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 要】語文作為與數學英語齊名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真學好語文,不僅能夠啟迪學生的思想,愉悅學生的情感,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實現良好的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師工作之必要。
【關鍵詞】寫作能力? 增加課堂互動?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22
眾所周知,語文可以說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只有具備良好的語文基礎和能力,才有足夠的資本去進行之后其他學科的學習,比如說數學、物理等學科中的應用題,英語中的翻譯題,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對的涉及到文字文章之類的事物等等,這些無一是用不到語文的,不僅如此,對語文只有熟練掌握才會在學習上有較強的信心。綜上所述,語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學科教育。關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達到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水平的效果。
一、加強寫作訓練
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必經之路,只有擁有了較為扎實的寫作基礎,以后的學習才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們在平時布置作業時可以增加寫作的次數和作業量,對于課文和字詞等較為基礎的作業,可以相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來進行安排。另外,學生們要在一年級開始就盡量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這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們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事,如果他們及時地書寫記錄到紙面上,不僅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擴展,而且對于事物的描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當然,僅僅是靠寫日記是達不到順利提高寫作能力的效果的,因為日記的記述文體通常較為單一,教師們還可以讓學生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寫一次隨筆并上交,這種隨筆可以是發生一些事情后,讓學生們抒發自己的想法和感悟的,可以讓他們在文章中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等,這樣就可以鍛煉他們對寫作手法的運用水平,當教師們收上隨筆后,對于學生們在文章中的不足之處可以加以標注,并指出他們錯誤以及改正方法,對于其中的優秀之處要加以表揚。以上提到的寫日記和隨筆可以運用但不限于此,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發揮主觀意識,只要腦海中出現一些想法就可以寫出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以日積月累才是最重要的。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初級階段寫作的一種方式,是通過讓學生們觀察一張圖上發生的事物,讓學生們寫出心中所想的一種題型。對于處在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寫作方式既直觀又富有趣味性,而且選用的圖畫一般都是有較強的故事性的,可以保證讓學生們有話可寫,教師們可以多找一些開放性較強的看圖寫話來讓學生們發揮想象空間,多個學生針對一張圖片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們寫完后可以相互分享想法,借此機會,學生們也學會了在多個角度看待一件事,這對于學生們提高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增加課堂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一直有一層隔閡,古代的私塾中甚至不許學生提出質疑,因此很多學生害怕老師。所以在學習中,建立一個較為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增加與學生們的課堂互動,因為課堂互動不僅是促進師生關系的重要方式,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除了在課余時間積累寫作經驗之外,在課堂上通過課堂互動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很多語文教師已經注意到寫作能力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在固定的寫作課上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而且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老師一般不會多加干預,甚至有的老師只是給學生們布置一個寫作題目,剩下的全部交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只會依葫蘆畫瓢,寫作能力是得不到實質性提升的。
教師們可以專門拿出一節課來讓學生們盡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一段話,然后教師對這段話進行專項提問,詢問學生們對于這段話的想法,有什么想說的,要消除學生們分享的障礙,其實每個學生認真聽過后都會有一些想法,只是因為處在小學階段,表達交流能力還不完善,教師們就要制造機會讓學生進行鍛煉。在經過多次這樣的交流之后,學生們的表述能力就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這時學生就養成了交流與寫作的習慣。在教師發現有學生寫出較為優秀的文章后,可以在課堂上朗讀這些文章,這些文章不是一定要文筆引人入勝,一些角度獨特、奇思妙想的文章也可拿出朗讀,朗讀范文一方面可以讓沒有寫出好文章的學生借鑒范文的優秀之處,看出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讓寫出范文的學生對寫作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寫作時自信心充足,相應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增加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又一個重要途徑。其實,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很簡單,是一些簡單的字詞和造句,只要多背多記就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有了作文,有了閱讀,難度不斷加大,語文的差距就是在這個時候拉開的。這時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語文學習靠的是積累,而積累則來源于大量地閱讀。教學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如果想通過讀課文來提高語文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想將語文學好、學透,一定要在“課外閱讀”上投入大量的精力。
在一開始,老師們可以給學生和家長分享一些理解起來較容易的文章和書籍,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這種引導作用得到成效之后,學生們就會自發地進行課外閱讀,不需要再進行督促。教師們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時,其一要推薦一些經典讀物,比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除此之外,在為學生選擇書籍時,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發展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年齡段來選擇書籍。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選擇到合適的圖書并且讓學生愛上閱讀。學生們在閱讀時,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做好筆記,在讀到精彩片段時,及時標注并記在筆記本上作為寫作的材料來使用,通過大量閱讀后,學生積累的句子和寫作手法也就非常多了,學生寫作時用上就會為整篇文章增光添彩,甚至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四、結束語
認真學好語文,不僅能夠啟迪學生們的思想,愉悅學生的情感,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實際的學習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