。同時不注意原產地保護,許多蘋果是以“平涼金果”出現在市場上,品牌管理混亂。
3涇川縣蘋果產業大力發展的措施
3.1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災害防御設施建設
水資源的利用是黃土高原地區的一個重大問題,建立完善的灌溉機制,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之一,黃土高原土層較厚,機井不容易打,只有建立完善的輸水設備,使果園用水變得方便,節省人力資源;在果園建立完善的灌溉設備,采用噴灌技術。建立完善系統的災害防御設施,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減少果農因災害而引發收人減少。
3.2突出區域優勢,體現涇川特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涇川縣是西王母故里,又有大云寺、南石窟等歷史名勝,利用旅游資源,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通過這些旅客,將“涇龍”牌紅富士蘋果帶到全國各地市場以及國際市場進行銷售。同時大力培育電子商務、網貨供應,引導農民開展蘋果網上銷售,鼓勵與電商平臺深度合作,開拓蘋果線上銷售渠道。
3.3建立技術體系,促進技術集成創新,培養永久性技術骨干,加強使用技術對象
建立蘋果苗木種植基地和技術培訓中心,引進蘋果優秀苗木進行培養,并且建立研發中心,培育出更加優秀的蘋果苗木植株,提高本縣的蘋果品質,以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建立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對果農個體進行技術培訓,提升果農的技術水平,使果農擁有更好的技術操作,以及管理能力。每個鄉鎮至少有4~6名技術過硬,作風良好的技術人員,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名會大部分技術的人員,以后每年每個鄉鎮至少增加一到兩名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全面提升蘋果產業的組織化、集約化、標準化、市場化水平。
3.4完善市場化、組織化和信息化體系
把蘋果產業發展的重點放在后續產業管理和提質增效上,全面落實產業扶持政策,積極招商建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著力提升蘋果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化水平。完善信息服務網站,大力推廣微信、微博、微視頻等電子化平臺,明確標準,樹立品牌。
參考文獻:
[1]李國梁.甘肅省蘋果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初探[J].甘肅農業,2015(10):25-26.
[2]常紅軍,牛軍強,馬明.涇川縣蘋果生產現狀與發展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1(8):43-45.
作者簡介:王瑩(1993-),女,甘肅涇川人,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和農民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