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
【摘? ?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也逐漸出現了新局面。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傳統僵化的教學方法都對新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著消極影響,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逐漸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 道德與法治?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72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的課程。但是,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導致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效率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本文簡單介紹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的方法,教師要改變學生對道德法治課程的看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一、提升教師講課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智還沒有完全的成熟,還沒有形成自己一套正確的看待世界上人和事的思想體系。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高度發達,各種有用或者無用的信息在互聯網上泛濫,初中生很容易在信息流的沖擊下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被動或主動的接受一些不良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的影響,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學生就可能做出一些不妥當的舉動。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尊師重道的思想沉淀至今,大多數學生對教師都十分尊敬。教師的語言和行動學生都看在眼里,許多學生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要做好榜樣。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需要把學生的思想往積極的方向引導。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己的思想路線就要正確,不要有過激的言行,要用個人魅力征服學生。教師要在思想路線正確的基礎上不斷吸收知識,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逐漸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過去那種填鴨式的、單調枯燥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教育環境和教育形勢,教師需要做出改變,不斷創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及時結合當下的具體新聞事例給學生講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充分把握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結合具體事例,給學生講解課堂知識。教師自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要透徹,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不要在課堂上照搬書本知識,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講課水平,盡量把枯燥的大道理講得生動有趣,引人深思。
其次,過去教師過于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過于重視知識的記憶和傳授,不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絕對不僅僅只是為了升學,取得優異的成績只是教師教學任務的一部分。教師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所以學生最后的成績考核并不是全部,學生平常的學習過程也十分重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積累,注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客觀訴求,和學生保持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重視學生平常的學習過程,就會注意不斷提升自己的講課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激發了。
最后,過去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圍繞教師,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為主,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授課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求知。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確對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但往往不夠關注學生個人,大多關注學生集體的需要。教師需要改良自己的教育方法,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實施分層教學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符合學生的要求。學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更加高漲。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需要堅持不懈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多加強調,在課下也要注意關注學生,多和學生溝通交流。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融洽、聯系密切,就更容易獲得正確的教學反饋,以便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自己的教育策略。理論知識是單調的,教師就算把理論知識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不去實踐,還是無法完全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所以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多多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就更好,教師還能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教師要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踐活動,需要結合課堂的理論知識和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客觀條件,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實踐活動。教師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開展實踐活動花費學生太多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不要忽視理論知識的教學情況,畢竟理論知識是基礎。其次,實踐活動也不能隨便開展,教師要根據理論知識選擇適合的實踐活動,然后要注意考察實踐活動的利弊,分析實踐活動的開展目的,教師需要提前考量開展的實踐活動有沒有很大的作用,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和收獲成不成正比,考慮好后再去具體實行。教師要明確提出學生需要完成的實踐任務,不要讓實踐活動的機會白白浪費,要盡最大可能實現實踐活動的最大價值。只有做好以上的方面,與理論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實現教師豐富教學內容的目的。
教師要開展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可以選取以下幾種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以開展道德故事演講賽,讓學生在課下積極準備,課上抽出時間,聲情并茂地演講自己喜歡的道德故事。學生不僅可以收獲道德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法律問題辯論賽,辯論賽比較緊張生動,學生參與興趣較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抽出時間舉辦,也可以在課下抽出一定時間,指導學生舉辦活動。教師需要結合學習內容,選取有爭議的法律問題,提前搜集好資料,在學生比賽過程中觀察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價值觀正確與否,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自己的講課水平,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其次,教師還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擔起自己的職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制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政策,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