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英 王述晨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 天津 300071)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創意文化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高增長率的新興產業,已經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創意設計產業作為其中最具創造性、前沿性、技術性的子產業,是創意文化產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的各大經濟體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天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由于歷史原因,天津具備非常雄厚的工業基礎。但是在這個由文化實力與創造力引領的21世紀,作為工業老城的天津,產業轉型迫在眉睫,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成為必然趨勢。
2017年5月22日,中國共產黨天津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天津禮堂召開,“將天津打造為中國北方設計之都”成為此次大會的重要議題。此次會議中,天津市決定申報“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現已將這一計劃正式提上日程。
為了促進全球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合作,實現全球創意聯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4年創立了“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其中包含設計、文學、音樂、電影、美食、工藝與民間藝術以及媒體藝術,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12個城市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項目是其中對城市經濟實力、文化氛圍、創意產業發展考察最為細致,科技創新技術含量最高的項目,因此是“創意城市網絡”中含金量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項目。2010年,我國第一座“設計之都”落戶深圳,隨后,上海(2010年)和北京(2012年)先后申請成功,2017年,武漢市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設計之都。所以本文將通過對比天津與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個“設計之都”的創意設計指數,以統計分析的方法發現天津市與“設計之都”的差距,并展望未來天津市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方向。
創意設計產業是創意產業中的一個子產業,本身創意產業就是一個很新穎的概念,各國學者對于它的定義也是百家爭鳴,因此至今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定義。“創意產業”這個概念首次出現是在20世紀末,英國創意產業工作小組將創意產業定義為“源于個人創造性與才干,通過開發運用知識產權,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①關于創意設計產業,目前我們只能根據國內外專家的觀點總結為:創意設計產業以創意文化產業為基礎,以設計服務行業為核心,主要涵蓋時尚創意、工業設計、軟件與計算機服務、建筑設計等行業。
“創意城市”是一個很新穎的概念,它最早出現于20世紀末的英國,但歸根溯源,早在20世紀初,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就已經提出著名的“創新理論”[1]。他認為經濟在發展中所遇到的諸如生產率降低、經濟危機等問題,需要通過“創新”的方式來解決,他認為創新最原始的起源是工商者受不同的社會背景、心理動機的影響,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而將不同的生產手段相結合,并且認為創新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強調了“創新”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無可替代的作用,為現代“創意城市”理論奠定了基礎。
1. Charles Landry的創意經濟理論
在21世紀,腦力勞動已經逐漸取代了體力勞動,傳統的“低成本+高產能”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足以應付城市的發展。Landry認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動力在于創新、知識與技術的開放,以及全球性的人力資本。其中,知識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生產力[2]。
創意經濟是對城市空間和經濟發展的拓展與提升,其包括以下核心產業:文化遺產保護與藝術產業、娛樂業與多媒體行業、企業之間的有關創意的服務三大領域,尤其后者能夠極大提高產品附加值,因此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會更大。且我們不難發現,在經濟生活中以及正在形成的“體驗經濟”中,廣告業、設計業與娛樂產業對創新的激發效果非常顯著。它們帶來的好處不僅僅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為“創意階層”的創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于設計領域,Landry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行業、一種產業,更應該是一種意識,他認為優秀的設計理念可以帶動投資,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在舊的經濟體制中,相較于成本日漸增加,各類產出和需求卻逐漸不足,因此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將會導致邊際報酬減少。而創意經濟的出現,為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利用其乘數效應,將一個創意的構思進行幾何形擴展,實現更多的創意,進而增加交易量,再利用這些證明有利的交易促進創意的延伸,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2.Richard Florida的創意階層理論
Richard Florida首次提出了“創意階層”的概念[3],他將創意與“人”有機結合,利用人力資本將創意與城市相鏈接,實現創意的著陸。這個階層不僅包括將創意思維作為安身立命資本的設計師和科學家,也包括用“創意的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的各類勞動者,也就是需要用創意來完成自身工作的人。
為了迎合創意階層的需求,保證創意階層在城市中的可持續發展,創意城市的建設必不可少。只有城市可以包容各型各色的創意人才,并能夠創造適宜創意思維成長和生存的環境與氛圍,才能將創意階層的力量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所以,未來創意經濟的發展,必要經過建設創意城市這個階段[4]。
創意產業來源于文化產業,因此創意指數也是從文化指數中剝離出來的,隨著創意產業的發展和提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和學者都重新對創意指數進行了研究,其代表性成果如下:
1.歐洲創意指數
2002年,Richard Florida針對當時創意產業的發展情況,提出了一套新的創意評價指標體系。他認為,創意經濟是由“3T”引領發展的,具體包括技術(Technology)、包容(Tolerance)以及人才(Talent)[5]。Richard Florida和Irene Tinagli將“3T”構架應用于歐洲地區,提出了“歐洲創意指數”(ECI)[6]。其中“寬容”是理論重點,也是其與其他指數中的最大不同。理論認為,正是由于開放與寬容,能夠包容多種多樣的創意思維,能夠“主動地去擁抱差異”,才使得有些地區能夠吸引更多的創意資源(如表1所示)。
ECI將創意產業和地區發展結合在一起,對全球創意產業的橫向比較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ECI的地區效應明顯,其對于那些與歐洲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大的國家和地區不具有現實意義。
2.香港創意指數
2004年,香港政府與香港大學聯合發表了《香港創意指數研究》。其以“3T”模型和ECI思想為基礎,結合香港地緣情況,建立了“5C”模型。“5C”主要指:創意產業成果占產出的比重(Outputs/Outcomes of Creativity)、創意產業結構在制度資本中的比例(Structural/Institutional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和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7]。
香港創意指數模仿ECI,都對當地的創意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指數化的衡量,將創意經濟在地區經濟中的作用進行了數據化的處理,這不僅有利于上層建筑對本地創意產業的價值進行測算,也為創意產業在香港的崛起和深化打下了基礎。但是,香港創意指數忽略了創意產業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指數體系,同時,某些指數存在難以數據化的特點,因此,其操作性不強[8]。

