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8日文章,原題:首艘中國造極地探險郵輪交付1萬美元首航船票已售罄 招商局工業集團建造的“1號郵輪”9月6日在江蘇海門基地順利交付(如圖)。這意味著真正具備了自主建造豪華郵輪的技術水準與能力,中國造船業最后一塊“黃金高地”被攻克。
按規劃,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形成體系完善、效率顯著的郵輪產業鏈,郵輪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郵輪旅客年運輸量達到1400萬人次,郵輪經濟規模將達到4600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
據了解,此次交付的“1號郵輪”10月底為期12天的南極首航船票已售罄,官網售價從10500美元到11800美元不等。郵輪所能容納的乘客為160人,船員95人。
香港《南華早報》9月9日文章,原題:隨著中國游客涌向南極,中企把視線投向極地巡游“增強型”郵輪中國招商局集團已開始在江蘇省建造郵輪配套產業園,以支持中國發展郵輪制造業。這是中國努力掌握核心技術以追趕全球領軍者的行動的一部分。
招商局集團計劃成為全球郵輪建造巨頭,以尋求利用中國人紛紛乘坐郵輪出境旅游的東風劈波斬浪。該集團高管表示,中國一直依賴進口材料和技術建造郵輪,下一步規劃是打造新的郵輪制造基地,建造一個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豪華郵輪船廠。
造船業是被北京列為中國重點發展的十大核心技術之一,雄心勃勃的工業戰略計劃將有助于中國在諸多戰略產業中追趕全球領軍者。
過去10年來,極地巡游愈加受中國游客歡迎。2008年僅有不到100名中國人赴南極旅游,到2017年已躍升至8273人。2017年至2018年,16%的南極洲游客來自中國,僅次于美國。▲
(作者丹尼爾·任,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