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道,近年來,一些中資瓶裝水企業為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在新西蘭等地采水,引發當地居民的不滿和抵制。對此,中國專家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中資企業的行為是合乎法律的市場行為,水源地居民產生誤解可能是因為這些企業沒有及時進行解釋。
據報道,中國企業億純自5年前投產以來,其瓶裝水銷量呈指數級增長,該公司從地下儲水層抽取的水也隨之增多。報道稱,億純的水源地位于新西蘭最主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去年一年就抽取了近300萬加侖礦泉水,不斷增加的抽水量引發當地社區不滿。新西蘭霍克灣一家非營利機構的負責人表示,包括億純在內的6家企業在該地抽取地下水,水源的過度開采有可能使該地區城市和農場失去寶貴資源。據稱,該負責人正努力游說當地社區加強水管理,并阻止更多的瓶裝水公司建廠。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億純新西蘭天然礦泉水廠已于2018年11月被總部位于北京的華都集團收購。9日,記者分別聯系華都北京總部以及該公司新西蘭海外事務處就有關報道進行采訪,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度A爾街日報》援引億純銷售和市場推廣經理AlfredWong的話說,億純的業務一直在增長,但在該公司制定分銷戰略、試圖實現增長目標的情況下,其采水量還不到所獲配額的20%,且公司一直在努力通過贊助本地活動來回饋社區。
此前,中國著名飲用水生產企業農夫山泉也曾遭遇過類似問題。據報道,016年,新西蘭官員邀請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考慮購買該國東北部一貧困小城附近的一家瓶裝水廠,該廠的水源是附近一個果園下方的含水層。但鐘睒睒提出的4200萬美元投資計劃,遭到一些當地人和一個毛利部落的反對,目前正處于法律訴訟階段。反對者擔心,生產瓶裝水會對那些依靠地下水維持作物生長的當地農場造成損害。不過,農夫山泉方面隨后解釋說,當地的地下水資源充沛,總量中有35%可以用于取水。而農夫山泉申請的最大開采量也只占到這35%中的4.9%,不會對當地地下水源造成影響,完全可以保障當地可持續發展。此外,該計劃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因而得到不少支持。
對于中資企業在海外開發水源所面臨的困境,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于鐳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資企業的行為一般都得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準,是在法律范圍和合同范疇內進行的依法生產。問題在于,企業可能沒有及時向公眾進行解釋,從而引發誤解。于鐳表示,中國企業已在大洋洲各國多次遇到報道中的問題,但通過與當地社區溝通,最終都得到了解決。他認為,為避免謠言漫天飛,中資企業應就企業在當地進行生產的各方面事宜向當地民眾進行說明。
不過于鐳強調,中國企業可能會引發當地同行業公司的“妒忌”,很難說一些阻撓行為背后沒有來自競爭對手的“攪局”。但不管面對何種情況,中國企業都要把應該做的前期工作做到位,然后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p>
環球時報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