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玉花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對當前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指出當前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改進對策,從而更好的推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進步。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新農村;管理策略
在我國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背景下,很多地方卻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往往忽略了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很多農村的經營方式轉變滯后,這給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在現代新農村建設基礎上,需要積極探索有效途徑來進一步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從而使我國農業經濟得以穩定良好發展。
一、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外出工作人員較多,農業生產力明顯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城鎮化建設的深入,城鎮與農村的差距越來越大,然農業生產創造的效益有限,且容易受天氣因素、土地因素等影響,農業生產效率、數量無法保證。很多農村勞動力認識到了這一現象,為了為家庭帶來穩定、更高的收入,選擇前往城市打工。再者,城市化建設的深入創造了大量勞動機會,需要大量能夠適應高強度勞動的勞動力工作。因此,現在我國越來越多農村青壯年前往城市參與建設、勞動,獲取相應的金錢報酬。正因為我國很多農村區域的青壯年均外出務工,只有老人與孩子留在家中,老人體力有限,孩子年紀又小,無法勝任農業生產這一高強度工作。即便部分農民并沒有完全放棄農業生產,但農業生產數量明顯減少,農業生產無法有序地開展。
(二)農業生產技術老舊,土壤出產量不高
農業生產受多種因素影響,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明顯較差,這也為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很多農民現在還在使用傳統的農業作業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導致農業產量無法有效提高,嚴重影u向現代化農業可持續化發展。再者,我國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大量專業人才參與城市建設,但很少有專業人才愿意參與進農業生產服務,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質量,影響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三)家庭式經營模式過多,農業生產效率過低
現今,我國農村農業生產,依然是以家庭式、小戶式為主,這種經營模式不僅影響農業生產效率,也為新農村建設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尤其是在我國科學水平飛速發展、不斷有先進科學技術問世的情況下。現今,有很多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設備問世,但是對家庭式經營的農戶而言,購置這些先進設備需要過多資金,無法大規模、長期使用。因此,即便有農機管理部門推廣人員推廣,很多家庭式農戶依然選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與效率。
(四)對農業經濟管理沒有準確認知
為推動新農村建設,我國各個地區的政府都對相關文件進行了詳細解讀,并且發布了相關文件,從而提高農村人民對新農村建設的認知與理解。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人民依然存在文化知識水平低下,對農業經濟管理概念不了解,認知不足,理解不夠的現象,這一現象限制了當地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導致農民無法高效的配合相關政策,導致很多農村的新農村建設無法落實或建設不到位。再者,部分地區的政府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較差,無法詳細準確的與農民溝通,這些因素都導致農村人民對農業經濟管理認知不足。
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對策
(一)將農業、工業聯系起來
新農村建設期間,想要留住勞動力,甚至想要吸引勞動力回農村,就必須在當地建設工廠,滿足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村人們的工作愿望,避免農村勞動力流失的現象。為了促進農業發展,當地政府可以優惠政策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當地辦廠,將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聯系起來,讓當地的農村人民有事情可做,可在獲取穩定工資的同時,進行農業生產,從而提供農業生產量。因為農業生產分農閑、農忙兩個時間段,因此大量農民工會在農閑期間外出打工,在農忙時回到家園,進行農業種植或農業收割。而常年外出打工,家中的老人、孩子無法照料,且部分勞動力的回家費用較高,為了節省開支,可能一年只會回來一次。因此,當地政府應積極游說當地工廠,促使當地工廠在農忙時放假5-7天,促進農民回家進行農業生產。
(二)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
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其實是指導農業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依據,但是現有的農業管理制度并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的需求,因此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這一缺陷,結合我國農業管理制度的實際應用情況,農業經濟發展情況,不斷找出農業經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首先,將國家政府對農業經濟管理的指導意見當成根本綱領,切實實現國家政策。其次,在實施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對策時,必須考慮到所處環境、所處區域的差異性,結合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具有針對性的對策。最后,在建立相應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對策時,需明確現代化農業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要求,才能建立具有當地特色、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管理制度,才可合理科學的分配生產資源,才可創建更具特色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
(三)加快農業經濟管理囝隊的建設
想要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促進我愛國農業生產活動安全、有序、高效的進行,就必須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敢于吃苦受累、愿意深入農村人民群眾、交流溝通能力強的農業經濟管理團隊,且還要不斷提高團隊管理人員的各方面素養。在實際情況基礎上,制定并頒布相應的管理對策,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持續提高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素養。
三、結束語
總之,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農業生產技術落后、農業產業鏈不健全、創意農業發展不規范等諸多難題,需要從資金、人才、技術等諸多方面入手,集合政府、社會、農村的諸多優勢資源,倡導發展創意特色農業,真正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文峰.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6(42):58.
[2]李婭.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 (4):22-23
[3]胡小鬧.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方式研究[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