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源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數字技術被廣泛的使用。廣播和電視作為為大眾獲取信息、消遣娛樂的媒介平臺,其廣播電視節目的傳送手段也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從目前來看,無線數字發射技術在廣播電視領域得到了普及和發展。無線數字技術主要利用光纜和微波等介質傳送信號,其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內容豐富、內容質量高等優勢。但是,無線數字技術容易受到網絡配置情況、發射設備性能、傳輸距離遠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廣播電視臺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情況,希望其能幫助廣播電視臺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穩定性。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無線數字;技術研究
廣播電視臺要想實現利用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需要建立無線數字發射站,并且利用無線電波將電視信號傳遞給用戶客戶端。用戶通常是利用機頂盒接受無線信號,從而獲得畫面清晰、音質良好的電視節目。在利用無線數字發射節目過程中,無線數字發射站點的建立尤為重要,其對技術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級電視臺都應重視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研究,從而有效降低相關因素對無線電波的影響,最終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質量。
1 廣播電視臺利用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現狀
1.1 用戶的需求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種科學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業,極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廣播電視行業也是如此,積極利用無線數字發射技術向用戶傳送節目,從而提高節目的觀看效果。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用戶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各級廣播電視臺都將信號傳輸技術、設備等進行了更新升級,廣泛使用無線數字技術傳輸電視節目,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1.2 無線數字發射效率有所提升
根據相關機構的實踐調查表明,廣播電視行業使用無線信號發射設備的利用率已經超過20%,部分頻率發射設備的傳輸率高已經高達40%[1]。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知,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無線技術利用率處于不斷升高的趨勢,無線數字技術的利用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無線技術利用率相對較低,其需要一個長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
1.3 能夠及時采取措施糾正信號傳輸過程中的偏差
隨著我國在無線技術傳輸節目領域的不斷研究,廣播電視臺可以通過放大無線信號的輸送頻率,以及提前校正無線信號在傳輸過程可能產生的問題等手段,對傳輸節目過程中產生的誤差進行控制。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不僅可以提高傳輸節目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還能夠有效提高無線信號發射器的使用效率。
1.4 節省了一定的資源成本
在無線信號傳輸節目的過程中,無線信號發射器一般都使用較高功率的電源設備。較高功率的電源能夠提高供電效率,從而有效提高無線信號傳輸節目的效率,有利于減少對于發射器、光纖等公共資源的占用和浪費。
2 廣播電視臺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分析
2.1 信號發射設備技術分析
第一,各級電視臺應保證無線信號傳輸節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隨著廣播電視用戶需求的不斷提高,其對廣播電視信號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需要高水準的攻放系統、地源設施等發射設備[2]。加強對這些設備的技術分析能夠有效提升無線信號的傳輸質量,還能夠通過相關技術的使用減少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的誤差。比如,某一電視臺想提高無線信號傳輸節目的穩定性,就可以利用提前校正這一技術。通過此技術可以模擬無線數字傳送節目的過程,并且可以了解到在傳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失真情況,從而調整發射設備的參數和指標,以保證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
第二,各級電視臺應保證無線信號發射設備精確性和高效性。廣播電視臺利用無線技術傳輸節目的過程大致為,先通過發射設備對節目畫面和音頻進行編碼,然后將其與數據進行結合形成TS流,通過預校正之后建立中頻信號,最后通過放大射頻傳輸到各個用戶的信號接受系統[3]。為了保證無線信號的精確性和高效性,需要發射設備具有較強的寬頻放大性能,從而使得無線數字信號具有良好的現象指標。
第三,各級電視臺應保證無線發射激勵功能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無線數字發射激勵功能的實現通常是通過輸入 TS 流的方式,完成信道編碼、變頻處理等工作內容。具體表現為,通過信號模擬這一形式,在經過射頻處理模塊之后將 TS 流鎖定,使從不同端口出發的兩路 TS 流信號能夠形成有效的銜接,從而實現調制信道編碼、校正無線信號傳輸的節目內容等目標。廣播電視臺在進行發射設備的技術管理時,應給予編碼、擾碼、映射等方面內容高度的注意力,從而實現無線信號傳播節目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2.2 天饋系統技術分析
廣播電視臺利用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離不開信號發射設備,更離不開在傳輸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天饋系統。天饋系統技術能夠保護無線信號的完整性,并且能夠最大幅度的覆蓋用戶數量。從目前無線信號的傳輸過程來看,大部分廣播電視臺都先利用無線信號發射設備進行傳輸,然后經過天線塔桅的某些部位進行信號的接受,從而實現第二次傳輸[4]。對于天饋系統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調整傳輸相位和幅度標準,以實現無線信號的最大范圍覆蓋,以及保障無線信號可以順利轉化為電磁波。
根據無線信號轉化為電磁波的原理,在進行天饋系統材料選用時,最好采用具有縫隙的天線設施。同時,應該使用金鋁板對天線設施進行定型,以建立完整高效的天饋系統設施,提高信號傳輸的精確性和及時性。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而可以降低天饋系統的建設費用,還能夠極大的提高天饋系統的無線信號傳輸效率。除此之外,天饋系統的穩定性直接決定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因此,天饋系統的傳輸相位和幅度標準應嚴格按照規范的參數標準進行設置,以避免信號傳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良情況。
比如,當無線信號發射設備完成了節目內容、音頻的而編碼、形成相應的TS 流、通過校正建立中頻信號之后,廣播電視臺應利用天饋系統,根據信號的數據情況調整相位和幅度以適應無線信號的后續傳輸,從而有效降低傳輸過程中出現的噪音、錯誤編碼等現象。
結束語
無線數字技術憑借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質量高等優勢,已被廣泛運用到廣播電視行業。目前,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無線數字發射效率有所提升,其滿足了用戶日益增強的電視節目需求。無線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通過提前校正的方式降低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各種阻礙性因素的影響,還可以充分利用大功率的發電設備,以減少社會公共傳播資源的消耗和浪費。為了提高無線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廣播電視行業有必要對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進行分析和了解。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分析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信號發射設備分析,一個是天饋系統分析。廣播電視從業者要掌握上述設備的技術要求和操作方法,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同設備的參數,從而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廣播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劉小雄.基于廣播電視臺發射無線數字傳送節目的相關手段與技術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8(03):92+136.
[2]朱玉亭.廣播電視臺向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研究[J].數碼設設計,2017,6(05):145-146.
[3]王建榮.廣播電視臺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7(10):86.
[4]譚正森.廣播電視臺向無線數字發射傳送節目的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