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祖華
摘要:基于我國電網事業的迅猛發展,配電網的應用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使得配電網在規模和結構方面發較大轉變。在此背景下,配電網運維管理工作的開展顯得至關重要,關乎到配電網能否穩定運行,降低故障問題的產生,再結合技術改造的開展,實現配電網朝著自動化、科技化、專業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基于此,本文針對配電網運維管理及其技術改造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配電網;技術改造;電網系統;運維管理
作為電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配電網的構造會隨著電網系統的升級改造而發生一定的轉變,而配電網的技術性與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到電網系統的運行的穩定性,意味著配電網運維管理工作開展的愈發出色,其電網系統的運行可以學得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需側重對配電網運維管理工作開展的開展,并深入分析研究其配電網技術改造的落實,進而為電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一、現階段配電網運行現狀分析
(一)不均衡的荷載分布
作為電網系統運行常見現象,電路負載功率的不平衡現象時有發生,而主要產生因素包括其設計理念較為滯后,再加上各個地區、區域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呈現出不平衡發展的狀態,使得無荷載區域與荷載區域無法進行有效的合理劃分。在此背景下,部分地區的發展建設水平超前,使得其區域發展過程中供電網路所供應的電力無法滿足該區域的實際發展需求,這就極易導致電路處于超負載、滿負荷的狀態,進而造成較大的功率損耗,如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改造,勢必會造成嚴重的電路、設備損壞[1]。
(二)滯后配電設備
縱觀近幾年電網系統運維維護工作的開展,其中線路老化、設備滯后的現象較為多見,具體表現為架空線路陳舊、部分電纜線因長時間使用而老化,并且部分供電設備落后導致其電網運行受到嚴重限制[2]。例如無功補償型電容器、隔離開關以及配電器等其它供電設備等,這就導致現代電網系統運行實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如若不進行及時的設備更新,勢必會對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產生嚴重的影響,并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出現,對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不合理的設備布局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配電網布局呈現出不合理的狀態,在現階段發展建設中,其區域之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在此背景下其供電網設備布局依舊沿用著傳統的布局方式,那么極易導致電力消費分配不合理現象的產生,這對人們進行電力能源的應用產生嚴重的影響[3]。而要想實現對這一現狀的改變,需要側重對各個地區實際發展水平的參考,做到其設備合理布局,保障其電網系統的運行滿足區域的實際發展需求。
二、配電網運維管理及其技術改造
(一)構建專業化配電網管理部門
要想進一步提升配電網運維管理效果,需進行配電網管理部門的完善構建,依據電網運行實際狀態,進行檢查小組的構建,而針對檢查改造工作的開展需要由電力企業的運維檢修小組進行全負責。與此同時,應結合具體情況制定運檢工作計劃,并督促對計劃的落實和貫穿,最后對工作計劃執行效果進行檢查和分析,以此保障其運檢工作計劃的有效落。需要注意,針對配電檢查小組的構建,需要分為城市配電組、農村配電組兩部分,針對不同地區進行配電線路的檢修和維護,結合對專業化檢查的開展,實現對運維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4]。另外,需重視對運維管理工作的專業化開展,注重對電網運行期間存在問題的有效解決,而在此其中,運維檢查小組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需要進行運維工作的合理調度,并有效分配所有運維檢查人員,進而最大化發揮出運維檢查小組的作用和能力。此外,運維檢查小組需時刻監督和指導供電所的實際運行,如若出現違規操作或者不合格操作時,需要給予科學指導,進而保障其運維檢查工作的高質量開展,促進電網系統的穩定運行,提升配電網管理水平,降配電網運行故障問題出現幾率。
(二)側重新線路建設改造
縱觀當前針對配電線路的建設,主要形式為單輻射,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和影響,使得多條線路的建設受到嚴重的阻礙。并且在此形式下,所帶用戶也基本為農村用戶,而城鎮用戶與工業用戶的應用僅占據小部分,所以極易導致線路負荷不均衡的現象出現。基于此,針對配電網的技術改造,應側重對新變電站線路的建設[5]。而針對新建線路的具體建設,需要注意對線路的合理設備,摒棄以往單輻射設計方式的應用,側重對雙回及其以上方式的應用。與此同時,線路走廊的合理應用也直接關系到配電網的實際技術改造效果。當然,在負荷線路切割過程中應側重對新線路的重新劃分,進而在縮短線路半徑的同時,促進配電網的穩定運行。
(三)強化線路之間聯絡
當前,部分供電公司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存在站外布置少、布點限制、lOkv線路通道限制以及線路通道協調難度較大等問題。尤其是針對部分農村與城市地區而言,其變電站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無法進行全區域的覆蓋,進而導致線路半徑較大,使得運維檢查人員其工作的開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基于此,針對技術改造的開展,用秉持著“先主桿線路、后分支線路”的原則進行計數改造,并依據具體情況,對具備聯絡條件的線路進行聯絡關系的構建,以期配電自動化有效構建[6]。而等到聯絡關系構建完畢,其指揮調度部門可以依據實際電路運行與負荷情況進行運行方式的合理調整,實現對線損偏離、末端低電壓問題的有效避免。此外,聯絡關系的構建可以實現線路故障期間進行非故障區域的代供,進而提升線路運行的穩定性。針對配電網自動化的構建,實現對線路控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降低故障問題發生率,并實現對停電范圍的有效縮小,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故障區域供電的恢復。
(四)注重低壓臺區建設
縱觀現階段電網系統的運行,傳統低壓供電模式的應用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日漸增長的實際用電需求,并且當前其低壓供電模式的應用極易造成電纜和設備的損害。而臺區單配變運行在負荷運行期間,其電纜與低壓負荷開關極易承受較大的負荷電流,進而導致線損問題市場發生。基于此,需要注重對低壓臺區的有效建設,側重對新建臺區的建設,將以往單臺配電承載轉變2臺或者是多臺配變共同承載,以此降低線損問題的發生率,實現對供電半徑的減少,提升電壓的穩定性和質量,對原有低壓線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改造更換,可以促使其技術改造工作的開展朝著效率高、低成本、管理水平高的方向有效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網系統的運行效果與配電網建設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其配電網設計技術改造與運維管理效果會直接影響到電網系統的運行效果。基于此,要想進一步保障配電網的科學改造,應強調對現階段配電網運行現狀的分析研究,明確當前配電網技術改造與運維管理的具體內容,提出針對性運維管理與技術改造措施,實現為電網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振中,郁冬明簡析10kV配電網中變電設備安裝技術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7 (12)
[2]莊健.簡析10kV配電網設備運行巡檢維護工作要點[J].科技、經濟、市場,2015(8):80-80
[3]周志豪.簡析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在10千伏線路故障處理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 (35):185-185.
[4]應頌章,支丙勇.配電網運維管理及建設改造原則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 (9):7-8
[5]孫毅,高原,趙新蕾.配電網運維管理及建設改造原則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7(21):164-164.
[6]林城杰.淺析配電網運維管理方法及建設改造原則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