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重要的農業大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問題,即一些地區的發展比較落后,許多地區的貧困現象還比較嚴重。隨著國家對農村發展重視程度的提升和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我國的一些地區實現了脫貧。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精準扶貧工程的具體情況,如何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同時重點闡述實現精準扶貧的具體措施,希望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精準扶貧;措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出臺使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人民實現餓了脫貧的,目標,但是因為我國的農村人口基數比較大,一些地區還是存在貧困的現象。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多重因素,一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比較惡劣、農業發展的基礎比較差,尤其是扶貧的投入水平和需求量存在一定的差距。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應該堅持針對性的原則,同時科學的利用資源實現很多人的脫貧致富。
1我國扶貧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1.1 勞動力缺失,信息封閉
經濟的發展促進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許多農村中的青年勞動力開始大量的外出打工,而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在農村中,因為難以準確識別精準扶貧的對象。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生產地比較零碎,難以形成規模化和機械化的種植。此外,一些農民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常常受到眼界和格局的影響,市場意識和商業意識比較差。從調查的結果中可以知道,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的落后和信息的封閉性。一些年輕人在城市務工之后,雖然實現了收入的增加,但是子女的教育將受到影響。一些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率比較低,交通和信息閉塞,和外界脫節,一些農民即使得到城市的救濟之后常常安于現狀,而不存在拖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因此,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促進人們形成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1.2扶貧資源的短缺
在現階段的扶貧工作的重心是扶貧組織的業務能力和溝通能力一定要強,因為一些因素限制,我國一些地區的組織成員多是從其他地區調來的,想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快速地開展情況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重視對組織扶貧人員的獎勵和考核,為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此外,在扶貧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增加資金的投入,同時還應該重視對技術和教育資源的投入,在扶貧的過程中堅持先富帶動后富的原則,不僅僅依靠政府的支持,而是應該多吸引企業。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扶貧工作中,扶貧小組的成員應該發揮自身的作用,從中溝通和協調,為扶貧地區爭取更多的技術和教育資源。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貧困思想是最大的阻礙,一些地區的貧困戶不愿意要“貧困”的帽子,不愿意進行配合調查,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讓貧困戶認識到精準扶貧的含義和重要性,使其認識到脫貧致富是自身努力的過程。
2確定扶貧的目標和制定扶貧的措施
結合地區具體的發展情況和貧困情況制定具體的目標,如果發現問題的及時解決。當地的政府應該組織專業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進入農村中進行摸底調查、核實具體的貧困對象和具體的發展規劃,同時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確定具體的精準扶貧的措施。
2.1 采用靶向療法,精準扶貧路徑
在具體的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即因戶施策的原則,通過走村訪戶的方式解決貧困地區的問題,到各個縣和村確立具體的幫扶政策和措施,確定幫扶責任人、幫扶的項目和資金等,在一村一策和一戶一法的指導下保證貧困地區的生活設施和環境改造能夠順利地實施,保證每個家庭有一個就業人員,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在此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則。針對不同的貧困人群采取不同的貧困補助對策,如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需要進行兜底的扶貧;如果扶貧地區的自然環境優美的話應該重點扶持生態旅游產業;如果貧困人員的文化程度比較低的話應該對其進行知識和技術的教育工作;對有特色產業的地區應該推進特色產業的扶貧。總之,在農村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分類指導和分類扶貧的原則。
2.2營造農村電商環境,讓互聯網思維深入人心
當今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網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許多的年輕人依賴網絡的作用。在農村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是優勢,不斷創新扶貧工作方式,幫助扶貧對象正確地認識到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互聯網上推銷地區特色的產品。不斷推進電商扶貧的進度,在此過程中應該讓更多的農戶認識到自身主地位的重要性。首先,讓農戶認識到互聯網時代和信息時代結合的重要性。加強對貧困戶的教育,讓互聯網的優勢深入人心,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人們的脫貧致富的思維。多鼓勵年輕人建設自己的家鄉,而不是外出務工。此外,加強對成功案例的宣傳,積極鼓勵扶貧的對象學習先進的銷售知識,真正實現讓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人們服務。此外,還應該結合地區電商產業發展的情況和地區發展的實際特點,為本地區制定扶貧的具體規劃,同時制定具體的電商發展戰略。加強對資金的投入力度,增加村級服務站的數量。建設農村信息網和物流網,建立數據庫和在線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學習互聯網知識的渠道,同時還能鼓勵農戶進行在線的互動和交流,提出不懂的問題請專業技術人員解疑。
2.3推動資源整合和資源優化
精準扶貧具有一定的特點,即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同時涉及領域比較廣。因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加強對該項工作的指導和重視。建立和健全資源整合信息平臺和資源整合的長效機制。應該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的工作部門進行精準扶貧資源、財力資源、人力資源和產業資源的整合,為實現資源的最佳整合奠定基礎。此外,還應該重視對社會資源的引進,為精準扶貧格局的發展奠定基礎。從現階段的扶貧情況中能夠看出,我國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效。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引入社會組織和公眾媒體參與到扶貧監督工作中。通過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和幫扶促進龍頭企業和貧困戶的合作,為建立一個多元主體協同扶貧治理理念的出現奠定基礎。重視對各個部門之間優勢的整合,同時發揮部門的優勢和協同效應,為推進綜合扶貧和扶貧利益的最大化奠定基礎,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2.4精準扶貧與推進“兩個跨越”相結合
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即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堅持發展特色產業,重視產業的創新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堅持特色發展的原則。一些貧困地區在選擇產業的過程中,應該依托自身發展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前景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生態旅游業和現代農村的商業網等。不斷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格局。因為貧困地區的經濟實力是有限的,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集中發展利于自身產業發展的優勢產業。不斷縮短。鄉村和城鎮之間的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推動人口向著中心城市聚集。不斷提高土地資源的投資效益和產出效益。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堅持精準扶貧和其他惠農政策相結合的原則,在整合部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精準扶貧的協同發展。
3結束語
隨著國家對農村重視程度的提升和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貧困現象已經實現了改善。在具體的精準扶貧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數量,同時還應該重視質量。在扶貧對象上,既重視貧困鄉和縣,也應該重視貧困戶。在扶貧內容中,不僅需要重視外部輸血的能力,同時還應該重視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在扶貧內容的選擇中,不僅重視物質幫助,還應該重視素質教育;在選擇地區產業的過程中,重視結合地區發展特點選擇特色產業。此外,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重視農村貧困地區互聯網的覆蓋,加強貧困戶和外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精準扶貧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凌經球,趙禹驊,桂海論叢.產業扶貧到戶:新階段扶貧攻堅的重中之重[J].桂海論叢,2014(6):124-127.
[2]張笑蕓,唐燕.創新扶貧方式,實現精準扶貧[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9):1118-1119,1081.
[3]朱云,吳春鋒,黃斌瓊.精準扶貧方式方法研究[J].老區建設.2014(15):41-44.
作者簡介:蘇松南(1970-),男,河南永城人,研究生,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