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邦 郝春旭
摘要:地質工程常常在偏遠地區展開施工,該工程作業難度大、易受環境影響,因此安全管理的范圍和難度很大。只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將地質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常態化落到實處,從而減少事故發生。本文對地質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國地質安全生產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地質工程;安全生產;分析
我國各項事業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取得了很大進步,與此同時各類事故也頻頻發生。地質工程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工作,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諸多不足,導致相關安全事故規模和數量都呈現大幅增長,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對地質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相關情況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鑒性。
一、地質工程施工項目的特性分析
第一,地質工程最首要的特征是分布極為廣闊,但是不同項目的施工條件又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第二,工作環境復雜且惡劣,高空作業和野外作業多有出現;第三,地質工程機械操作水平不高,人工操作部分很多,勞動強度大;第四,人員流動性高,不同項目相對應的施工隊伍和工作人員不同,從而導致人員素質存在較大差異,安全意識參差不齊。
二、安全管理常態化的內涵分析
安全管理常態化是以制度化保證常態化,以科學化推動常態化,簡言之即是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學化。首先,分解安全生產的各方面責任并將其落實到各崗位工作人員,形成健全的安全責任體系和高效的運行機制,以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促進安全工作開展。其次,借助互聯網優勢,記錄相關信息數據并建立安全管理相關信息系統,進一步實現安全管理信息化。避免環境條件的缺陷,盡最大努力減少作業場所的不安全因素,有利于實現安全建設項目的常態化。
三、當前地質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缺陷分析
(一)違規違章現象突出
調查發現,不少企業受利益驅使,偷工減料,缺斤少兩,不按照操作流程工作,由此導致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數,為地質工程安全生產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二)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差
地質工程實際工作多為非固定作業且工作性質十分艱苦,且工作常受環境影響,不少剛涉足的年輕人包括一些技術人員在做過一段時間后不愿從事該工作,從而導致施工人員較其他行業的流動性較大,地質工程隊伍工作人員組成復雜,且不少隊伍中未受過專業訓練的農民工、臨時工占比較大,導致整體專業素質不高,相應的安全知識儲備不足。
(三)工程單位未給予足夠重視
部分地質工程企業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對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夠重視,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安全生產和企業效益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例如某些企業只是將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口頭或文件上,但并未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沒有給予安全管理應有的重視,從而可能導致地質工程安全事故發生。
(四)企業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許多單位安全監督管理意識淡薄,沒有充分意識到地質工程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即使設置了相關部門但也沒有安排專業知識夠硬和能力夠強的工作人員,甚至諸多地質單位并未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這無疑是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實的一大障礙,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困難。
四、地質工程安全生產措施分析
(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考核制度
在全面深入了解地質工程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要素的基礎上,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生產責任制和安全考核制度,任命相關負責人并將責任落實到小組和個人頭上是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徑。第一,地質工程單位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相關安全制度,加大對安全管理的資金投入,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相關工作;第二,將安全工作細分到個人,將責任貫徹落實到基本工作,讓各級別的安全負責人簽訂責任書,并建立相關的獎懲措施,提高各負責人的工作積極性;第三,落實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手段,定期檢查行業安全生產,加強地質工程安全工作的督促與管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二)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
地質工程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主要由人操作,所以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有直接關系。開展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是地質工程單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結合地質工程工作的特殊性,科學解釋相關安全問題,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此外,安全管理人員的學習教育還應采取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方式,并采取一定的考核措施,經考核不達標的施工人員應加以提醒和督促。
(三)借助科技,提高單位信息化管理水平
1.構建安全管理信息庫
信息化時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借助科技,構建包含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危險源種類和風險程度等相關的數據,并且通過網絡及時與單位安全數據庫溝通,做到隨時更新,即使反映安全生產信息,為安全管理部門高效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2.建立危險源監管系統
危險因素識別是建立監管系統的第一步,臨時用電、高空作業等都是地質工程項目常見危險源。經確定的危險源應納入安全管理范圍,將其風險程度及時傳達給施工人員,并在作業區設置相關安全標識牌標明其風險,有重大風險的危險源應登記并報告相關部門。此外,安全負責人員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檢測危險源動態,在必要時刻發出警示,保證人身財產安全。
(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改善安全生產環境
安全生產是工廠質量的重要基礎,要從根本上嚴格規范施工人員施工行為,促使施工人員將安全作為第一要務。地質工程單位應深入全面地開展安全生產相關活動,例如內容豐富的安全培訓和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從而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有效改善安全生產環境。
五、總結
地質工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安全生產管理是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安全生產管理的重心是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對安全生產環境中存在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希望對地質工程安全管理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高盛林.淺析安全生產管理在地質鉆探工藝技術中的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8,14.
[2]陳洪偉,朱江.淺談地質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常態化的目標實現[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7.
[3]韋鵬澤.論金屬礦山地質工程危害與安全防治[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