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攀峰 楊蕾
摘要:為了解精準扶貧背景下貧困村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況,筆者以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及承德市圍場縣貧困村為調查對象,采用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貧困村村民的政治信仰、素質能力、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既看到貧困村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績,也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精準扶貧;貧困村;思想政治;研究
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脫貧攻堅工作亦不例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提升到新的高度,就扶貧開發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開發思想,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本質論,深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為我們做好新時期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思想保障。
一、脫貧攻堅背景
近3年多來,青龍滿族自治縣和圍場縣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以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準扶貧決策部署,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完善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扶貧實現“造血”;立足長遠,強調精神扶貧和發展教育事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實現內源扶貧,全縣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縣貧困村基本摘帽,貧困人口基本脫貧,全縣基本完成脫貧任務。本人于2016年—2018年精準扶貧駐青龍縣張莊村兩年,基本經歷了全村脫貧出列的全過程。
二、脫貧攻堅中存在的思想問題
(一)貧困群眾發展動力不足。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越來越重視,各項優惠政策不斷落地,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不但沒有增強反而有所降低,依賴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強,成為精準脫貧的一大障礙。有的缺乏信心,患得患失,在面對產業扶貧等優惠政策時害怕虧本而不敢大膽嘗試,對一些能夠帶動致富的龍頭企業或優質項目不信任。部分貧困群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上級送小康”,“等、靠、要”思想嚴重,脫貧致富意識很弱,內生動力不足,還沒有形成“群眾干、干部幫”的思想自覺和良好氛圍。
(二)貧困群眾自身發展能力不足。全縣貧困人口按年齡結構分類,65歲以上老人占37.28%,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占8.17%;按致貧原因分類,因病致貧的40.37%,因殘致貧的5.34%,因缺技術致貧的16.71%,因缺勞力致貧的16.17%,因缺資金致貧的13.78%,因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致貧的3.35%,其他原因致貧的4.28%,由于自身條件限制,自身發展能力薄弱。有的雖然對脫貧致富抱有很強的愿望,也能積極主動地響應黨委政府的脫貧政策安排,但由于地理條件、文化素質等限制,不知如何脫貧。有的學習能力弱,對國家關于三農、扶貧等方面的政策不了解;有的市場觀念淡薄,不能及時捕捉經濟信息。
(三)貧困群眾陳規陋習難以打破。有的貧困戶“安于現狀,得過且過”,對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習以為常。雖然縣鎮村多部門多次組織志愿者為貧困戶打掃庭院,但由于貧困群眾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根深蒂固,貧困戶自身懶散、不講衛生,很快又恢復原狀,貧困群眾生活環境“臟亂差”問題依然存在。
(四)扶貧干部思想有戶材公蝴。第一,扶貧工作任務繁重。精準扶貧實施以來,“5+2”“白+黑”“舍小家顧大家”成了廣大扶貧[部的真實寫照。各種填表、報數、迎查、開會,扶貧部門成了工作強度最大的部門,扶貧干部是加班最多的人員。第二,扶貧工作問責嚴厲。嚴厲的問責先于正向激勵到來,扶貧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淚”,身心疲憊焦慮,堅守扶貧戰線的扶貧干部斗志有所下降,厭戰情緒滋生,有的干部提出轉崗的要求,有的鎮街無人愿意從事扶貧工作。第三,對脫貧攻堅的認識出現偏差,有的認為脫貧攻堅快結束了,可以放松放松了,對2020年大考核、大驗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第四,村干部對政策精神學的不深,吃的不透,缺乏主動思考的意識,缺乏創新精神和責任擔當,開展扶貧工作方法不多、內容不夠豐富,“慵懶散浮拖”現象時有發生。
(五)行業扶貧部門責任心不強。有的部門認為扶貧工作是扶貧辦的業務,主動參與扶貧、合力脫貧攻堅的意識不強。有的單位領導重業務輕扶貧,重項目輕幫扶。有的包保干部習慣于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而不是授之以漁的“造血式扶貧”。有的認為對接的貧困戶已經脫貧了,不需要繼續幫扶了,對脫貧攻堅的長期性和繼續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三、加強脫貧攻堅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大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扶智與扶志的過程中,準確把握貧困群眾美好生活新要求,有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筑牢主動脫貧致富的思想根基。
(一)加強教育引導。充分發揮農行貼近三農、服務群眾的優勢,強化思想發動,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開展扶貧政策宣講,將扶貧政策全面、系統、精準地宣講到戶到人,從思想觀念上引導群眾主動脫貧致富,幫助貧困人口樹立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自主脫貧的信念,樹立戰勝困難脫貧攻堅的決心,轉變貧困戶“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觀念。
(二)強化激勵約束。組織開展‘脫貧爭先示范戶”、“孝心之家示范戶”、“衛生家庭標兵”評選表彰活動,對評選出來的先進典型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發揮正向激勵作用。強化典型培樹,通過扶貧對象現身說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廣大群眾比、學、趕、超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群眾樹立積極健康的脫貧意識導向。開展孝善扶貧攻堅行動,通過設立孝善扶貧獎補基金,鼓勵貧困群眾孝老愛親、和睦鄰里,營造脫貧攻堅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提高致富能力。主動靠前服務,積極發放各類支農、惠農扶貧貸款,放寬貸款申請條件,簡化放貸流程,讓貧困群眾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脫貧增收。加大貸款政策宣傳,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的積極性,激發脫貧致富的志氣。根據貧困群眾創業致富需求,定期邀請各領域專家,對貧困群眾開展扶貧政策、現代農業、種養殖技術、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培訓。注重運用現場教學、現身說法等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方式開展培訓,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四)增強責任意識。組織廣大干部認真學習貫徹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用思想政治引導扶貧工作,進一步強化廣大扶貧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促進全體黨員干部樹立正確導向,端正脫貧攻堅工作態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工作,以飽滿的熱情開展工作,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努力。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責任擔當、提高本領能力,凝聚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這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出成效。堅持步步深入、環環相扣,把思想政治建設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真正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五)構建多元主體扶貧機制。發揮各類非公有制企業、非政府組織的扶貧力量,動員更大范圍內的社會資金參與扶貧,構建多元主體的扶貧機制。一是發揮好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增加精準扶貧資金的供給總量,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培養一批專業化的社會扶貧組織,改變當前貧困主體過分依賴政府脫貧的現狀,形成政府、社會、貧困人口都能參與的多元化扶貧機制。三是建立助貧非官方通道。加大扶貧宣傳力度,增加社會對貧困地區的了解,拉近社會扶貧力量與貧困群眾的距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活動,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單位,給予公開的表彰,積累扶貧攻堅的社會正能量。
基金項目:本文章為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我省精準扶貧形勢下貧困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編號20180312014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陳攀峰,男,碩士,副研究員職稱,主要從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黨建研究及人力資源管理研究。2016年—2018年精準扶貧駐村2年,對貧困村現狀及建設亦有所研究;
楊蕾,女,碩士,高級政工師職稱,主要從事高校黨建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