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修欽
摘 要:丘東氣田地露壓差小,凝析油含量中等,衰竭式開發已進入低壓低產階段。為探索提高采收率技術,通過在三間房井組實施的注氮氣實驗,證明注氮氣有助于補充地層能量,提升油氣產量。
關鍵詞:凝析氣田;注氮氣
1 氣田概況
丘東氣田位于吐哈盆地臺北凹陷中部溫吉桑構造帶,構造為一近東西向展布的長軸背斜,屬構造—巖性凝析氣田,凝析油含量中等,一般為190.5~260.4g/m3,平均226.3g/m3,反凝析液量平均4.44%。氣田含油氣層段為中侏羅統七克臺組、三間房組和西山窯組。三間房組氣藏儲層屬中~低孔、中~低滲儲層,砂體分布不穩定,多呈不連續透鏡狀,含氣層厚度變化較大。
2015、2016年分別在Q33、Q26等5口井實施氮氣吞吐實驗,取得一些增產效果和認識。為探索提高采收率技術,選取在三間房井組開展一注一采注氮氣實驗。
2 注氣實驗井組
井組內兩口對應井Q61、Q66井,井距164.3m,三間房組S11、S13小層對應較好,且在周圍鄰井不發育,為透鏡體砂層。Q61井S11、S13小層有效厚度、物性、含氣性均好于Q66井。兩井井口至三間房組井段均為直井筒,井況良好。
生產動態:Q61井2013年7月射孔S11、S13小層,自噴投產,初期生產油套壓15.4/16.4MPa,日產氣6.0×104m3、凝析油13.0t。2015年8月實施柱塞排液采氣,2017年8月注氣前生產油套壓1.2/1.4MPa,日產氣0.6×104m3、凝析油0.9t,累計產氣4525.5×104m3、凝析油4477.1t。
Q66井2013年10月壓裂投產X41層水平段,轉抽投產,日產氣0.1×104m3。2014年11月補層S11、S13層,與X41層合層轉抽投產,日產氣0.3×104m3。截止到2017年8月累計產氣95.6×104m3、凝析油9.3t。
3 注氮氣實驗
選取Q66井為注入井,Q61井為采出井開展注氮氣實驗。實驗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①Q66井注氣初期日注入量不超過3.7×104m3,累注超過17.9×104m3后,注入壓力和井口壓力上升到峰值后下降,其后日注入量3.6~3.7×104m3,壓力保持穩定;
②日注入量提高至5.6~5.7×104m3,注入壓力和井口壓力升高并穩定在6.5、5.5MPa,注入量下降,注入壓力和井口壓力也隨之下降,注入量上升,注入壓力和井口壓力也隨之上升;
③停注后井口壓力由5.5MPa快速下降至3.0MPa;
④再次注氣,日注入量5.2×104m3左右,注入壓力和井口壓力穩定在6.7、5.8MPa;
⑤停注后井口壓力由5.8MPa快速下降至3.2MPa,后緩慢下降。
4 Q61井見效情況
Q66井實施注氣后,對應井Q61井產量上升,最高日增氣1.3×104m3、日增油1.6t。注氣結束后,Q61井產量下降,初期產量遞減速度快,后緩慢遞減,停注1年后仍較注氣前日增氣0.2×104m3、日增油0.3t。
注氣后,Q61井氮氣含量上升速度快,僅7天氮氣百分比由注氣前的4.7%上升至6.88%,13天氮氣百分比升至12.36%,30天氮氣百分比升至41.86%,35天氮氣升至71.93%,61天氮氣百分比升至95.99%。停注后Q61井氮氣百分比下降至49.26%。再次注氣后氮氣百分比上升,注氣結束前氮氣百分比至99.36%。注氣結束后跟蹤,氮氣含量與停注后累計產氣量對數遞減擬合達0.9677,一年后氮氣百分比13.95%。
自注氮氣實驗開始至2019年3月底,期間Q61井累計產出氣649.4×104m3、凝析油714.6t,測算其中產出天然氣387.1×104m3(按照實驗前氣油比折算,對應產凝析油約580.6t),產出注入氮氣262.3×104m3,多產凝析油134.0t。
5 結論
①實施注氣后,地層壓力得到補充。在井組注氮氣過程中,采出端Q61井生產油套壓力較注氣前升高0.4/0.6MPa;
②注氮氣有利于提升油氣產量,注氣過程中,Q61井較注氣前最高日增氣1.3×104m3、日增油1.6t。Q61井為柱塞采氣,每天有4-6個周期開關井,關井恢復壓力期間氮氣向地層擴散,與反凝析液產生充分的接觸和抽提;
③實驗井組內砂體連通性好,注氣過程中注入氣沿著高滲透條帶突破,采出端Q61井氮氣含量上升較快,氮氣含量一度高達99.36%,隨著注氣強度增大,井組內注采兩端在高滲透條帶形成優勢通道;
④下步可考慮利用本氣田處理干氣注入,并且在注入期間,采出井間歇關井時間延長。
參考文獻:
[1]焦玉衛,李保柱,王博.凝析氣藏循環注氣驅替機理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氣,2010,06(4).
[2]梁芹,高建軍,溫靈祥.丘東凝析氣田反凝析污染評價[J].吐哈油氣,2006(1):58-64.
[3]歐陽波.油田注氮氣開采技術研究及現場試驗[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5.
[4]白鳳瀚,申友青,孟慶春.雁翎油田注氮氣提高采收率現場試驗[J].石油學報,1998,19(4):61-68.
[5]孫德浩.油井注氮氣增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斷塊油氣田,2003(5):61-62.
[6]左朝輝.應用注氮技術提高八面河油田北區采收率[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6,19(2):52-54.
[7]劉志成.河口油田熱采井注氮氣技術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