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 潘毅潤 陳卉 毛偉











摘要:區域主導產業決定著整個區域經濟體系的形成和演化,明確主導產業與關聯產業、輔助產業和一般產業的關系,對于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擇主導產業并促進主導產業的發展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出發點,本文通過喀什城市群16個縣市10個產業部門的產值、就業人口和勞動生產率三個指標進行對比分析,選擇出在現有產業發展基礎上,喀什城市群內各縣市相對的優勢產業。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喀什城市群;優勢產業
西部城市群在過去的30多年里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和區位位置上處于劣勢,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6省的22個地級市(州)為例,西部城市群與我國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相比,西部城市群的土地面積為163.33萬平方千米,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的14.62倍、珠三角城市群的29.8倍和京津冀城市群的8.94倍,然而其地區GDP總值僅為長三角城市群的22.24%、珠三角城市群的42.46%和京津冀城市群的38.65%。同時,由于缺乏城市群理念和戰略的引領,西部地區在城市建設、產業規劃、投資等方面缺乏系統的安排和層級管理,截止目前,資源、投資利益等所引發的“同構化發展”導致區域經濟的“惡性競爭”,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該矛盾依然非常凸顯,這將成為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飛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喀什城市群各縣市產業部門發展狀況
本研究“喀什城市群”界定范圍為喀什地區與克州地區的城鎮群,區域面積18.26萬平方公里。“喀什城市群”主要包括:喀什地區轄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岳普湖縣、伽師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克州轄1個縣級市、3個縣,即阿圖什市、阿克陶縣、烏恰縣、阿合奇縣。即現在的喀什地區和克州地區,一共2市13個縣1個自治縣組成。
根據喀什城市群及各城鎮的區位以及資源情況,結合各城鎮的產值發展、就業人口和勞動生產率的綜合分析來選擇各城鎮的相對優勢產業。根據2016年喀什城市群16個縣市的10個產業部門的對比分析(表1~表9),選擇具有相對有優勢的產業的城鎮選取1-5個作為保留,由于非營利性服務業一般不作為城市的主導產業,因此,在此不做比較。
從表l來看,喀什城市群內農業產業具有比較優勢的城鎮有:葉城縣、疏附縣、巴楚縣、麥蓋提縣和岳普湖縣。
從表2來看,喀什城市群工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阿克陶縣、阿圖什市、烏恰縣、葉城縣。
從表3來看,喀什城市群建筑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疏勒縣、岳普湖縣、英吉沙縣、葉城縣。
從表4來看,喀什城市群交通運輸、倉
儲和郵政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阿圖什市、伽師縣、喀什市、巴楚縣、莎車縣。
從表5來看,喀什城市群批發和零售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巴楚縣、葉城縣、莎車縣、澤普縣。
從表6來看,喀什城市群住宿和餐飲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莎車縣、巴楚縣、葉城縣、英吉沙縣。
從表7來看,喀什城市群金融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葉城縣、阿圖什市、莎車縣、澤普縣。
從表8來看,喀什城市群房地產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莎車縣、喀什市、阿圖什市、澤普縣、疏附縣。
從表9來看,喀什城市群盈利性服務業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城鎮有:喀什市、莎車縣、葉城縣、阿圖什市、疏剛縣。
綜合以上情況分析,喀什城市群各城鎮的相對優勢產業結果見表10。
二、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喀什城市群相對優勢產業選擇
自《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都提出要發揮城市群的引領作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時,明確指出:“促進以拉薩為中心、以喀什為中心的城市圈發展”。喀什城市群是西北面向中亞的窗口,是“古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但由于喀什城市群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因此,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也相對落后,起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雖然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擁有眾多的種類的礦石等資源,但是沒有進行合理的開采和發展,相關的服務業也都是處于發展相對平穩的狀態。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使得喀什城市群不僅成為中國乃至中亞地區的重要窗口城市,而且將作為西部地區“五大中心”。2015年5月22日,新疆自治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期表示,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三通道”(北、中、南三條通道)為主線,以“三基地”(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為支撐,以“五大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十大進出口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進改革創新,加快開放步伐。其中,喀什城市群所在的位置就是“五大中心”的中心點,喀什城市群將成為西北乃至中亞地區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此背景下,喀什城市群的產業發展要與國家的發展倡議相一致,根據喀什地區和克州地區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2016-2020)”,喀什城市群的產業發展重點以以下幾個方面為主:
(一)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是喀什城市群長期以來的基礎性傳統產業,國家級的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中的農牧業區域和自治區級的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荒漠生態功能區的農牧業區域,分布于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岳普湖縣、伽師縣、巴楚縣等地區,豐富的水資源對于耕地和草場放牧來說都是優勢資源。喀什城市群的流域附近的城鎮的農業都具有持續發展的條件,因此,調整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構建現代農業一體化發展成為農業產業首要考慮的問題。