表1 歐洲創意指數表
3.上海創意指數
2007年的《上海創意產業發展報告》中首次將上海創意指數進行了系統性的介紹,該模型以ECI和香港創意指數為基礎,結合我國國情和上海創意經濟的特點,提出了五項指標來反映創意產業的社會效益,分別是產業規模、人力資源、文化環境、科技研發以及社會環境[9]。但是,這幾項指標存在不足,主要問題在于理論背景不健全、主觀性過強和對其他地區缺乏指導意義三個方面。
因此,對于天津市創意指數的建立,需要著重考慮其與國內其他城市的橫向可比性。利用客觀的數據指標,分析天津的創意產業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有何優勢,才能真正地了解天津創意經濟發展的前景。首先,指數的建立需要指標體系的支撐,指標的選取決定了創意指數是否具有理論意義和經濟內涵;其次,指標體系的選取要在考慮國內其他地區的基礎上著重對天津市的實際情況進行劃分和提取,以達到以天津為基礎,在國內進行橫向比較的目標。
實事求是地建立我國城市創意指數的指標體系,需要考慮單個指標和指標體系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指標的選取既要保證與創意經濟息息相關,又要與國內的統計數據情況相吻合,既可以客觀反映創意產業發展情況,又能夠實現指數的量化和真實性[10];其次,指標體系必須擁有夯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必須將各個指標通過科學嚴謹的理論結合在一起,使指標構成一個有機的體系[11]。
城市的文化環境是體現一個城市軟實力的主要測量指標,文化環境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具體來說,文化環境指的是人們所處的社會中的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偏好等構成的文化氛圍,也可以說是城市中居民文化素質水平的一種體現,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文化環境可以通過許多方面表現出來,比如城市中圖書館、博物館、劇場、藝術團體的數量可以直接地體現出該城市居民獲取文化、藝術熏陶的便利程度,這些文化設施所傳播的文化與知識,可以更大程度上激發城市的創新能力,因而這些條件正是反映城市創意程度的重要指標。
創意設計產業作為創意文化產業的一個分支,其發展水平也與之直接相關,一個城市如果要成為創意城市,其創意產業必定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并且成為其支柱性產業。更強大的創意產業發展規模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創意水平與能力,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創意設計產業在其中的產業化程度。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水平發展情況,我們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考察:從業人數、年產值、年增加值等。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創意能力、創意階層的規模以及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結構。
如上所述,之前已經有許多學者建立過針對不同城市的創意城市指標評價體系,這些評價體系主要針對城市整體創意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進行測評,而本文區別于上述評價體系的是將評價重點放在了創意設計產業,特意引入了一個新的一級指標:城市設計產業基礎,區別于針對城市整體創意水平的指標,該指標主要從設計產業的從業人數、產值、專利受理量等方面評價城市的創意設計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教育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最重要的指標,對于本文要研究的創意設計產業更是不可忽視的。科技是Richard Florida的“3T”理論中的第一個“T”,將其放在最關鍵的位置,是因為科學技術是將創意設計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催化劑。科技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高品質的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教育往往意味著人才的儲備,是更加面向未來、面向發展的指標。在這里我們將評價指標著重放在與創意設計產業相關的教育與人才上,能更加有效地測算設計類人才的人力資源儲備。
我們可以從Richard Florida理論中得知,創意階層非常關注生活環境的質量。往往有著更高的包容度的城市,更能吸引創意階層的聚集,城市包容度也是Florida“3T”理論中最有創造性的一個“T”,指的是城市中多數人口對少數群體、外來人口的接受程度,是一個城市“性格”的體現,有調查顯示相較于普通異性戀人群,更多的同性戀人群從事與創意與藝術相關的工作。
基于上述內容,建立包含以下五個一級指標的創意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城市文化創意、城市科教水平、城市文化環境、城市設計產業、城市包容度。初步構建的創意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如下表2所示:
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對指標體系中的各指標進行權重配比。
首先,根據建立好的層次結構模型,針對每一級指標的各項內容,由專家進行打分,得出一個成對比較矩陣。之后,計算其最大特征值maxλ和對應的特征向量,并檢查一致性:

