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摘要: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逐漸由快速增長狀態趨于平緩,市場對土地需求明顯降低,國有土地出讓金的收支規模在全國范圍呈現出下降趨勢。面對該現象,為促進土地出讓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應及時掌握城市土地出讓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治理方式,以此發揮土地出讓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城市;土地出讓;問題;治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能夠交易的對象,人們可利用出讓與轉讓方式促進土地使用權流通,以此帶來經濟收入,帶動市場改革與經濟建設。隨著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不斷改革,一系列問題相繼產生,影響了土地交易市場的持續發展[1]。對此,做好問題的治理工作,科學分配土地資源,推動城市化與市場化的穩定發展,具有實踐意義。
一、城市土地出讓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具體來講,我國土地使用上的相關法律總體比較完善,在具體細節方面,法律法規仍稍顯籠統,為不法分子鉆空子提供了便利。如:在《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內,對于商業、娛樂、旅游等住宅用地方面,并未明確規定相應條件,給制度執行人、不法分子提供了操作空間,政府很難按照科學標準對土地出讓過程有效監管,導致土地市場較為混亂。同時,在城市土地出讓的調控上,現行法律存在重復現象,完整性不足,條款之間并不能相互匹配,甚至于,不同條款間存在矛盾[2]。如在《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有如下條例,“只要土地使用超過期限,土地上一切問題應收歸國有”,該條例和《物權法》明確界定的物權神圣不可侵犯存在矛盾。另外,在城市土地出讓過程中,還存在法律主體含糊不清現象,如:在《憲法》 《土地管理法》中,都明確指出城市土地所有權為國家所有,并將土地使用、土地出讓面積行政使用權給劃撥各級政府,卻并沒有清晰規定國有土地的法人代表,導致土地控制權仍在地方政府手中。
(二)土地出讓金制度仍不完善
在城市土地出讓階段,出讓金的管理制度存在如下問題:其一,價格機制失靈。當前,國有土地出讓價格主要體現了出讓期限、土地使用的供求,土地真實價值很難體現在土地出讓價格中,加之,土地市場投機因素影響,增大了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操作,土地價格機制失靈。其二,體制不夠合理。在分配土地出讓金時,地方政府對于土地出讓金的分配、使用的自由度高于中央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長速度高于稅收速度,土地出讓金對于經濟發展效果更加顯著,該種情況下,土地出讓金的體制不合理,直接導致土地收益嚴重透支。
(三)土地出讓監管不到位
根據土地管理法可知,地方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所擁有的一系列權利,多是由地方政府賦予,并非土地管理的上級部門賦予。如此情況下,地方政府能夠對土地出讓行為進行干預,影響了土地監管的實施。同時。土地使用權劃撥機制并不完善,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無法及時發現隱性市場中各類土地交易行為,影響了土地市場的正常運行。
二、城市土地出讓治理措施
(一)完善相應法律法規
在城市土地出讓階段,為推動土地出讓過程的順利開展,保障出讓金收支的合理性,完善法律法規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應健全土地法律規范的框架結構。不斷完善中央與地方政府現行法律與規章制度,盡快出臺完善、獨立的法律,對城市土地出讓提供科學的規范,對經營與非經營土地清晰界定,健全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等的詳細思路,有效應對土地出讓過程中的法律漏洞[3]。其次,應明確違法行為的相應懲罰措施。在土地出讓階段,違法違規是客觀存在的,為此,政府應明確界定違法和合法行為,為城市土地的高效管理提供合理法律依據,并清晰界定現行法律中存在的含糊問題。同時,面對違規行為,應制定懲戒措施并予以落實,促進土地出讓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應完善監察部門的相應規范,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杜絕土地出讓過程發生貪污腐敗問題。
(二)改革土地出讓金制度
改革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收益分配等相應制度,強化出讓金的管理,有助于促進市場穩定運行。在土地出讓金收取改革方面,應樹立科學的混合收入模式,通過土地年租制、批租制、物業稅征收的結合,大幅降低土地使用人的財務負擔,使地方政府得到長期穩定的土地增值收入,為城市發展提供穩定和資金支持。在土地出讓金的分配上,改革分配機制,應首先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權、財權明確劃分,并將資源稅、房地產稅作為地方支柱稅種,完善地方稅收體系,劃分各階層政府的財政分配。如此,有效保障城市土地出讓金的收支,促進出讓金的科學應用,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強對土地出讓過程的監管
為保障城市土地出讓過程的合法性、合規性,應做好監管工作。具體來講,在土地出讓過程中,可采用一對一出讓,并對招標、掛牌、拍賣等出讓方式與出讓程序規范化管理,加強土地出讓過程的全面性監管,推動土地出讓的順利進行。同時,明確土地管理部門的相關權利,提高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其監管職能,提高監管質量,為城市土地出讓的作用發揮奠定堅實基礎。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城市土地出讓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土地出讓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出讓金制度仍不完善,土地出讓監管不到位,影響了土地出讓行為的管理水平,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建設。對此完善相應法律法規,改革土地出讓金制度,加強土地出讓過程的監管,推動土地出讓的順利展開,從而規范土地出讓行為,科學利用土地出讓金,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參考文獻:
[1]趙長寶.加強和規范土地出讓金監管的有效途徑[J],中國農業會計,2019 (3):26-28.
[2]蔡艷.淺議我國土地出讓金制度[J].智富時代,2017 (2):113-113.
[3]張耀一.對我國城市土地出讓治理的思考[J].宏觀經濟管理,2017 (0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