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華
摘要:農產品加工業是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本文分析了彰武縣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優勢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加快彰武縣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業;優勢;問題;建議
農產品加工業是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目前,彰武縣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68家,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龍頭企業30家。2018年底,彰武縣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實現20.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有效拉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彰武縣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優勢
(一)農產品資源豐富
彰武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70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150萬畝,水稻、大豆、薯類等種植面積20萬畝,雜糧(豆)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油料作物種植面積70萬畝,花生和黑豆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登記認證。彰武縣是遼寧省畜牧基地縣,牛飼養量32.2萬頭,出欄量15.4萬頭;肉羊飼養量134萬只,出欄量80萬只;家禽飼養量602萬只,出欄量313萬只;牧業年均產值53億元。
(二)擁有多樣的特色農產品
由于彰武光照充足,溫度適宜,沙地土壤通透性及鉀鈣肥力較好、地下水豐富、作物病蟲害輕、無污染,因而生產甘薯、馬鈴薯、大果花生、雜糧、沙泉大米等沙地特色果蔬。
(三)國家政策支撐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政策的出臺,以及國家“南畜北移”戰略的制定,特別是針對遼西三市出臺的實施新一輪突破遼西北的優惠政策和阜新市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政策,為彰武縣農業轉型升級和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平臺廣闊。彰武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以成為彰武縣農產品加工的核心區和聚集區,為農產品加工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同時省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平臺為農產品加工企業進入國內外市場、產品研發、原材料進場等提供了服務保障。
二、彰武縣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對農產品加工業認識存在偏差。雖然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被確定為彰武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但由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慢、投入高、風險大、回報率低,常被定位為富民不強縣的行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帶動種養業的大發展,帶動農戶的穩定增收,帶動產業鏈條的延伸未被充分認識。
(二)抓農產品加工業合力不足。雖然制定了《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三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意見,出臺了扶持政策,但抓農產品加工業多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并沒有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給予高度重視,沒有真正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載體來抓,缺乏必要的專門組織機構和相關人員,沒有形成抓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導致其發展速度相對滯后。
(三)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影響力競爭力不強。彰武縣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分布散、效益差,聯結市場、帶動農戶能力弱。多數企業技術力量、管理力量不強,企業的自我創新能力、研發能力不高,產品加工缺少深度,多數仍停留在初(粗)加工產品層面,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場的風險能力不強。
(四)農產品加工業政策配套不到位。彰武縣尚未出臺農產品加工業的優惠政策,更多的是引用國家、省市政策,對企業沒有吸引力,使企業覺得在哪都能享受得到,來彰投資的勁頭不足,招商引資困難。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相關融資、服務、人才、技術等扶持政策尚有欠缺,影響了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三、加快彰武縣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幾點建議
(一)轉變思想觀念,集聚工作合力
要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制定和完善產業發展、基地建設規劃,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龍頭企業、重點基地和重要扶持政策的跟蹤督查。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指導、協調、服務,健全和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理順部門分工,明確管理權限,推進彰武縣農產品加工業快速健康發展。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指導力度,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建立健全領導聯系、部門幫扶、政策扶持、項目傾斜和銀企對接等服務體系,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全縣農產品加工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強化頂層設計,明確發展方向
有關部門要加強規劃編制的制定和實施,構建以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初(粗)加工、精深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等三個層次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規劃,以農產品基地建設為重要支撐的規劃體系,明確目標方向、產業布局、戰略重點和保障措施,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發揮指向明確、穩定有力的引領作用。
(三)強化招商引資,增強核心競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選擇優勢項目,引進一批農業產業經營的龍頭企業。要重點扶持和培育一批投入產出率高、發展勢頭好、帶動能力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科企合作和銀企合作,進一步增強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精心篩選、包裝、推出一批重大項目,運用各種平臺,瞄準國家級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招商,吸引大批中外優質企業、資金、技術和人才進入我縣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領域。同時,要加強職能部門間的協調配合,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優化發展環境,提高簽約項目落地率,促進項目盡早實施并發揮效益。
(四)強化基地建設,滿足企業需求
一是圍繞糧食、油料、畜禽等主導產業,以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以標準化、規模化的種植、養殖為依托,建設一批資源優勢和地域特色明顯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二是推進農產品加工基地核心區、示范區和聚集區建設進程,通過集中規劃、集中布局、集中生產,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同時,要加大農產品加工的集聚區扶持力度,配置更多的資源要素,將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成為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輻射帶動明顯、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特色產業園區。
(五)三產齊抓共管,實現深度融合
要突出抓好原料基地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以及服務配套產業,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和培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農產品加工向食品加工轉化。要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切實做好農產品和市場的對接,通過完善農產品營銷服務網絡,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倉儲,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措施,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深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改革,推動產學研融合創新,持續推進科技興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