利用n得出隨機一次性指標RI(查表),并計算CR:

當CR<0.1時,成對比較矩陣達到判定標準,將各項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后,作為權向量帶入模型中。
表3為專家的打分標準,由于模型層次的復雜性,本文選取一、二級指標進行打分。
“天津市申請UNESCO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專家根據上表討論得出如下結果。
一級指標的成對比較矩陣如表4所示:
用MATLAB計 算 得 λmax=5.3401,CR = 0. 0759<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0.05,0.29,0.19,0.36,0.11)。

表2 創意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表3 薩蒂相對重要性標度表

表4 一級指標的成對比較矩陣
二級指標城市文化環境的成對比較矩陣如下表5所示:

表5 二級指標城市文化環境的成對比較矩陣
用MATLAB計 算 得 λmax=3.0092,CR = 0. 0 079<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 (0 .634,0.192,0.174)。
二級指標城市文化創意的成對比較矩陣如下表6所示:

表6 二級指標城市文化創意的成對比較矩陣
用MATLAB計算得 λmax=2,CR=0<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0.67,0.33)。
二級指標城市設計產業的成對比較矩陣如下表7所示:
用MATLAB計 算 得 λmax=4.1074,CR = 0. 0398<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 ( 0.09,0.49,0.17,0.25)。

表7 二級指標城市設計產業的成對比較矩陣
二級指標城市科教水平的成對比較矩陣如下表8所示:

表8 二級指標城市科教水平的成對比較矩陣
用MATLAB計 算 得 λmax=4.0458,CR = 0. 017<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 ( 0.09,0.37,0.25,0.29)。
二級指標城市包容度的成對比較矩陣如下表9所示:

表9 二級指標城市包容度的成對比較矩陣
用MATLAB計 算 得 λmax=5.1313,CR = 0.0 293<0.1,結果符合權重向量標準,歸一化的結果為 (0 .12,0.08,0.16,0.47,0.17)。
各級指標權重如下表10所示:
本文將天津市與其他已經成功申請為“設計之都”的四座城市進行比較,原始數據如表11所示:
其中:對于外來人口的看法、對丁克一族的看法、對行為藝術家看法以及對同性戀態度的數據來源于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
由于原始數據單位各不相同,例如創意產業增加值的單位是億元,創業產業從業人員的單位是萬人,因此要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文處理方式如下:

其中Xi為某城市 X 指標的指標值,Xmax為五個城市中 X 指標的最大值,Xmin為五個城市中 X 指標的最小值,Ai為指數化無量綱處理后的數據值。

表10 各級指標權重

表11 五個城市的原始數據
無量綱處理后的數據如下表12所示:
以上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了各個指標的權重,又經過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得到了在同一數量級可以互相比較的數據,通過權重與數據的包容度問卷調查數據進行信度分析。α越高,該因子所屬各變量之間的系統性越好。本文用SPSS18.0對城市包容度問卷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信度分析,得到下表。
由表14可知,城市包容度指數信度檢驗結果為0.708。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信度系數在0.9以上乘積,即可得到五個城市的最終得分。五個城市的得分情況如下表13所示:

