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王憶南
9月2日是俄羅斯2019年的“知識日”,這是一個重要節日,是俄羅斯小學開學日。這一天,對孩子意義特別,家長往往從春季就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準備開學所用的服裝以及各種文具和用品。歡樂而莊重的開學儀式、老師的專業水準以及孩子的課程安排等等,都體現了俄羅斯人的教育理念與藝術審美。
莊重感人的開學儀式
俄羅斯中小學規定統一著裝,各學校對校服有具體要求,但不實行統一定制。多數情況下要求男生上穿白色襯衫,下穿深色西褲。女生穿深色裙子——包括連衣裙、背帶裙或半身短裙。開學典禮或重要儀式時,女生頭上佩戴白色絹花,男生系領帶。男女生統一穿黑色皮鞋。開學典禮這天,穿上校服的孩子仿佛一夜間長大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顯出稚氣未脫的嚴肅。按照俄羅斯禮儀,男生見面打招呼要彼此鄭重握手,女生之間則互吻臉頰。在公共場所,比如地鐵里,我們經常看到兩個身穿校服的小男孩,個頭不高,用力握手的樣子儼然大人。都說俄羅斯是個藝術的國度,為取悅眼睛和心靈,人們從不放過展示美的機會。開學典禮的操場上整齊又充滿個性,孩子們的穿著叫人移不開眼:襯衫、西褲款式各異,女生的裙子更是花樣百出:大裙擺的,加蕾絲的,帶刺繡的,點綴雕花紐扣的……
俄羅斯人愛花,鮮花是節日和儀式上最不能缺少的組成部分。每個家庭都準備一束花:彩色玻璃紙、綢帶、亮片,風格迥異、爭奇斗艷!街道上、學校里,整個莫斯科都沉浸在花海里——孩子們還向他們的老師送上鮮花。
直至今日,俄羅斯人仍在深切緬懷二戰中犧牲的士兵。重大節日慶典活動中要安排幸存老兵致辭的環節。主席臺上,一位花白頭發的老人用充滿滄桑的嗓音向人們表達前輩的問候。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繞過半個操場跑上主席臺獻花,老幼相依的畫面令人動容。俄羅斯的學校歷來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老師的長信令人感動
孩子們第一次步入課堂,迎接他們的不僅有書本桌椅和窗明幾凈,還有家長們精心準備的節日驚喜。開學前的周末,家長委員會自發組織家長到學校大掃除并布置教室,為每個孩子準備了漂亮的氣球和一份小禮物,禮物通常是俄羅斯孩子喜歡的甜點,比如一塊可以掛在脖子上的金色巧克力獎牌。相比一些國家開學典禮,容易讓孩子感到緊張和壓力,俄羅斯小學開學儀式讓孩子們感到莊重,但更多的是被期望、被寵愛。在參與準備開學活動的過程中,俄羅斯父母使我感受到他們對孩子的重視以及對生活的愛。開學典禮,與其說家長與孩子完成了一個儀式,不如說他們慶祝了一個節日。
我們常常覺得孩子還小,不太懂事,但他們也許只是不善表達。班主任在開學前的暑假伊始給每位家長寫了一封長信,除再次提醒需要準備的具體物品之外,還有一份囑托:“請家長們明白,這個假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孩子在心理上做好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準備。因為適應學校的規則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挑戰。請家長們回憶自己的童年和學校生活,講給孩子聽——既不恐嚇、也不過分粉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犯錯是正常的,不會有人因為他犯錯就責罵他。只要他認真努力,即使不是馬上取得成就,那也是早晚的事!”作為一名新生家長,我被老師的長信深深打動,一顆懸著的心漸漸放下。
一半時間學藝術與體育
俄羅斯法定入學年齡是6周歲,但實際上有些孩子到7周歲才會入學。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更多地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另一方面,某些重點小學課業壓力較大,需要孩子在心理和身體上都足夠成熟。俄羅斯實行11年學制,小學為4年,班主任為全科老師,教授俄語、閱讀、數學、常識等課程。音樂、美術和體育課另配專業教師。學校上午8點半上課,中午12點半下課,共設置四節課,特殊情況下增加第五節課至下午1點25分放學。剩下的時間由家長自行安排。也就是說,孩子們只上半天文化課,下午到體育和藝術學校學習。這些專業學校分布廣泛,深入到各個居民區內部。每所學校雖規模不大,但結構獨立、功能完整,其大部分課程免費。
俄羅斯中小學教育系統分為幾個部分,與學校義務教育相平行的還有藝術學校、音樂學校、美術學校、文化宮和體育學校等。據筆者了解,俄羅斯人把孩子送到專業學校,極少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舞蹈家或者體育明星,其最大的期許是讓孩子能在某個領域里增長見識、充實心靈,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出特別的天賦,那就順其自然,走專業的道路。
俄羅斯在兒童體育、藝術教育上投入巨大力量,龐大的國家教育系統以掃盲和普及居民文化藝術教育為宗旨,同時肩負著選拔體育、藝術人才的功能,這是蘇聯留下的教育“寶藏”。在現有經濟體制下維持如此龐大數量的機構無疑是艱難的,這有賴于國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