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斌
摘要:基于中油電能供電公司進行分析發現,如果駕駛人員出現風險駕駛行為,其主要與駕駛行為、交通事故等相關,若要保證駕駛人員的生命安全,則應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以便于結合當前常見駕駛問題進行針對性處理,避免駕駛人員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脅。對此,本文在對中油電能供電公司駕駛人員的風險駕駛行為進行研究后,重點分析其影響因素,科學制定相關應對措施。
關鍵詞:駕駛人員;風險駕駛行為;因素
在整個駕駛過程,排除路況、身體狀況因素外,可能會對駕駛人員造成干擾的主要原因包括:天氣和心情等,受此類因素影響,駕駛人員極易做出一系列危險行為,只有結合因素制定解決對策,如提高駕駛人員自身安全意識等,才能有效減少駕駛人員做出一系列危險行為。因此,在駕駛人員的駕駛過程,深入研究風險駕駛行為等,有利于提升城市交通安全。
1 風險駕駛行為的淺析
駕駛人員獲取駕照以后,通常應具備相應基本能力,具體表現為:首先,熟練掌握基本操作,如手剎車與離合器等功能,并對于基本駕駛等操作予以良好控制。在人與車之間,人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人是能動的,處于支配地位。一個駕駛員在駕車行駛中,其心理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判斷是否正確、操作是否得當、行為是否規范,同時還與安全行車密切相關;其次,交通規則的了解,明確行車秩序以及規章制度等,能夠確保整個駕駛過程的安全性;最后,具備較強認知能力,即不同環境背景下,駕駛人員腦力、身體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如果路況比較復雜,需要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提升自身判斷能力。由此可見,風險駕駛行為主要是指:駕駛過程出現一定風險操作,如接打電話或疲勞駕駛等,一旦駕駛風險較高,則會直接威脅駕駛人員和其他行人安全。
2 駕駛人員風險駕駛行為影響因素
2.1 性格與態度
針對當前中油電能供電公司駕駛人員的風險駕駛行為可知,其影響因素具體表現為駕駛人員自身行為、態度方面,對于相同駕齡人員來講,因駕駛人員性格特征和生活習慣存在差異,使其駕駛行為各不相同,如情緒波動或攻擊行為等,具體表現為:駕駛人員受到攻擊后,極易出現怒路癥,即爭搶車道或不斷按喇叭等行為,均會對社會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因此,提高汽車性能,能為駕駛人員營造良好環境,以此緩解其不良情緒。
2.2 駕駛經驗
通常情況下,經驗豐富駕駛人員發生事故幾率較低于新人,結合部分研究調查發現,取得駕照前3月發生交通事故較高,其主要是由于經驗不足因素所導致。與此同時,此類駕駛人員由于過于關注周圍路況,極易導致自身風險辨別、預測能力的下降,很難有效避免道路風險。
2.3 心理因素
在中油電能供電公司駕駛人員日常工作中,不僅生理因素會影響其駕駛,心理因素同樣會影響其判斷能力,如工作壓力較大、與他人溝通等,均會因為外界因素導致注意力的下降。針對此類情況,需要不斷強化駕駛人員安全教育,同時提升車載系統智能性,避免出現任何駕駛風險。
3 針對風險駕駛行為的應對措施
3.1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安全教育屬于提高駕駛人員綜合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減少風險駕駛行為主要方式。對于公司駕駛人員來講,均需要經過考核、培訓,只有不斷強化駕駛人員考核和培訓,才能真正適應駕駛技能和規章制度,從而更好勝任此項工作,避免由于外界因素發生安全事故。對此,安全教育的展開尤為重要,通過知識傳授等方式,全面展開安全教育。
3.2 法律手段進行規范
利用規章制度和道路交通法則,以實現風險駕駛行為的把控,同時還需要不斷優化相應法律法規,全面落實駕駛人員的管理。針對可能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以及違反操作事故人員,需要加大懲罰力度,強化監管工作的同時,借助攝像頭等方式進行全面監控,防止駕駛人員做出錯誤行為。目前,在我國刑法中,對于危險駕駛人員有明確規定,如拘留或罰款等,有效的提高了我國道路安全,同時針對風險駕駛人員予以一定警告,以實現危險和違規駕駛人員的震懾。
3.3 強化執行力度
在法律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貫徹落實和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其重要價值。對于車管單位來講,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強化自身法律意識,在管束風險駕駛行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于酒駕現象與惡意競駛行為,必須嚴禁,只有嚴格按照道理安全法則進行監管,才能有效避免風險駕駛行為。對此,不予利益、權利的優化,是車管單位的重要職責,抓好駕駛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培養高素質駕駛員隊伍,不斷加大其管理力度,落實“三交一封”制度,落實“出車點檢卡”及其GPS有效監控、監管,可以有效避免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束語
本文圍繞中油電能供電公司駕駛人員進行分析發現,風險駕駛行為影響因素主要表現為:駕駛人員自身差異,如經驗和技能等;暫時能力損失,如疲勞駕駛或酒后駕駛等。因此,為了保證駕駛人員可以安全駕駛,除了需要提升自身技能之外,還應該通過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等形式進行規范。對于車管單位,可以進行智能車載體系的創建,有效避免駕駛風險的存在。
參考文獻:
[1]王傳連.生理因素對駕駛人行為及風險感知影響研究綜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4):157-161.
[2]佚名.行車安全事件的駕駛風險影響因素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8(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