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奕


摘要:本文以2012-2017年的國有企業為研究樣本,分析并檢驗了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對企業風險是通過聲譽效應是企業風險降低。研究結果表明,職業生涯預期越高的高管,為了維護自身的聲譽免受損,高管更加重視企業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進而降低企業風險。這也說明了聲譽對于企業高管具有“隱性”的激勵作用,該研究為企業制定“顯性”“隱性”的激勵契約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聲譽效應;企業風險
一、引言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以及與企業風險相關的研究逐漸成為理論界與實務界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已有的研究發現,企業面臨的非系統風險與企業管理層有關,管理層所做的經營投資決策對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控制風險等起著決定性作用[1]。已有關于高管異質性與企業風險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討論了管理者過度自信(余明桂等,2013;畢曉芳等,2015)[2,3],利用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管理層過度自信與企業風險承擔水平顯著正相關,即更自信的管理者更風險承擔的能力越強,對企業價值和投資效率有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已有學者從CEO的權利f朱曉琳,2017)[4];高管性別(陳金龍,2015)[5];高管從軍經歷(葉建宏,2017)等與管理者特質有關的方面進行了探討[6]。但鮮有文獻從高管職業生涯預期的角度對其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基于此,本課題組主要對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并對其二者之間的作用機制進行驗證分析。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聲譽效應中介作用。基于Fama(1980)提出的代理人市場 聲譽模型認為,企業聘用的高管所追求的目標不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貨幣薪酬,高管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實現自我價值,贏得良好的市場聲譽[8]。已有研究表明,越重視自己聲譽的管理層更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運行狀況,公司運行中暴露出存在重大內部控制缺陷會滋生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進而對經理人的聲譽以及職業前景帶來嚴重的影響(高厚山,2016)[7]。基于聲譽效應,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越高 風險管理嚴格 企業風險越低的分析路徑,本文認為,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越高,其為了維護個人聲譽,會更加注重企業的風險管理,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基于此,假設: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職業生涯預期越高的高管管理企業,企業風險管理越嚴格,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低。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數據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2012-2017年的國有企業為初始樣本,按以下標準進行篩選:(1)剔除金融保險類企業、ST企業(ST、*ST)與PT企業;(2)剔除變量的異常值;(3)對連續變量進行1%的winsor2處理,最后得到2614個樣本,運用Estata15對數據進行處理。所有研究數據來自CSMAR數據庫、Resset數據庫與DIB數據庫。
(二)模型設定
聲譽效應
為了檢驗假設 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對企業風險的影響是否受聲譽效應的作用,建立聲譽效應中介模型進行檢驗。
上述三個模型,如果模型(l)中α1顯著則說明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對企業風險有影響;模型(2)中β1顯著則表明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對投資效率有影響;若模型(3)中y1不顯著且y2顯著,則存在完全中介效應,若y1顯著且模型(2)、模型(3)中β1、y2與y1同號則存在部分中介效。
四、實證分析
回歸分析。聲譽效應檢驗分析。表1中的第(1).(3)列為中介效應回歸結果。表l中的第(1)-(3)列為聲譽效應回歸結果。第(l)列為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企業風險的結果,在此不再贅述;第(2)列為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內部控制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其在1%的水平下兩者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表明對自己職業生涯期望越高的高管,為了維護自己良好的聲譽,更加重視內部控制;第(3)列為加入內部控制這一中介變量后的回歸結果,結果表明加入內部控制變量后,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企業風險在1%的水平下與企業風險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也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表明對自己職業生涯期望越高的高管,更加重視自己的聲譽,將會更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進而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假設得到驗證。
五、結論
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對企業風險的影響具有影響。通過聲譽效應的隱性激勵,職業生涯預期越高的高管,為了維護自己在行業和公司建立起來的聲譽,同時其更加重視自己聲譽受損帶來的影響,為了減輕“聲譽風險”的發生,其通過完善企業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本文利用2012-2017年的國有企業公司對其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高管職業生涯預期可以抑制企業風險的發生,聲譽效應發揮主導作用。這也說明了聲譽對于企業高管具有“隱性”的激勵作用,該研究為企業制定“顯性…隱性”的激勵契約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方紅星,陳作華.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有效應對特質風險和系統風險嗎?[J].會計研究,2015 (04):70-7+96
[2]余明桂,李文貴,潘紅波.管理者過度自信與企業風險承擔[J].金融研究,2013 (01):149-63
[3]李海英,畢曉芳.制度條件、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市場價值[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 (02):5-14
[4]朱曉琳,方擁軍CEO權力、高管團隊薪酬差距與企業風險承擔[J]經濟經緯,2018,35 (01):100-7.
[5]陳金龍,肖玲.女性高管、過度投資與企業價值的關系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5,12 (05):77-85.
[6]葉建宏.核心高管參軍經歷對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J].金融論壇,2017,22 (09):68-80
[7]高厚山,張俊民.市場化進程、獨立董事聲譽與盈余管理[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10):46-51
[8]Fama E F, Jensen M C.AgencyProblems and Residual Claims[J].Journal ofLaw&Economics, 26 (2): 327-49
基金項目: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校級高管職業生涯預期與國有企業風險:理論路徑與經驗佐證課題(編號:XJSK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