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旭
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這一目標體系充分體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本文試圖通過繩操這個運動項目的教學,分析如何達成上述五個目標,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施。
關鍵詞:體育;繩操;目標達成
體育與健康是小學階段的核心課程,課程的開設不僅可以指導小學生參與基礎鍛煉,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鍛煉小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靈活的肢體協調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因此,對于體育與健康科目教學領域五個目標的達成,必須高度重視,這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的關鍵之舉。
一、運動參與目標的達成
什么是運動參與目標呢?(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2)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下面以一案例進行分析:
1.組織上課,學生站成V字形。2.師生問好。3.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會跳繩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跳繩吧!看看誰跳的花樣多,跳得好?
生:學生分散,進行跳繩練習。
教師請幾個跳得比較好的學生表演并一起練習幾個有特點動作。
反思:首先,教師一反過去單調枯燥的說教法上課。采用自由跳繩的方法,讓學生快速地進入了角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身心很快進入狀態,達到熱身的目的。其次,教師采用了競賽激勵法,這比單純技法層面的單調訓練更有難度,也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而激發他們積極參與,勇于挑戰的訓練熱情。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態度和行為。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是一門綜合性運動科學,因此不同訓練項目間所采取的激勵手段要有所差別,同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不宜采用同樣一種模式,而是要全面貼合小學生的興趣心理,有效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設計越貼近學生興趣心理,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就會更加理想。
二、運動技能目標的達成
體育教學和游戲畢竟還是有較大的區別的,在重視學生自由發揮的時候,教師更要重視運動技能目標的達成度。下面以學生正搖雙腳跳繩為例,進行分析。
老師:今天我們學習正搖雙腳跳繩的動作要領及練習方法。首先我們觀看視頻,思考下列問題:1.握繩位置。2.怎樣判斷繩的長度合不合適。3.跳繩時,手上動作要領是什么?4.跳繩時,腿部動作要領是什么?
學生1:手應該握在手柄中后端。老師:嗯,你觀察得非常仔細。
學生2:單腳踩繩兩端拉至胸口到肚臍的位置,這樣就確定了繩子的長度。
老師:你很會動腦筋。那么哪位學生來說說,我們跳繩的時候手部和腿部的技術要領呢?
同學們議論紛紛,但是都不夠準確和全面。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規范化的講授了
老師:手部要領是,兩手貼近身體手腕搖繩,兩手高低一致;腿部要領是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高度不要過高,以繩剛剛能過身體為準),落地膝蓋微曲做緩沖。同學們再試試。
運動技能目標的達成,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有哪些運動技能,然后注意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教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只研究教師的教法,不重視學生學法,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上述案例,教師通過觀看——思考——討論——講授——練習,這樣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很好地達成了目標。
三、身體健康目標的達成
身體的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無病還指體能得到健康發展,體能是通過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靈敏等運動素質表現出來的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而采用多種形式的繩操運動形式教學對促進學生體能方面發展尤為明顯。如一人搖繩一人跳等練習雖簡單易行,但只要我們多動腦筋,采取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這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都能收到較強的實效性。
四、心理健康目標的達成
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也能增進心理健康。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們以繩操中的八字跳繩為例進行分析:
1.教師要求學生準備一根長繩,并進行科學分組。2.第一次練習:讓搖繩的人慢速搖繩,各小組中的成員依次慢速通過。3.第二次練習:在反思前次失誤的基礎上,各小組成員再次練習。4.第三次練習:各小組快速,熟練地通過,并且進行評比。
本課設計的思路是讓每個學生在不斷克服運動難度的過程中來提高自尊與自信。當某組學生順利完成練習后,要求其他同學給予掌聲鼓勵。
五、社會適應目標的達成
我們以繩操中的兩人搖和三人搖來分析,繩操是如何培養同學們的合作精神的。
第一步:兩人搖繩一人跳。要求連續跳20次以上。第二步:三人依次交換角色,體會成功的秘訣。第三步:增加兩人,形成五人組合。三人排成一條直線,進行搖繩,兩人站在中間進行跳繩。要求連續進行10次以上,其中只要有一個人跳壞,判定整個小組失敗。第四步,五人依次交換角色,并體會成功秘訣。
小組討論: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生1:搖繩的人速度要一樣,這樣有利于跳繩的人跳好。師:對,這個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速度一樣,或者說節奏一致呢?生2:這需要我們都為別人著想,不能只顧著自己。師:非常好,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生3:默契,協同。師:對呀,我們在社會上生活和工作,需要與人合作,而合作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默契,協同作戰,這樣才能取得成功,今天,我們通過繩操學習了這樣的一種重要的精神。
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可以多重互動的教學優勢,改變單純的技法說教,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心理,創設輕松活動的教學氛圍,為學生訓練拼搏提供廣闊平臺,讓學生們既可以享受于運動本身。同時可以在運動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無限潛力,在自學、自練、互學、互助、互糾的基礎上,加入合作和競爭挑戰。這樣整個教學活動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心理,而且可以使五育目標完美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