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瀝青路面施工與常見質量,接著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
引言
在市政道路中應用瀝青混凝土是一種較為廣泛的施工材料,如果在公路施工中所采用的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不能更好地滿足施工要求,其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公路的質量、經濟效益、價值和社會效益。施工的過程中材料控制不嚴格,混合料配比不合理,都是常見的技術問題,因此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為了有效提升公路效益,深入研究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實際價值。
1 瀝青路面施工與常見質量
1.1 裂縫
瀝青路面常見的裂縫分為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網狀裂縫、施工接縫裂縫。其中縱向裂縫主要由于路基的不均勻沉降而發生,尤其路基的填挖交界面、新舊路基交界面等位置最易發生;橫向裂縫的產生分為受溫度應力的作用、瀝青混凝土材料收縮、路基沉降變形等幾類;網狀裂縫主要由于路面整體強度不足引發;瀝青路面施工縫是路面薄弱部分,不論冷接縫或熱接縫,施工控制不當均可能在通車后形成裂縫。
1.2 路面坑槽
瀝青路面坑槽指路面破壞成深度大于 2cm,面積在0.04m 2 以上的坑洼,主要由于路面材料松散并受動力水影響、機油、柴油等溶劑溶解作用等方面原因引起。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溫度不足、瀝青加熱溫度過高而老化、瀝青混合料攪拌不均勻而有花白料、碾壓過程中的過壓和欠壓等問題均可能造成路面松散而形成坑槽。路面坑槽影響行車舒適性,而且對過往交通尤其高速行駛的車輛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
1.3 車轍
路面結構型車轍除受路面交通荷載剪切作用反復影響而產生累計變形,達到一定程度形成車轍,瀝青原材料選用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合理、路面泛油等均易在通車后形成路面車轍。車轍深度達到一定程度將引起其兩側路面開裂,引發路面結構層進一步破壞。
1.4 推移鼓包
路面推移和鼓包是指路面混凝土沿路面行車方向整體推移而形成前方鼓包、后方開裂。路面基層表面清掃不干凈而存在夾層、封層施工質量問題等都會容易造成瀝青面層和基層粘結不良。瀝青路面建成通車后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由于與基層粘結不良特別在瀝青面層施工接縫處開始產生推移,隨著時間增長,輪跡帶兩側會產生擁包,甚至會出現由于推移而造成的嚴重鼓包和裂縫。在基層平整度較差、面層厚度較薄的地段往往由于施工質量等原因,基層不平整會反射到瀝青路面上,瀝青面層不平整會愈加明顯,形成波浪。
2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2.1 路基和基層施工
瀝青混凝土路面作為柔性路面結構,受路基和基層施工質量影響較大。路基不均勻沉降、路面基層破壞均可能引起瀝青路面破壞。
路基施工應選用符合要求的填料分層填筑壓實,填挖交界面和新舊路基交界面除挖臺階等措施外,可采用設置土工格柵、注漿等措施確保路基整體穩定性。瀝青路面基層作為承重層,將路面荷載傳遞至路基,其施工質量對瀝青路面至關重要,一般選用半剛性材料,施工控制關鍵為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壓實度和強度、厚度、平整度等也應滿足設計要求,為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打好基礎。
2.2 瀝青材料及瀝青混合料配合比
瀝青材料、碎石材料及瀝青混合料結構類型是瀝青路面質量的基礎,一般在設計階段已確認,施工階段控制重點為配合比設計。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分為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主要取決于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和瀝青性能,即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決定其礦料間隙率及碾壓成型后的孔隙率、飽和度等體積指標,也對路面泛油有決定性影響。
2.3 攤鋪
瀝青混凝土攤鋪前對下層標高超出允許偏差,平整度不佳的地段,應予高程調整或采用基準線形式予以改正,使其達到規定標準。路面寬度較寬時候可選用兩臺攤鋪機前后根據瀝青路面類型及施工溫度錯開10~20m 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攤鋪機作業應做到連續均衡地進行攤鋪,盡量減少停機次數,攤鋪速度一般情況為2~4m 為宜,無特殊情況中途不得停頓。所謂均衡攤鋪就是盡量用相同的速度攤鋪,不隨意改變攤鋪速度,否則容易影響路面平整度及表觀質量。
2.4 路面壓實
壓實工藝瀝青混凝土路面壓實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初壓和終壓應采用靜壓模式,復壓可采用振動壓路機振壓、輪胎壓路機壓實方案,壓路機速度應滿足規范要求,一般控制未初壓 2~3km/h,復壓 3~5km/h,終壓 3~6km/h。路面壓實一般要求遵循“高頻、低幅、緊跟、慢壓”,為保證路面平整度壓路機折返應呈梯形,不應在同一斷面上,相鄰碾壓帶一般要求重疊 10-20cm,不宜過小或過大,否則均易出現條帶狀離析,影響路面質量和美觀性,并由橫斷面的低處向高處碾壓(正常路段一般由兩側向中間,超高段由內側向外側)。對于局部區域大型壓路機無法壓實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板予以壓實,確保路面整體壓實質量。
2.5 接縫處理
瀝青路面的接縫為薄弱位置,容易發生開裂、破損等問題。瀝青路面的接縫分為熱接縫和冷接縫,熱接縫一般存在于多臺攤鋪機梯隊作業的銜接位置,冷接縫一般為施工縫或改擴建項目中的新舊路面交界位置。
瀝青路面的接縫無論縱橫接縫上下面層層之間應錯開一定距離,具體為:縱縫不小于 15cm(熱接縫)/30~40cm(冷接縫);橫縫 1m 以上。熱接縫處理相對比較簡單,從壓實工藝控制即可,冷接縫施工要求相對復雜。
結束語
要保持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舒適性、耐久性和使用品質,施工技術創新和施工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現有的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能夠滿足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控制要求,在此情況下施工前后場的管理尤為重要,只有控制好施工全過程中的每個施工環節,才能做出合格乃至精品工程。
參考文獻
[1]劉敬斌.市政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的優勢分析[J].四川水泥.2019(01)
[2]岑易頻.市政道路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08)
[3]方杰.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層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