表12 五個城市無量綱化處理后數據

表13 五個城市最終評價得分表
為了保證城市創意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數據結果的真實準確性和實際應用性,需要對變量進行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
首先,利用Cronbach’s Alpha(α)系數對城市是優秀的,0.8左右非常好,0.7則是適中水平,0.5則為臨界值[12]。由此可以認為問卷調查指標的信度符合要求。

表14 城市包容度指數信度檢驗結果
其次,利用因子分析法對效度進行檢驗,效度越高,指標的真實性越強。本文采用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檢驗卡方值,KMO值位于0.7-0.8為合適,0.8-0.9為很合適,0.9以上為非常合適。結果如下表:

表15 城市包容度指數的KMO和Bartlett檢驗
由表15可知,KMO量大于0.7,符合要求。同時,所有分項的Bartlett的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均為0.000,拒絕零假設。綜上表示數據結果效度良好。
通過評價得分表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五城市的創意設計水平綜合排名名次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武漢。從分數上看,五個城市的分數相差非常懸殊。依據評價得分表與五城市的發展現狀,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提升城市文化環境質量,發展城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居民文化藝術修養。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一般是通過自上而下的力量來驅動,這與我們的社會體制有關系,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文化的建設上,不僅會對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更是政府關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關心民生的體現。雖然天津市政府近年來在這一點上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舉辦了如曹禺戲劇節、國際歌劇節等文化活動,但是從數據上來看與北京、上海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需要政府從更多的角度開展文化活動,提升居民文化修養。
第二,完善針對創意及其產業政策的規定,放寬條件促進創新。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針對所選取的指標,天津的排名的確優于武漢,但是武漢已經成功的入選世界設計之都,必然有其中的道理。武漢市政府針對申請設計之都這一項目,對該市的創意產業提出了更多的優先發展政策,產業基礎雖然相較于其他城市落后,但是近年來發展速度非常快,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作為國內的文化、經濟中心,人才儲備豐富,產業基礎雄厚。近年來天津已經建立了許多眾創空間與創意產業園區,但是普遍還存在沒有與當地文化和特相結合、產業園區缺乏活力、經濟效益差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第三,發展設計專業國際合作教育項目,打造全國設計人才中心。科技和教育是城市發展的未來,科學技術是將創意構思與一流設計最直接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手段,加大科研投資可以間接地促進設計向產品轉化。發展創意設計產業,改善教育品質是最為有效的辦法,現在國際化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際和辦學校越來越多,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設計專業上促成與世界一流名校的合辦教育,或者引進名校在天津開辦分校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天津市的設計教育水平,甚至可以將天津打造為全國的設計人才中心,屆時天津的創意設計人才儲備將不再是問題。
設計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每個城市都十分關注,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個城市在“設計之都”的建設期間,都針對設計產業頒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并且大力開展有關創意設計的大型活動,比較著名的有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上海、深圳創意設計大賽等。天津市與最近申都成功的武漢市相比,武漢雖然在橋梁設計、軌道設計等工業設計的幾個領域中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但從收集到的數據來看,整個行業的產業化規模還有待提升,發展存在著不均衡的問題,因而排名還是比較落后,說明天津申請UNESCO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渺茫。
提升城市開放性,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在城市包容度這一指標上,排名與前幾項都有所不同,深圳和上海超過了一直排名第一的北京,我們細究原因:深圳是全國著名的移民城市,本地居民較少,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外來人口讓這個城市變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繁榮。上海是中國近代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多元、融合、國際化一直是這個城市不變的標簽,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當之無愧。而天津與上海在各方面條件上有很多相似點:與上海在幾乎同一時間開放,是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轄區內有著大量租界,在當時的國際化程度天津甚至已經超過了上海,有著百年近代看天津的美譽。然而在開放后的幾十年里天津與上海的發展程度有著巨大的差距,上海持續對外開放,到現在成為當今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天津到現在甚至不能算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一線城市,這也許與當地文化、民族個性有關,但是也再一次印證了一個城市的開放程度與包容度,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意義。
【注釋】
① 參考詳見英國政府文化、傳媒與體育部網站,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ce_library/Publications /archive _1998/Creative_Industries_Mapping_Document_1998.htm.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文獻梳理結果,我國絕大部分學者均認同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在《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對創意產業進行界定。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隸屬于英國文化體育與傳媒部,《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也是以該部名義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