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智

摘要:隨著區塊鏈應用的日益增多,這項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引發關注,進而航運區塊鏈將顛覆航運業。區塊鏈技術其核心價值在于使航運企業的大數據運用更加有序、安全和穩定。本文闡述了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現狀,探討區塊鏈技術對航運業可能產生的影響,并分析了當前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困境。
關鍵詞:區塊鏈;航運;應用
一、區塊鏈的定義及特征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擁有如下特征:
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件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征。
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獨立性。基于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種數學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絡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當前區塊鏈技術安全基礎架構具有允許風險誕生于局部但不會讓風險蔓延到全局的特征,能很好地解決當前信息安全領域中的竊取身份、篡改數據、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等棘手問題,因此區塊鏈技術必將在航運領域發揮作用。
二、當前航運業的發展現狀
航運業屬于傳統行業,涉及諸多紙質文件遞交流程,例如船舶買賣合同、船舶租賃合同、運輸提單、港口通關文件、信用證和其他附帶單據等。文件操作成本高,且不同的權益人如海關、卡車司機、貨輪等參與各個階段的交叉點又很多,使得在信息傳遞、質量管理和海運提單中的難度及風險進一步加劇。當前航運業面臨主要問題如下:
(一)手續繁雜
航運供應鏈陷入大量中間商紛繁的文件和行政溝通泥潭之中,比如報關、保險及海運、公路、鐵路之間的轉運等等,成本高達運輸總費用的五分之一。
(二)信息不共享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國際貿易中減少信息共享和邊界管理方面的摩擦可能會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5%,交易量增加15%”。國際航運作為國際貿易的衍生品,與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也是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信息流與物流不同步
航運貿易中紙質文件通常與物流不是同步到達,經常出現文件晚到,貨物擱置港口的情況。
(四)效率低成本高
據2017年奧緯咨詢的報告預測,“利用區塊鏈技術縮減結算周期,每年可以節省100億至200億美元,這筆節省的巨額費用正是與區塊鏈產業相關的市場空間。”
三、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
信息互聯網的發展降低了獲取成本,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航運業傳統的層級式管理,提升了溝通效率,降低了成本。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推進了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轉變,鏈接世界,提升效率。對于具有全球化特點的航運業發展有著極大的運用潛力:
(一)港航EDI應用。在航運進出口貿易中,一次船期將簽訂十多種業務單證,涉及銷售、采購、貿易商、承運人、口岸部門、港口、倉儲等一系列主體。為了實現無紙化交易和政府單一窗口服務,世界各國、各口岸都有自己的EDI服務商。各服務商訂立不同的數據交換格式和標準,其中心化服務系統使得航運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交換格式混亂,在數據安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隱患。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可以打破傳統EDI的核心地位,各港口接入相同的P2P網絡,約定相同的貿易提單標準格式,可以實現航運數據的高效、快速交換,降低交易成本。(見表1)
(二)去中介化。航運企業與最終用戶之間存在著一些中介機構,如貨運代理公司和無船承運人。由于航運企業通常只關注于海上運輸,難以滿足客戶對“門到門”的服務需求,因此貨運代理公司的“一攬子”方案更能夠獲得最終用戶的青睞。這看上去是個多贏的局面,但實際上仍然是一種中心化架構。航運企業逐步打通多式聯運物流產業后,可利用區塊鏈技術向實際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目標。
(三)物流管理。通過傳感器采集船舶位置、貨物存儲溫度、濕度等數據并實時上傳至區塊鏈永久保存,實現航運物流管理中貨物的追蹤。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透明性、多方訪問權限特性,保證了數據的真實可靠。時間戳、可溯源特性可分別物流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行為的法律屬性,方便發生貨損時舉證。提升航運協作性和物流效率。
(四)船舶登記。當前,船東進行船舶登記時,仍然需要人工填寫和處理各種文件。船舶登記整個過程往往存在跨越邊境和時區的問題,這使得整個過程非常復雜和耗時。在某些情況下,跨越半個地球去簽署一份法律文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有了區塊鏈技術,這些過程都將省去,大大節省船東的時間和成本。
(五)信用評級。2008年之前,航運業過度融資,大力造船,培養船員,受經濟危機影響,波羅的海指數瞬間崩塌,行業如今面臨融資困難的處境。其原因在于航運企業線上交易規模小,無法實現大數據背景下的風險評估,只以企業的經營流水和運輸業務數據來評價企業信用存在片面性,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交易的透明化,將企業的運輸工具、物流設備場地實現數字資產化,將數據上傳至區塊鏈,使得融資雙方實現點對點可信交易,不僅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和交易成本,也利于航運業透明,健康的發展。
四、區塊鏈技術應用困境
(一)社會公信力不足。國際航運業務涉及海關、邊防、檢驗檢疫、海事等部門,難以真正實現去中心化,這將成為航運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主要障礙之一。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和研究機構應當加強合作,提升航運業對區塊鏈技術的認可度,推進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
(二)缺乏統一標準。目前,區塊鏈技術的行業應用仍然處于測試和完善階段。在區塊鏈技術全面推廣應用之前,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和技術協議,以確保行業、設備、系統、數據等正常交互,具體措施包括:優化數據冗余機制,減少各節點的資源開銷;解決數據中心化問題,確保物流鏈順暢運行。
(三)安全性有待提升。以比特幣為例,自2011年以來,全球己發生多起因黑客攻擊而造成比特幣損失的案例。由此可見,區塊鏈的安全性并非無懈可擊。航運業對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的要求極高;因此,在安全性有待提升的情況下,區塊鏈技術尚無法全面應用于航運業。
(四)受航運業傳統運營模式的制約。面對新技術的應用,行業主體往往要求其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滿足監管要求,還能與傳統的行業運營模式對接。在航運業現有的運營模式下,各節點的分工和運行均比較成熟;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改變航運業原有的生態環境,必定會受到利益相關者的抵制。
五、結語
當前,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具體應用模式尚待探索。從長遠來看,區塊鏈技術將推動生產關系發生顛覆性變革,使生產關系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先進生產力相適應,未來必然將對航運業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孫輝,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前景[J]水運管理,2018,05
[2]唐惠宇.區塊鏈技術在航運業的應用價值及應用困境[J].集裝箱化,2019,05.
[3]徐凱.區塊鏈技術在港口與航運領域的應用趨勢研究[J].港口經濟,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