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明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隨后深入分析了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影響,最后提出了促進農村發展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管理;農村發展;安全隱患
一、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農村經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根據農村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并基于其基本發展情況進行宏觀和微觀的雙向管理,同時還需要對農村生產活動過程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進行規范化管理,促使其逐漸形成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的經濟調控手段,最終實現農村再發展的目標。我國領土幅員遼闊,農業一直屬于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后,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民增收的目標,農業經濟漲幅明顯,農民經濟發展正在持續進行。
經濟條件是農村實現再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通過良好的經濟管理,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農村發展的目標。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農村經濟管理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問題,比如,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難以展開、經濟管理觀念陳舊、管理制度混亂、專業性不強等等。因此,只有不斷加大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創新和完善,使其充分發揮作用,不斷促進農村經濟及其他各方面的發展,是農村再發展的關鍵點。
二、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影響
(一)能夠增長農民的收入
實行農村經濟管理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將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提上來,將增長農民收入作為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工作,充分發揮出國家優勢的農業政策,從而幫助農村經濟經營觀念及其模式實現轉變,推進土地流轉。將農村優勢企業作為主要發展對象,不斷推動農牧業實現產業化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同時,政府頒布的農業相關管理政策,也給農民提供了許多可靠的商機,促使農民收入不斷增高。通過農村經濟管理的有效控制,幫助農村經濟水平更上一層樓[1]。在農村經濟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借鑒了多種先進的經濟管理模式,需要相關人員有效結合農村的特點和優勢,選擇更加合理的經濟管理模式,幫助農村農民整體收入水平翻番。
(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重要國策,不斷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前提,才能有效加快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步伐?,F如今,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不斷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力度,才能夠從根本上促使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前行。
(三)促使現代農業的發展歷程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農村的發展也不斷實現信息化和科技化,現代化農業的形成也是傳統農業發展的必然結果?,F代化農業是指,通過把農業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不斷將工業設備和現代化科學技術融入農業生產中,并通過現代化經濟管理模式對農業進行管理,從而促使農業形成高產量、低能耗、質量優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從而幫助農村實現快速發展。我國相關農業政策中也指出,農業經濟管理是現代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業經濟管理的實行對于提升農村發展的速度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對于促進我國社會和經濟繁榮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三、促進農村發展的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農村領導人的責任意識,加大對農村經濟管理人才的引入
為了促進我國農村實現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需要不斷加大農村經濟管理的力度。在這一方面,不僅需要科學可靠的農業發展政策,同時還需要優秀的農村領導者和優秀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國農村人才流失嚴重,為了留住優秀人才,使其充分為農村的經濟發展發揮作用,農村應當加強基層干部管理,樹立村干部的責任意識,充分培養一支優秀的管理隊伍,使其能夠認清當地農村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發展地方農業特色,從而促使當地農村再發展。對于基層干部來說,需要加強其對農村發展的重視和熱愛,促使其積極為傳統農村實現現代化建設做出努力[2]。對于村干部來說,也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堅決跟黨走,積極響應國家的鼓勵政策的號召,帶動全村人民不斷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促進農村實現再發展。
(二)促使農村經濟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任何一項管理工作若是沒有固定的發展模式,則會對農村的發展起反作用。因此,應當提高對農村特色發展的重視程度,積極制定最符合當地發展的經濟管理模式,通過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建設出當地特有的農業品牌,再不斷擴大品牌的影響力,使得當地的經濟管理和發展模式更加科學有效。
(三)改善農村的教育條件,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
農村通常教育水平較為低下,許多農民都缺乏相應的文化水平,導致其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從而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的實施?,F代化農業的建設需要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融入農業生產過程中,若是農民的知識水平無法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則會導致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轉型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不利于農村的再發展。因此,應當積極加強對農村人民進行文化知識教育,促使其對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更快的接受新事物,培養將新技術和農業生產方式相結合的能力,從而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加快農村的經濟發展[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立完整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對于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通過經濟管理模式的應用,應當不斷發展特色農業,促使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云芳.淺談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影響[J].現代農業研究,2018(12):17-18.
[2]馬俊.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影響田·南方農機,2016,47(11):93-94.
[3]石建華.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發展的影響[J].中國農業信息,2014(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