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華
摘 要:針對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以及資源化的再利用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概述了農業廢棄物,分析了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再利用的緊迫性,探討了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再利用的現狀,分析了如何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再利用。
關鍵詞:農業廢棄物;處理;資源化;再利用;土壤污染
近年來,社會大環境對各種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能源短缺,浪費現象突出,這同時也是限制社會發展的地方。農業經濟在社會整體大環境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農業生產同樣需要消耗能源,因此有消耗就有“產出”,這里的“產出”指的不僅是農作物的收成,還包括農業生產產生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必須得到妥善的處理,最優化的處理方法是促進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能源,如此循環再利用,對這些廢棄物要妥善處理,如果處理不恰當會嚴重污染土壤,對周圍大氣環境也造成較大的破壞。那么當前面臨的大問題是如何對農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農業廢棄物妥善處理,并且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這些廢物轉化為對工業生產,人們生活有用的能源是優先考慮的問題。鑒于此該篇綜述圍繞該話題展開了深入的探究,強調農業廢棄物的優化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強調減少對于土壤資源的污染,減少對于周圍大氣環境的污染,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向“綠色農業”的健康發展方向發展。
1 農業廢棄物的基本概述
農業廢棄物顧名思義離不開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生產過程需要投入資源,有所投入就會有所產出,產出的物質包含2部分:一部分是人們期望獲得的;另一部分是對人們沒有直接作用的。沒有直接作用的這部分被統稱之為農業廢棄物,其實農業廢棄物也屬于資源的范疇。當然也是投入能量流失的部分。
2 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的緊迫性
隨著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升,農業廢棄物數量不斷增加,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是將廢棄物轉換為可以再次被利用的資源,再次應用到農業中,也可以應用到工業生產中。例如農業廢棄物制造沼氣,重復作為工業生產原料等。農業廢棄物處理質量,不僅影響著資源有效利用還影響土壤環境,污染大氣。因此,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再利用工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1 農業廢棄物對農田土壤造成嚴重的破壞
根據有關資料調查顯示,農村農業廢棄物每年的產出量大約為10億t之多,但是這些廢棄物并不是都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和利用,其中有大約1/3的廢棄物被直接焚燒處理,焚燒過程有大量的濃煙及灰塵產生,對周圍大氣產生極大的污染;其次,還有一些廢棄物直接被廢棄在農田中,沒有做任何處理,對周圍土壤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導致土壤貧瘠,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所以農業廢棄物已經成為了嚴重的環保難題。關于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我國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但是由于農業廢棄物相對分散,地區差異較大,農民對有效利用這些廢棄物的知識了解較少,所以要想真正妥善處理,回收利用難度系數較大,所以直接焚燒是最為簡單的處理方式,焚燒殘留物仍然殘存于農田土地上,嚴重污染土壤環境,對大氣也造成嚴重污染。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保護土壤環境,治理大氣污染力度增大,相關的政策法規不斷推進,減少廢棄物露天直接焚燒,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廢棄物妥當處理及資源化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解決對策。
2.2 妥善處理農業廢棄物,促進資源再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
對農業廢棄物妥善處理,可以促進資源再利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將廢棄物轉變為資源、飼料、工業原料。例如將秸稈轉化為肥料,將秸稈轉化為沼氣能源,將秸稈轉化為飼料等技術逐步被推廣開來。充分利用各種先進廢棄物轉化技術,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促進資源轉化率提升,在保障資源有效轉化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轉化成本。
2.3 促進傳統農業經濟產業進一步優化,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屬于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并且在該模式下促進傳統農業經濟實現進一步優化,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自然資源的充分重復利用,提升資源整體的利用價值,是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必經之路。
3 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再利用現狀不理想
雖然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及資源化受到了越來越高度的重視,但是就處理現狀及資源利用現狀來看,并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農業廢棄物來源廣并且不集中,廢棄物的產生量越來越多,處理工作雖然在開展,但是并沒有發揮實際效果;對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技術水平不高,資源化再利用沒有做到精細化,仍然是以粗放型利用為主;政策支持不到位,配套基礎設備也不充足,限制了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的有效利用。
4 如何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的有效性
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的有效性屬于惠民工程,該項工程能否順利展開離不開多方支持,更需要依賴市場化的途徑挖掘廢棄物的價值來源,促進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極大地提升利用效率。具體對策如下:
4.1 強化技術支持,為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強化技術支持,提升農業廢棄物處理效率,實現資源化有效再利用必須借助先進的廢棄物轉化技術。注意研發實用性更強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例如:利用廢棄物如何生產農家肥,如何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禽畜飼料,這些都與農民的實際應用息息相關。此外還有廢棄物固化燃料,生物反應堆等,但是這些技術仍然處于發展階段,發展得還不穩定,需要進一步推廣和完善。為了降低農業廢棄物的轉化效率,可以利用新型機械化設備,例如廢棄物粉碎還田設備,廢棄物收集打捆機等。
4.2 政策補貼機制要健全,促進廢棄物利用的合理化
健全政府的政府補貼機制,促進廢棄物利用的合理化。為了將農業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再利用,需要高額的費用支持,這些費用遠遠超出了民眾可以接受的范圍,因此為了讓民眾更加響應國家的號召,減少農業廢棄物的直接焚燒或者直接廢棄現象,政府的補貼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促進激勵補償機制的完善,加大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扶持力度。例如焚燒補貼要進一步增加,反應堆技術專項補貼要落到實處,青貯、秸稈還田等設備的購置也需要有一定的補貼;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工作做到位,提升回收價格,這一系列有效的補貼政策會極大提升農民配合農業廢棄物綠色處理工作的積極性,保障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再利用工作順利展開。
4.3 大肆推廣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利潤共享,風險共同承擔
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值得推廣,實現利潤共享,風險共同承擔。就目前我國農業廢棄物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工作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很多工作做得不到位,投資大、競爭力小、產業鏈短缺。所以促進專業化的合作社發展模式的應用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例如:成立秸稈收集打捆合作社,農業廢棄物物質轉化生產合作社等都是有效的發展模式。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是支撐社會主義經濟水平快速提升的關鍵,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農業朝著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就是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傳統的農業廢棄物自然循環利用的模式被打破,大量的農業廢棄物被閑置,很多農業廢棄物無法自行降解,殘留在土地上,對土壤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還有些落后地區對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不得當,甚至直接焚燒處理,對大氣造成較大的污染,因此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好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以及資源化再利用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