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巖 李娟芝
摘要:會計核算工作一直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其內部管理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目前,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以賬戶設置、會計核算以及入賬管理等問題最為突出,限制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將在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定義及作用進行簡要分析的基礎上,指出當前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地解決對策。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近些年來,國內財政體系日漸完善,國庫集中制度也得到了全面推行,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會計核算結果造成了不利影響。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地解決措施,這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本定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存儲政府資金于國庫,并將其存于指定賬戶,最終完成集中支付目標。從定義介紹中能夠看出,我國政府具有較強的資金保管權、使用權,并且政府調控作用顯著。行政事業單位在這一背景中,能夠避免出現徇私枉法、財產侵占、財產轉移等非法行為,有利于提高財政管理效率。該制度試點實施的時間為2001年,制度執行目標即增加經濟效益,提高資金利用率,優化財政管理效果。
二、作用分析
(一)加強預算管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穩定提升,城市建設效果越來越好,這與國庫集中支付有直接關系,正是因為該制度的適時應用,才能優化財政資金管理效果,避免財政資金浪費,同時財務會計核算工作也能穩步推進,會計核算工作能夠被全面監督,并且相關財務人員的工作職責相對明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優化資金監管效果。
(二)優化資金控制。該制度實施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及時掌握資金使用方向、資金用途、使用數量,避免資金浪費或者丟失,同時,還能減少資金非法挪用現象出現,這一過程也是政府發揮經濟調控作用的表現。此外,財務人員能夠積累豐富的資金控制經驗,確保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具體落實。
(三)有效預防腐敗。制度實施期間,不必要的資金支付行為會相應減少,同時,資金監管工作能夠有效落實,進而能夠規范資金使用者的行為,資金支配者能夠有據可依,簡言之,財務工作者貪污、腐敗等行為的發生幾率較低,資金利用率會大大提高。
三、會計核算常見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執行會計工作的過程中,會計核算問題頻繁發生,如果已有問題得不到具體解決,那么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落實會受到阻力限制,并且財務管理效果得不到優化,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目標不能及時實現,具體問題介紹如下。
(一)賬戶設置問題。由于單位開設的賬戶數量較多,一旦賬戶管理不當,那么極易出現會計信息無序、會計核算失準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會出現資金分配不合理,資金利用率較低等現象。此外,資金支付行為得不到規范,資金管控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二)會計核算問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大部分單位由于缺乏應用經驗,進而會出現會計核算不及時、不準確,方法選用不當等問題,不利于提高會計核算效率和準確性,最終浪費較多的核算時間。與此同時,賬戶分類管理目標不明確,資金管理和使用行為不恰當,再加上,新舊制度銜接效果較差,進而導致核算差錯不斷出現。
(三)入賬管理問題。單位進賬期間需要做好審核和監督兩方面工作,由于入賬票據種類多樣,再加上,票據來源不相一致,如果審核工作不仔細,那么極易出現資金控制不合理現象,會計工作者的審核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相關審核制度和檔案管理條例得不到補充和完善。會計審核存在信息分類不具體、表格項目重復設計、會計考核體系不完善、會計報告信息不完整等問題,最終影響單位績效管理效果。
除了上述介紹的三種問題外,還存在會計控制力度不強這一現實問題,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者僅形式化推進會計控制制度,不注重過程管理和職責細分,并且控制力度相對薄弱,會計核算監督工作不到位,不利于優化會計工作質量。除此之外,會計核算制度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存在一定出入,兩種制度同時執行還會產生較大沖擊,最終影響制度落實效果。
四、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在國庫集中支付背景下,要想提高會計核算效率,降低會計核算失誤率,應對現有問題具體解決,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會計管理有效性,樹立良好的單位形象,增加單位經濟效益。
(一)強化賬戶管理。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數量的不斷增多,對其進行區域管理的過程中,應對零余額賬戶具體管理、統一分配,同時,合理設置審批程序,按照程序執行審批行為,這不僅能夠優化審批流程,而且還能提升資金控制力度,充分發揮資金調控作用,上級單位有權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加強賬戶管理工作能夠提高資金使用價值。除此之外,還應成立完善的監管系統,通過賬戶有序監管完成賬戶統一存儲和具體管理,與此同時,賬戶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機統一、順利聯接,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擴大信息控制范圍,加強支付業務間的聯系和溝通。
(二)明確會計主體。由于會計主體存在差異性,即會計核算工作應先分算再合算,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應用兩種賬務報表和系統,最后先統計單位財務報表,后統計基建財務報表,在此期間,能夠根據會計核算需要合理設置科目,以便為會計主體合并奠定良好基礎,最終完成高效核算,避免核算項目丟失。需要說明的是,會計主體確定后,賬戶能夠——對應,這有利于優化資金管理效果,能夠大大提高資金管理效率。
(三)規范入賬程序。要想優化入賬程序,規范入賬行為,應加強票據管理工作,因為票據作為收支的主要憑證,也作為財務審計的基本依據,如果票據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票據丟失或者損壞,那么入賬程序會十分復雜,同時,票據真實性得不到保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能順利落實,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果會大大弱化。
(四)加強內部控制。由于單位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職責不明、專業能力不強、業務處理不及時等現象,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過程中,要想改變上述現狀,務必加強內部控制,適當補充、完善財務會計制度,明確財務人員工作職責,同時,適當發揮審計人員的監督作用。除此之外,單位還應對財務人員和審計人員具體培訓,嚴格按照相關培訓制度予以管理,并不定期抽查制度落實效果,最終實現權責分明這一目標。對于會計核算中行為良好的員工給予表揚,對于會計核算行為不規范的員工及時警告,視情節輕重予以懲罰,崗位職責制具體落實能夠增強財務人員責任心,能夠大大提高財務核算水平。
綜上所述,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改變資金管理方式,同時,還能大大優化財務資金管理效果,為制度具體落實提供可靠保障,有利于提高單位財務工作處理效率,深化財務事業改革。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還能總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應用經驗,為制度有效落實繼續探索,最終提高財務核算準確性,優化會計核算效果,這對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有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陸涵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8).
[2]李冬萌.國庫集中支付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內容研討[J].商,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