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丹 管麗君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的教學已不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教學的整體質量,制約學生的發展。中職數學教學應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突出職業教學的功能,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教師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準確把握中職生特點,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反思,大膽進行教學嘗試,采取有效的授課方法,體現數學的實用性,激發學生求知欲,多角度、多方面探索數學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教學方法? 改革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55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第一,學習態度不端正。大部分中職生有以下錯誤思想:即進入中職學校開展學習后只注重專業課程的學習,忽略了以數學課程的學習。同時,其原有的學習水平也相對較低。由于數學課程相對較為抽象,在其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明顯的不感興趣。第二,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中職生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數學學科學習情況較差。正因為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好,導致其產生對數學的畏難心理,養成了逃避數學課程的不良習慣。三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職生不僅學習基礎薄弱也沒有系統性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也存在問題。據調查和研究分析,我國中職學生存在明顯的缺乏自覺性,無法較好地完成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工作。四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缺少主動性。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相對比較吃力,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沒有學習興趣,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即使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意識,但由于基礎較為薄弱以及整個中職學校學習氛圍不佳,所以導致了學生缺乏持之以恒的主動性。五是方式單一,課堂比較枯燥。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絕大多數的數學課堂教學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課堂教學節奏也基本由教師來掌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學過程過于枯燥,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很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中職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從而制約學生的發展和提升。
二、中職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策略與途徑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
轉變中職數學教學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量”與“度”,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他們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以提高基本的數學素養為根本目的。要重新構建數學教學體系,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考慮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需要,在不影響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的前提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結合生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融合專業特色,增強教學內容實用性。根據中職生基礎,教學內容實行層次組合,將基礎的數學、實用的數學、發展的數學因人因材施教。中職生數學基礎較差,在平時教學中要養成勤歸納多總結的習慣,便于學生規律性記憶深刻。比如,在學習函數圖像時,將學生所學的幾類常見函數(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等)的解析式、定義域、圖像和性質以表格的形式總結類比歸納,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也能從異同點上幫助學生記憶相關的性質。
(二)探索數學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應以研究學生的學法為中心,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方法的研究,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教學方法、指導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豐富教學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要靈活多變地選擇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認為數學學習過程也可以很輕松愉悅。例如:精心設計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探究性教學法、加強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教師也可以運用分組合作、交流、比賽等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進行實例模式展示,將生活情景帶入課堂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索,從而不斷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例如,教師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從而調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樹立學生信心,調動學生積極性,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需要始終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環節。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的閃光點,也要加以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更好幫助其建立更好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改理念提倡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其內涵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課堂教學要使學生在充分活動中獲取知識。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自覺建構知識的過程。它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包含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學中盡量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專業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活動化”,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專業活動,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尤其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給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取長補短,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營造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通過一系列活動獲取知識,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有一種積極的自我學習態度,有機會、有可能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評價改革
數學教學評價應該注重參與,注重過程,注重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己撕驮u價要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和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態度和情感進行,要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鄭成生.中職學校數學課堂改革探究[J].數學通訊,2018,03.
[2]凌貽清.中職數學課程現狀及改革建議[J].中等數學,2016(20).
[3]席曉鳳.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等職業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