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楊
摘 要:經濟的發展,促進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在當下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單一的混凝土澆筑工藝逐步被摒棄,使用預制構件進行現場組裝配置成為主流趨勢。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不僅可以優化建筑施工技術,還能促進整體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廣空間。本文就預置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展開探討。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引言
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出現,除了可以實現環保的目的外,還可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建筑功能的能耗,對我國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 預制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的優勢
在我國建筑業現在的設計與實施來講,存在著建筑設計較為落后的情況。主要體現在設計上風格感覺比較笨重,承重墻部分數目較多,與主流設計相比較為死板,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如果客戶使用預制裝配式建筑,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來進行配制,對于加大設計風格上的靈活性以及創造較大的空間起著積極的作用。一般節能材料會運用到預制裝配式建筑上,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能源,并且抑制浪費資源,對提高資源利用率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新型材料且綠色的原料可以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建筑的墻體都是大批量生產,不但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質量,還提高了建筑的美觀性。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總重量還沒有傳統建筑的高,可以極大的提高施工效率,還可以降低施工的難度,可以按照要求,在施工現場進行現場安裝。運用預制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好處就是可以極大的提高施工的速度與效率,不但確保了建筑工程的質量,還縮短了相比于傳統建筑的工程的施工時間。
2 簡述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關鍵工序
2.1 提高剪力墻與預制構件連接穩固性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為提升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強化整體施工建設質量,應當確保各預制構件的緊密銜接。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環節,可采用螺栓保證各基礎預制構件的緊密連接,進而提高整體架構安全穩定性,提升質量等級。與此同時,在安裝預制構件時,要格外注意內墻預制板螺栓孔位置的精確性,及其與下層預制板插筋的對應性。在安裝預制構件時,需要預先將水泥漿液灌入螺栓孔,再使用螺栓進行緊固連接,以提高剪力墻與預制構件的連接穩固性,形成完整建筑體系。除此之外,與預制構件施工過程中,應當在整體結構的中心點增設剪力墻連接螺栓,在保證剪力墻結構穩定性的基礎上,為后續施工提供便利條件。
2.2 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施工
對于預制疊合板的安裝與施工來講,其也會對整個預制裝配式建筑
的施工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開展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作業期間,需要對相應的施工工藝與技術措施予以嚴格、有效的控制,同時也要確保相關的施工作業滿足我國所出臺的標準以及規范的要求。其中,在施工作業期間,作業層與預制疊合板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并且為了保證定位的準確性,需要根據工程實際來對預制疊合板的安裝方向進行調整,以此來進一步縮減施工誤差。在安裝預制吊板時,為了防止碰撞現象的發生,要采取措施妥善的保護好預制疊合板,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材料浪費。此外,為了保證預制疊合板吊裝安裝的緊密程度,可將模數化吊裝施工工藝在安裝施工階段予以妥善應用。另外,在吊裝期間,可在底部設置臨時支架,并且彼此相鄰的臨時支架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150cm左右,待吊裝祖業結束后,便可將臨時支架拆除。在對雙層結構進行安裝作業時,為了確保施工可以有序開展,同樣要對雙層支架予以科學的設置。待結束上一層預制疊合板的施工后,便可實施混凝土的澆筑作業,并在澆筑完成后的48h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驗。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的70%后,便可將下一層支架拆除,以此來保證預制疊合板安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2.3 強化預制窗體結構施工質量
在整個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裝配安裝體系中,預制窗體結構設計占據著主導地位。在窗體施工過程中,應當使用螺栓緊固窗體結構,并調整窗體朝向,以確保螺栓與連接孔銜接的緊固性,提高整體預制建筑施工質量。
2.4 預制內剪力墻施工
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期間,預制構件之間連接的穩定程度將直接影響最后建筑的竣工質量。因此,為了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需要對預制內剪力墻的施工予以重點關注,在施工過程中,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主要用相應的緊固件來實現,并且為了預制構件可以得到緊密的連接,防止緊固件出現松動,則要在預制內剪力墻中植入鋼筋,并要將水泥砂漿灌入到緊固件的孔當中,以此來進一步提升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整體可靠性與穩定性。此外,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將緊固件合理的設置在剪力墻中,屬于工程中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后續開展的基礎,所以要求施工單位保證預制內剪力墻的施工質量與既定要求保持一致。
3 BIM技術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
3.1 用于協同設計與碰撞的檢查
BIM技術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信息交互平臺的建設,并以此實現了與建筑工程設計相關各種信息的共享和協調管理。在信息交互平臺上,通過信息共享,可對不同類型的設計模型進行有效的處理,完成模型間的交互以及合并工作,滿足協同設計的需求,并提高其設計水平。BIM碰撞軟件分析系統在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應用也較多,其主要功能是通過綜合分析BIM模型的具體狀況,利用相關模擬技術以碰撞檢查的方式來檢驗裝配方案的設計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減少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完善設計方案,使其更加科學、實用,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3.2 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水平,無疑需要各類工程數據的幫助。其中,隨著BIM技術的應用,其可以實現各類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并且數據處理工作也更加高效。此外,在BIM技術的幫助下,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數據庫可以得到妥善的建立,并與其它工程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使管理工作得到更為合理的分配,有助于施工管理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3.3 利用“5D模型”實現施工作業流程的優化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應用時,可根據工程需要,將其原有模型轉化為“5D模型”,以便施工企業在此模型下模擬其施工過程每一階段中各類資源的投入狀況,合理設計施工作業規劃方案,并以動態的形式生動、形象的把裝配式建筑工程整體安裝過程以及效果展示出來,為施工企業的資金、資源投入提供依據。施工企業也可在此模型下及時發現資金、資源投入過程中的問題并找出解決的辦法。從這個角度上來講,BIM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資金、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浪費現象的發生。
4 預制裝配式建筑發展趨勢
在新時期下,為促進城市建設發展,應當積極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技術理念,加強研究,使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體系更加完善。不斷學習先進成熟的技術方法,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打造較為健全的裝配式建筑體系,通過實施工程建設一體化、加大人才培養、提高技術管理、逐步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標準與法律法規,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持續平穩的發展。在國內預制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發展進步下,預制裝配技術在公共建筑、工業建筑領域、綜合管廊等方面的應用定會逐步增多,而且對造價較大的連接構件、預埋件進行經濟性優化,降低套筒等預埋鋼結構的造價,此外針對常規的生產的流程形成流水生產線,提升生產綜合效益。
5 結語
運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大大縮短施工工程速度,減少建筑所需要的原料的損耗。所以在采用預制施工技術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環保的理念,提高施工的進度,促進整個中國建筑業向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海第.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居舍,2019(06):57.
[2]顏超藝.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8(24):19-20+23.