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鏗
摘要:隨著現如今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形式已經和我國目前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產生了嚴重沖突,阻礙了我國工業園區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園區建設已經成為了目前改革發展過程當中的必然趨勢。本文主要針對工業園區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工業園區;建設;可持續發展
O引言
當前工業向著園區集中,有效實現了工業的集聚效應,是同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以工業同區建設作為基礎,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由于工業園區建設是屬于一項系統化的工程,還會涉及到多種理念,如招商理念和管理理念等,但是最終的核心內容就是可持續發展理念。
1實現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1.1合理選址
合理選址在一定層次上關系到招商引資效果、城市功能利用以及園區自身的遠期發展空間等。所以,選址的合理性特點不僅直接關系工業園區的持續發展,更是和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關系。那么對于合理選址的要求和原則可以遵循以下五點:第一點,能夠充分運用現有的或者是即將動工的交通運輸工具和設施,達到交通便利的特點;第二點,則是能夠有效降低建沒成本;第三點,注重產城融合,需要距離城區較近,合理運用城市現有的功能特點,從而對城市的未來發展起到拉動的主要作用;第四點,少占用耕地,尤其是農村的基本農田;最后一點則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發展空間。
1.2科學規劃
規劃工作是會直接關系到園區的功能以及入園企業未來發展需求等多個方面。所以,針對工業園區建設的規劃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第一,對于整體的設施應當實現分步開發,要和城市的總體規劃相結合;第二,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第三,近期和遠期有效結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充分體現現代化工業園區對于每一種基礎設施的需求[1]。
2實現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1構建投資者宜居宜業的投資環境
根據當前我國各地的工業園區建設現狀來看,只有區位優勢和優惠政策遠遠不夠。隨著當前我國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以及貿易戰背景下各國對我國優惠政策的關注和擠壓,優惠政策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少,吸引力也逐漸降低。那么構建良好的宜居宜業的投資環境,不僅關系到企業是否能夠引進發展,還關系到人園企業是否能夠保留得住。
2.1.1注重產城融合
現如今完善園區城市功能和提升園區整體品位應當具備便捷、高效的中介服務組織和中介服務機構,構建便利的信息、產品、技術相結合的能力和擴散能力;擁有良好的吃、住、玩場所等。在這一環境之下,企業家不僅在投資的過程當中具有安全感,還會在投資的過程當中產生愉快心理,有助于實現園區的可持續發展[2]。
2.1.2構建誠信政府,加大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
當前的市場經濟不僅是法制經濟,更是誠信經濟。對于一級政府而言,首先是需要能夠完全的依照契約精神進行開展,不能夠因人而變,除了國家宏觀政策變化之外,還需要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其次,秉承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依法辦事。在服務方面,需要不斷簡化辦事程序,有效提升辦事效率,實現“最多跑一次、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等,同時還要構建高素質的管理隊伍,確保服務質量。
2.2營造優質的工業園區文化
現如今一家企業要是想有效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針對企業文化加大重視。而且著名的杰克·韋爾奇還提出了“文化因素才是有效維持生產力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更是屬于沒有極限的動力來源。”同樣,一個園區要是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應當針對文化加大重視,需要工業園區能夠營造出優質的文化氛圍,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發展。
2.3培養專業的本地企業家
招商引資作為工業園區建設過程當中的主題,要改正只招外商的慣性思維,不能夠忽視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由于本地人對家鄉土地有著無比的熱愛,所以本地人一般都不會輕易離開家鄉到別處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要想有效培養出專業的本地企業家,首先,在資源要素上給予傾斜,優先吸引有資本的人回鄉投資創業(浙江的“浙商回歸”和美國的“制造業回歸”均是在這方面開展的有益探索);其次要鼓勵本地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創辦大學科技園區[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工業園區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還存有著很多機遇和挑戰,目前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還停留在產業鏈結構和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所以本文將以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基礎,進而探討可持續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何淼,霍林郭勒市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J].中國民商,2018(3):00068-00068.
[2]童惠洲,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園區人才聚集效應[J].現代經濟信息,2017(14):133-133.
[3]牛西,張新芝,李小紅,綠色發展背景下江西新型工業化與園區可持續發展[J].企業經濟,2016(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