(二)加快推進和培育新型工業化
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統籌考慮就業與產業發展的關系,在改造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喀什城市群區域特色的工業化體系,全面提升工業化整體水平。優化工業發展空間布局,主要打造園區產業,重點發展商貿、物流、金融、電子信息、紡織業、建材業、機械制造業等新型工業,要推進建成喀什裝備制造業制造和出口基地,南疆(喀什、阿克蘇)國際石材、陶瓷及家居裝飾建材產業集聚區,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家具建材出口基地等國際化的新興工業中心。
(三)科學合理開采礦產資源
結合喀什城市群的資源,科學合理的勘察開發利用與保護礦產資源,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力,積極發展采掘業,以疏勒縣、莎車縣、伽師縣、阿克陶縣、烏恰縣的礦產資源,推進鋼鐵業結構調整升級,發展鋼鐵業的關聯產業。同時,積極發展石油、天然氣、煉化和中下游產品,加快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依托中巴石油管線建設,發展石油化工企業,將瓜達爾港喀什原油中轉站規劃在“一市兩縣”及周邊地區。
(四)加快服務業的發展
根據“五大中心”建設,加快打造區域金融中心,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創新金融服務,更好的發揮金融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增強金融對喀什城市群實體經濟的支持。健全金融服務體系。
構建區域物流商貿中心,現代物流業已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加速器,隨著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提高物流業現代化水平能夠有效推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區域產品的擴散。
建設文化旅游中心,喀什城市群的地理區位十分優越,擁有眾多自然風景區,比如喀什古城,達瓦昆沙漠景區,金胡楊國家森林公園,喬戈里峰,棋盤千佛洞,塔克拉瑪干沙漠,慕士塔格風景區,公格爾峰,玉其塔什草原,紅山谷景區,托什干河谷風光等自然古跡,要加快喀什城市群絲綢之路文化、民族風情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和目的地,盡快建成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提升會展服務。加大宣傳和招商力度,不斷提升中國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中國喀什農業博覽會的影響力及拉動力。辦好中巴經濟走廊喀什論壇,打造永久性會址,吸引國際性會議和論壇在咔召開,形成會展產業新格局,把中心城市喀什打造成立足新疆、面向中亞的區域性會展名城,提升喀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
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加強與中亞南亞國家和疆內地市及內陸地區的交通互聯設施建設,構建高速公路、鐵路、民航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把喀什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和國家戰略資源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配合國家積極推進中巴、中吉、中塔能源信息通道建設。
加快水利設施的基礎建設,優化水資源的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保障農業、工業的發展。加快電力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統一規劃,有序建設”的總體要求,加快以店里為重點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天然氣開采與利用度,建立健全綜合能源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信息資源綜合應用,推動信息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輔助農牧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現代化、商貿物流現代化、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全方位提升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積極配合推進中亞信息通道、中巴光(纖)纜通道和國內傳輸通道建設,提高喀什國際衛星樞紐地面站能力。實施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社會基礎數據庫建設,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信息化,加快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積極推進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支持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同時,強化網絡和信息安全。
三、結論
喀什城市群的主導產業優選順序為:木材加工、家具、造紙和印刷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設備制造業和運輸、倉儲、郵政業;各城鎮的主導產業多數包括了農業、工業、盈利性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由于喀什地區城鎮的工業是合計統計的,因此,在具體分析各城鎮的工業發展時要結合該地區的資源、交通和產業發展狀況來決定,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與各縣市的相對優勢產業,確定喀什城市群主導產業如表11。
參考文獻:
[1]喀什地區統計局.喀什地區統計年鑒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7
[2]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統計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統計年鑒.2017.
[3]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喀什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2016.
[4]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克孜勒蘇柯爾克孜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2016.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基金軟科學項目《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大戰略的喀什城市群產業轉型發展研究> (2018D07023);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1701102C)。
作者簡介:白曉(1983-),女,河北阜平人,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